今年夏天,他来了。
他取了一辆汽车的名字,穿着蓝色的塑料袋子,亮出了中国风的嗓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姿。有人爱他如同心尖子,也有人说他鱼目混珠是个混子。他自称是痞子,他名字叫福克斯。对于我来说,爱谁,就为谁写一篇文字,所以就有了今天的稿子。闲话少说,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福克斯的歌词。
一、福克斯歌曲风格分类和赏析
1、早期作品,这个时期作者还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所以作品展现出多样性,但是由于作品的数量不多,质量也略逊,所以本文不着重讨论。
2、和其他rapper一样,他也有表现批判现实、展现自己态度的作品,愤怒而具有个性。
在这类作品中,我觉得最经典的莫过于《春暖花开》,这是集体作品,其妙处在于,它通过暗黑的方式,展现了一种强硬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用癫狂的姿态清晰地展现了若干个截然不同但是又彼此团结的个体。
从一开始小精灵的“我们从不强硬,但不代表我们招式不够强劲”,就已经明确地表达了看法,而后每一个人都用狂暴的姿态体现出“狠”这个字,前两人用包括“我积极向你奇袭,在你的祭地,为你种上雏菊”,“是谁逼我登上拳击台,我签了生死状”表达了这个形象。后面有一段嗓音低沉的唱,更是将整首歌曲推向了一个高潮,“那骸骨被雪覆盖”等词句展现出坟墓、刑场、战场等阴冷、恐怖的场景。
此后就是福克斯出场了,这里有句歌词很耐人寻味,“能站在我身后的,不仅只有文人志士”,那么,还有谁呢?作者没说。我想,他或许是想要表现自己虽然表面看上去温文尔雅,但是内心却也燃烧着一团火焰。他不惹别人,但是如果谁要主动惹他的话,他绝对奉陪到底。这是“文人”的傲气、傲骨。
所以,不难理解他为何会说“你不用不明白你的兄弟为什么被淘汰……”这样的话了吧,其实,那样的他,才是真正的他。
“地表燃起的火焰……见没见过凶悍狐狸的嘶吼……”等句子语气语调和他其他歌曲中的表现完全不一样,让人的感觉是他似乎立刻就要变身,真的变成狂暴的凶兽,随时撕裂你的喉咙一般。
说福克斯是“喊麦”的人,我觉得可能并未听过这一段吧。这一段彪悍形象的塑造完全通过嗓音和音调的变化实现,不是寻常能“喊”出来的。
最后是法老的一段,这一段反复压“i”韵,类似的方法《子曰》也用过,但是法老这段用字更灵活,不拘小节。尤其是从“你拿武器而我只用手刀”到“提升整个圈子的level”,一气呵成,没有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超快的语速加上突然的高音,让整首歌的格调升华了。
前面,给人的感觉是黑暗、是挣扎、彷徨、愤怒,而最后的“level”则让人感觉拨开云雾,顿时体现出了《春暖花开》的感觉。
这首歌只能是法老收尾,任何人都不能在他的后面,因为他太炸了,就好像《脱口秀大会》没人愿意在卡姆后面一样。
按理说福克斯在其前面,也会被比下去,但是他的这个唱段,我个人认为,虽不胜之,亦不弱之。
这首歌里的“春暖花开”不是什么“面朝大海”的闲适感觉,而是一种挣脱现实的无奈和枷锁,追求自我天性的解放,是一种在痛苦求索后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只有经历过寒冷的冬夜,在冷冽的西风中和群兽争夺唯一食物,唯一生存希望,并胜出的人,才有的感觉。
在这个瞬间,我仿佛看见了“竹林七贤”,虽然他们中有不少死得很惨,但是,战斗过,便是心安。
再说一首《小城市的大人物》。
很多人认为比赛这首歌选错了,因为这首歌说的部分太少了。我认为的确是少了点,听不够,但是仍然不妨碍这成为一首精品歌曲。
在第二段唱的时候,我的确微微有些不耐烦,心说为什么还在唱,但是由于它实在太好听了,很快就忘记了不耐烦。
这就使得最后的唱段显得那么突如其来,而且这段语速逐渐变快,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感觉。最后戛然而止,给人一种“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感觉。
这种方式巧妙地运用了“陌生化”的处理方式,让人觉得很新鲜。
歌词更是耐人寻味。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的那种,认为自己只是缺少一个机会。但是,机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如果只是蜗居斗室之中,怎么可能成就一世英名?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不要被埋没,那么,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到底是“金子”还是“垃圾”,金子才能用“埋没”形容,垃圾,那叫“填埋”。
可是,遗憾的是,这个世上,总是有一些大人物,真的被埋没在小城市,那么,他们是怎么被人们忘记的呢?
