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证唯物主义看象征的现实意义——从因果解构到五行八卦的连续意象
在易学中,自然界的万物都可以用五行来象征,这样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一些观点来看是一种迷信,然而其实这样的象征有着其宏观的连续性,在崇尚分析的现代科学面前,这样的连续意象却有着更为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和诸多的可能性。
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二律背反”,而在这个理论的基础前提下,是人类的“先验性”的思考,这个词在以前的小讲堂中多次出现,这种先验性是先于经验性的,虽然由于人类几乎没有婴儿时代的理性记忆(不包含语言能力和行为的记忆),因此其实很难分清先验性和经验性的思维方式,而一部分先验性的思维方式,其实只是一种自然的“行为机制”,是一个“壳子”而非内容。
在康德提出的四条二律背反理论中,指出了人类先验思维方式的不自洽,比如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解构而得的公理化结论推演出新的与经验相矛盾的部分,这就是有穷和无穷之间的矛盾,在时空有穷或无穷性的二律背反中就根据逻辑推演得出了其中出现的必然矛盾。
康德
在这个背反中,因为人类无法探索无穷,因此只能根据已有的线索来推断,这个线索就是无穷。我们在以前的小讲堂中提过因果关联中的“可败性论据”,也就是可证伪性,因此在科学研究中是会坚决“回避”类似无穷这样不可证伪的东西,而在数学中是以艾普西龙代尔塔理论来进行无穷的说明的。因此我们应当辩证看待一些互相直接矛盾的问题。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在许多科学实验中都会出现一些“反直觉”的例子,然而那样的例子是可以依靠实验证明的,或者根本就直接是实验得到的反直觉现象,在此不多做列举。
即使是反直觉的现象,也是直接由观察或者一些特别的理论得到的,这些理论同样建立在已有的现象之上。而不同的解构方式,可能得出一整套不同于其他的理论系统。在我国的国粹,中医理论中,就有一整套与西方医药学完全不同,可是却有一些异曲同工的结论。
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对于青蒿素的发现,她寻找了许多中医药方后从一些植物(中医药材)中提取出了青蒿素。
而中医的经络学在解剖学中是无法观察的。一些关于细胞培养的文献和书籍中曾经提出过,对于单个细胞在生命活体中的特性只能由观察活体行为获得,而培养多个细胞得出的一些性质有时候是没有意义的。一如人类无法从一条电鳗的尸体中得出该生物会放电的结论。
在中医中有一整套自洽且有效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完全基于数千年来对各类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物种之间的联动性的解析与思考,追求一种最为平衡的状态,而中医中的表里、虚实、寒热等等互相对应的状态,其实都是基于阴阳八卦而成的。中医讲的是阴阳调和,而非对立,这么来看其实中庸之道本身就是一种辩证法的直接现实作用。
基于一种无法在微观中观测(解剖学不存在,无法分析),但在宏观中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本篇后面会讨论五行八卦理论具体的一些思维机制,这些机制是非定域性的,因此不符合直接作用力解构。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擅长分析,而人类文明的形成,本身也是一种背反。人类在自然选择中存活了下来,而人类文明本身发展至今,已经不会在生命这件事情上进行优胜劣汰,因为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疾病相关死亡的阈值已经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前提下,人类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几万年)发生身体素质上的进化,而在宏观来看,人类的身体素质又确实的在提高,这基于一些饮食和卫生习惯的改善,也基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
在这样一个文明社会中,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阶层,而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奴隶制和封建制这样在现在看来有违人权的社会体制一直存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持续合理化和大范围平等化,是否也是一个类似自然选择的方式,而社会阶层多样性带来的可能性最后形成的结果其实依然是一致的,这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正如以前小讲堂讨论的关于“最为”合理的社会体制,居然会是一个完全一潭死水的存在,那么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过程,其实才是整个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阶段。这显然也是相当矛盾的。