他们是这样被人忘记的:“可怕的不是燕雀不知鸿鹄之志,而是那鸿鹄未能展翅已被这群燕雀逼死”(《WhyWeFight》)。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说法不同,情感相通,不想多加解释,懂的人自然懂。
图片来源网络,不包含于原创部分,下同3、为人们喜爱,但是同时也被人诟病的中国风作品。
我曾看见有人分析了福克斯和Gai的中国风作品,大致观点就是认为福克斯的歌词不接地气,不是让人一看就懂,而Gai的作品更具有生活性,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不同意该作者认为后者就比前者强这个观点。我认为福克斯的中国风属于古风,而Gai的中国风属于民俗风,这两者不能说谁就比谁高一头,两个都很好。
福克斯的作品更富有旋律性,能吸引非嘻哈的歌迷,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嘻哈音乐的传播上来说,他能做的事情,可能比Gai更多,因为他能让原本对嘻哈一无所知、自认为高雅脱俗的人通过他的作品爱上嘻哈音乐,这难道不是一种壮举吗?你觉得他新增的一百多万粉丝中,有多少是平常根本不听嘻哈的呢?现在,他们都来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福克斯最广为流传的中国风作品是《庆功酒》,那我现在就以其为例子说说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庆功酒》虽然好,但是歌词方面似乎有一点问题。“庆功酒”是功成之日所饮之酒,但是歌中所用的例子“谭嗣同”,他最后就义,似乎没有能饮到庆功酒。“直到弹尽粮绝也绝不会轻易收手”,“危难之时看我为你显身手”,都已经“庆功”完毕了,为何还有危难呢?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庆功酒”,其实应该是“壮行酒”或者“诀别酒”。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那么说“庆功酒”也不是不可以。英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算知道前途艰险,但是依然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就好像荆轲易水旁所喝的酒,高渐离刺秦前所击的筑,嵇康临行前所弹的琴,陆游临终前所吟的诗,秋瑾就义前所唱的歌。他们明知渺茫,但是依然心怀希望,用自己的生命,点燃前进的灯,用自己的青春,酿就了这碗“庆功酒”。所庆者,乃明天升起之红日,乃沉睡世人之觉醒,乃家国未来之腾飞。
想到这一层,我不觉浮一大白,果然好酒,值得“庆功”。
另一首中国风的典型歌曲,就是《鼎》,这首歌曲中英文合作,以中文为主,英文部分的歌者Viito用浑厚沙哑的嗓音展现了中西合璧,同时也体现出了“鼎”能容天下的气概。
福克斯本人的部分展现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平淡而不平凡,就好像是一个博学的讲师正在给人介绍“鼎”的历史一样。虽然没有使用过多的技巧,但是我觉得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而且这样也能凸显出后面Viito强大的爆发力,让整首歌曲更为和谐。我写过一篇散文《问鼎》,其中心思想和《鼎》不谋而合,这也是我将福克斯视为并未谋面的知音的原因之一。
鼎是礼器,九鼎象征权力,沉默无语的鼎见证历史兴替,注视宵小之辈和乱世枭雄对权力的窥视。然而得天下者,往往用的是战争和暴力,忽略了仁义。
“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鼎小也重,奸回昏乱,鼎大也轻。”
而现如今,我们用扬弃的态度看待鼎,看到它的沉重,看到它坚如磐石的毅力。
福克斯歌词中“你问我何为鼎,我问你何为赢”、“也能掀起血雨腥风”、“坚守不放的毅力,都多亏于这鼎”等歌词,我觉得都体现出了上面所说的文化内涵。
所以,这真的不是寻常贩夫走卒能听懂的歌。
是的,不接地气!我后面还要加一个“吗”?
试问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鼎”代表什么,都不懂,你配做中国人吗?这和学历、知识无关,这是写进中国人基因里的东西!
二、为什么我说《中国新说唱》的名次和他的能力不相配
我不是标题*,既然标题写了,自然文中要写。我认为他的能力绝对不只是二十名,若说第一,太过,前四应该是有的。
没有超一流的技术,他自己也承认不会freestyle,的确拉了分,但是,瑕不掩瑜,他独树一帜的曲风、写词能力、个人魅力在我看来远远往上拉分了。
1、有人说他flow单调,好像喊麦
其实,《中国新说唱》里他频繁使用了《飞行随笔》、《庆功酒》等几首歌中的歌词,都是出自一首歌,当然让人觉得flow单调了。
如果你像我一样听过他所有的歌曲,那么就会发现,他其实也有很多其他风格的歌曲,而且即使是中国风歌曲,也有不同特点的。比如《侠》、《丝绸》这两首歌曲,我觉得风格就是截然不同的。
“喊麦”的问题福克斯本人在《飞行随笔》中已经解释过了,我同意他的观点,而且上文的《鼎》、《春暖花开》分析中我也提到相关内容,这里不多解释。
我还想多说两句的是,某些键盘侠喷人的时候就没有更多的话语了吗?除了“喊麦”和“数来宝”以外,还有没有新花样呢?
“喊麦”我不了解,但是凭什么就看不起“数来宝”呢?你们知道“快板、快板书、数来宝”等的区别是什么吗?知道“快板”一共几块吗?知道“一板一眼”是什么意思吗?
听过《三节拜花巷》吗?数来宝都是即兴的,到一家,唱一家,要说技术难度,一点都不比你们的freestyle差。
我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rap、快板、诗歌,这三样都是我喜欢的东西,它们虽然雅俗不同、中西不一,但是都有共同点,就是都押韵。
韵脚,这是传统语言学最伟大的发明,包括它所衍生出来的平仄、双声叠韵、反切,它们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辉煌灿烂的一笔。
当年戚继光就是用“反切”制造密码,用来保家卫国的,所以,那些写诗不押韵的,嘲笑快板数来宝的,你们数典忘祖。
2、接上面的问题,有人说他套词严重,所以是混子
有人认为,他反复套词,用自己写过的词,但是,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
人和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即兴和随意,比如“新秀”,他会新写一首歌,将节目中发生的梗都写进去,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歌,他宁愿freestyle,也不愿意守旧。我认为这是一种敢于创新和挑战的精神,这是极好的。
但是,福克斯是那种精益求精的人,既然没有更好的词,为何强迫自己硬编呢,为何不用自己曾经写过的好词呢?看那个节目的人,估计80%都从来没有听过福克斯的歌,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就是新的歌。既然都是新的,那么展示最好的状态,有何不可?
战队对抗的时候,有一段音乐所有人都配不上去,似乎新秀也认为自己F不了,福克斯认为和《飞行随笔》中的一段相似,可以套用,所以在征得了大家的意见后,才用了,其他队员也同意他用的。
难道他没有想过自己两场唱一样的词会让某些人看不起吗?但是,在情急之下,他被迫只能这样选择,这难道不是一种担当吗?他不唱的话,难道这段交白卷吗?
3、剧本问题,人性就是最好的剧本
平心而论,虽然我极其喜欢福克斯的词,但是我也认为他的技术和其他人相比,没那么好,所以,虽然我认为他有前四的能力,但是以观众和制作人对于某些技巧的钟爱程度,以及对于某些风格的偏爱程度,他实际上或许连选择门都过不去。参考法老,技术那么好的人,因为风格问题,两次都到不了选择门前面。
所以说,福克斯能走到二十强,根本就是奇迹。
那么,奇迹是怎么出现的呢?
我认为,一靠智慧,二靠运气,三是勇气。
有的人用嘴巴rap,但是福克斯用脑子rap。
第一、海选选择潘玮柏,是最明智的选择。邓紫棋是第一次单独海选,经验不足;狗哥他们是两个人,难免意见不合,对于特殊风格者来说,危险;本来吴亦凡是最好的选择,他也唱中国风,而且喜欢特殊风格,但是福克斯偏偏唱过《飞行随笔》,不能冒险。所以,综上所述,潘玮柏是最好的选择。
海选的运气部分,福克斯本人在访谈中说自己前面正好是貂裘小哥。任何歌手在貂裘小哥那么一闹腾之后出现,都能更好地展现出对比的。
第二、一对一PK环节,被俞天时选中,真是运气。因为俞天时唱得有问题,但是,若没有问题,俞天时那段的唱词真的好,不逊色于《庆功酒》,所以我认为真的是运气,俞天时或许只是站错了位置。
但是一对一PK后,喊话大傻,那就是勇气了。或许还夹杂一些义气。我相信他们经此一碰,会成为好朋友,因为个人认为大傻是一个敢爱敢恨、敢想敢干的人。虽然我对他不了解,但是他在比赛中屡次挑大梁,他的微博中有大量内容都在点赞或转发自己的兄弟刘聪,这点柯洁、连笑都做不到吧(不认识这两个人?没关系,不重要)。更不要说《一挑五》这首歌的典故了。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个义气千秋的人,应该会和福克斯惺惺相惜的。
第三、天台合作环节。没有被刘聪选中,真是运气。并不是说福克斯不如刘聪,我认为这两个人风格有相似之处,在选歌的时候很可能一起选中国风,然后4pass,其实是好事。但是,这样可能没有机会展示福克斯其他方面的风格了。
真的是很讽刺,从《飞行随笔》到《庆功酒》到《followme》,这三首歌都是不同的风格,为何有的人视而不见,非说一样的风格呢?