显然的是,在一个大范围的测度下,某些必然的因果,在一个小范围里来看可能是无法预测的,奇怪的。我们不否定蝴蝶效应的准确性,我们将宏观现象与蝴蝶效应本身进行联立。当我们对一件事情进行预测的时候,我们不会把所有的数据都纳入计算,有一个说法叫做“见微知著”,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下意识的判断预测。比如对一个历史进程的预测,比如我们看到历史上某一位领导人有着一些看起来不利于民众的决策,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希望)这个领导人的地位会发生动摇,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中,那时候的皇帝,有着“达摩克里斯之剑”的说法。然而对于实际哪一件事情会导致该领导人的下台,这会是一个相对微观的状态。
上面的说法其实也符合量子力学所涉及的概率论的问题,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同样的,我们将世间万物的测度进行一个扩大化,也就是对具体事物进行一个泛化,那么是否可以得到一个更大范围的精确性结论。
开篇说到,在易学中,将世间万物归纳为五行八卦。而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是代表了世间万物的五个泛化后的象征概念,这样的象征不止有其象征意义,其也是对万物性质的归纳。
太极八卦图
用现代分析型科学来附会五行,则可以有:金,可以代表一切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木,可以代表一切的有机物。水,代表一切含有氢离子的物质,也就是所有的酸、水。火,可以代表一切的等离子。土,可以代表一切的非金属物质。
这只是其中一种解构方式的附会,而五行其实有着更为广大深奥的象征意义,不仅是这样的自然科学性质,易学对于一些近未来的计算预测中,五行有着其他的特性,比如象征方位,或者对于其他一些对人类社会中涉及到的事件的象征意义,而这些象征,其实都有其预测指导意义。
人类无法感受到自身感受阈值以下的事物,但那些事物是确实存在的,人类无法同时精确测量一个量子的位置和速度,但那些量子在坍缩后是有其本征态的。即使无法感受到细部的存在,微观依然对宏观事物有其影响,而从一个宏观角度对事物进行观测计算,却可以完全忽略细部,这同样是测度的问题,适用混沌分形原理。因此人类在某个象征义事物的范围内对事物进行计算预测,同样可以忽略细部,不对细部进行逻辑分析,而其实目前的分析型科学对某些易学中的现象是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的。
同样的象征事物对不同人却有着一样的象征意义,这样的象征意义可能是经验性的,但是却是广泛趋同的,正如我们在六十三期中提到的“仇人眼里出西施”,那样的审美趋同,对于象征事物也是一样的,这比起审美更为基于自然,但也更可能是经验性的。
而在象征事物的基础上,语言的形成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最早开口讲话形成语言的人类,究竟是如何发现或发明出这样一种能够统一的方式,这其中究竟是本能还是某些其他的因素,是否有小讲堂之前提过的“群智”效应在里面,而群智却又不需要语言这种相对表意不清的东西。
事实上,在语言这种相对暧昧的表达之下,反而会形成一种基于模糊的连续多样性,这个内容后面可能专门开一期来讲,本篇篇幅有限,在此不展开了。
创造汉字的仓颉
在易学中,五行本身是八卦延伸而来的一个内容,八卦分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五行是将其转化成具体物象后的结果,比如震代表雷电,而金属物质大多导电,因此将震归入“金”中。而八卦本身能够包含和衍生的象征意义更为广泛,五行相对是一个简化版,但归纳性可能显得没有八卦那么高,但更为贴近能够分析的现实。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五行和八卦所包含的意象也在不断扩展,比如液晶显示器,是归在“火”中的,而这种归类方式,也是基于象征意义的本身,对于液晶屏存在的辐射,有一个很好的定义。
对于易学中的一些概念,我们采用不同于现代科学基于的量子论的分析方式,可能可以得到的是一种反向的,宏观的解构方式,这种方式带来的是不同于量子论的离散的,真正连续的时空发展的方式,而借用易学,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些可能可以测量海森堡测不准的位置和速度,而我们其实没有一个“量子最小单元”的概念,这样一说又是一个无穷与有穷之间的矛盾了。
嘤嘤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