在试图演唱中国风不成之后,他选择了改编《上天入地》,这就是智慧的表现了。
在咏者被非议之后,他果断地站出来为其说话,这是勇气的表现。话说回来,咏者这段词写得很好,唱得也好听,非骨头里挑刺,说副歌不好,硬将其摘出去,真的很让人叹息。
第四、战队对抗敢于唱重复的歌,是勇敢也是一种承担,前面分析过,不说了。
第五、节目中两次分别向那吾克热和吴亦凡道歉,是勇敢,更是智慧。
随着比赛的不断发展,人的心态变化了。或许福克斯感受到了吴亦凡的真诚,因此主动承认。
diss分两种,大多数的diss都有理有据,会用很多的梗,让人一下子就听出来针对谁,针对什么事情。参考《一挑五》。
但是福克斯的这首《飞行随笔》,除了“电鳗”,看不出其他特殊的地方。这正是他智慧的表现,好的老师,不说你错了,而是告诉你什么是对的。
福克斯在《飞行随笔》中阐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概要地说就是不要拘泥于形式,内容永远大于形式,不要因为追求潮流的风向标而丧失了自己的方向。观点十分鲜明,这首歌也是我本人最喜欢的福克斯作品。
第六、真兄弟情的展现
在节目中流泪,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但是,福克斯勇敢地表现出了最真实的自我,他就哭了,又怎么样呢?
哭,这事情真不怪他,只怪杨和苏太煽情,谁让他说“这个冠军就你拿了”,“我们没给法老丢脸”,这样的话语,一个情感丰富、内心细腻的人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哭?
有人认为他太矫情?我认为他展现的是一片真心。
就好像柯洁被阿法狗打败,现场流泪,仿佛人生都失去了价值,连笑冲上台来,和他拥抱,对他说“没有人,能做得比你更好。”
这个场景,在我心里和杨和苏夺冠后福克斯冲上来拥抱的场景融合了。情感不同,但是真心相似。
柯洁在贺岁杯,因为一子不慎,错失好棋,大过年的给棋迷添堵,输给朴廷桓。他扔棋子、打自己耳光,全然不顾央视直播。
有人说这是他人品差,我认为,这是真性情。
为什么我们用冷漠面对这个世界,为什么我们用面具阻隔自己的视界?伪装自己,假装坚强,假装慧眼看穿一切?
为什么我们颠倒黑白,将善良说成是装模作样,将真诚沉入虚伪的池塘,将一切美好的撕碎埋入土壤?
所以,这样一个智慧、运气、勇气的结合体,《中国新说唱》为何就不能走得更远呢?
两次淘汰(含复活赛)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福克斯不是某些人喜欢的类型,有的人不选他,是因为福克斯活成了自己的样子,没有活成某些人期待的样子。
福克斯淘汰,是活该。
不是他活该,是某些人活该,某些人失去了再次欣赏他的机会。
在福克斯最近的微博中提到自己今年干声第一个交稿,而且很自豪地说没有只唱hook,flow也多变了。我看到这里突然有一点感动。其实,很多人提的意见,他都听了,他都接受了,他也希望自己能改。
我只希望他在改变的同时也保有自己原有的风格。因为,现在的福克斯是绝无仅有的,他就是万里挑一,失去了这种风格,他就是那中的一员,湮没于人海。
做一个用脑子rap的人,这是我对他的美好愿望。
再说两句题外话:
杨和苏配得上冠军吗?
我总结了一下出现在弹幕中的“专家”评价,顿感奇怪:杨和苏也没有打着板子、敲着鼓,也没有灌篮,也没有唱数来宝,也没有唱不完的方言和整首整首的英语,也没有加过多的电音,flow多变,口条要多快有多快。
你们要他战,他便战,硬碰功夫胖,主动要求待定,主动放弃晋级,选择最强的对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可是,有的人怎么又不喜欢了呢?嫌弃人家没有特点?可是,那些打板、灌篮的多有特点啊,也没见你们喜欢啊。
这么长的文,相信能看到这里的人,都是真正喜欢福克斯的人,你们读完这篇文章,是对我这个作者最大的尊敬,所以我也理所当然要回以respect。
我不像其他人那样,会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求点赞、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