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鱼是热带鱼中体形较大的一种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达30厘米长,现在已有几种不同变种。地图鱼体形魁梧,宽厚,鱼体呈椭圆形,体高而侧扁,尾鳍扇形,口大,基本体色是黑色、黄褐色或青黑色,体侧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形似地图。成熟的鱼尾柄部出现红黄色边缘的大黑点,状如眼睛,可作保护色及诱敌色,使其猎物分不清前后而不能逃走。因体色暗黑,又称黑猪鱼;其尾鳍基部还有一中间黑、周围镶金黄色边的圆环,游动时闪闪发光,因此又叫尾星鱼。
一、外形特征
这是一种大型鱼,原产她条件下体长可达30厘米。体呈椭圆形,头大,嘴大。背鳍基部很长,起自胸鳍上方背部直抵尾柄,鳍条前部是锯齿状短硬棘,后部软鳍条较长,背鳍与臀鳍对称,鳍末端略圆。腹鳍胸位,鳍端尖条形。尾鳍后缘圆形。
体色基调乌黑或黑褐色,散布着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间镶红色条纹,呈地图状而得名。尾柄基部有圆形黑斑,其外国有金色环,闪闪发光似星,故又名尾星鱼。
按体色有红花地图和白地图之分。红花地图体色主基调黑褐色,体表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尾柄有橙经色边缘的圆斑点;白地图体色主基调淡黄色,体表有醒目的红色斑块和条纹。
地图鱼的背鳍很长,自胸鳍对应部位的背部起直达尾鳍基部,前半部鳍条由较短的锯齿状鳍棘组成,后半部由较长的鳍条组成;腹鳍长尖形;尾鳍外缘圆弧形。地图鱼色彩虽然单调,其形态却很别致,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同时它的肉味鲜美,具有食用价值。据介绍,地图鱼经人工饲养后,很有感情,当人们走近水族箱时,它会游过来,表示欢迎。
在挑选的时候要先看看地图鱼的体型是否匀称,体表是否完整无缺,眼睛是否清澈明亮,身体是否存在杂色,所有鱼鳍是否舒展扩张,有没有残缺的痕迹。如果地图鱼存在任何缺陷,那么饲养者都不能选购。饲养者选购地图鱼的最基础标准应该是健康,鱼儿体表完整,外形优雅。
一般来说,健康优质的地图鱼,身体健壮美丽,整个体型魁梧,鱼身呈现椭圆形,体高而侧扁,尾鳍扇形,口大,基本体色是黑色、黄褐色或青黑色,体侧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形似地图。而且健康成熟的地图鱼在鱼尾柄部出现红黄色边缘的大黑点,形状有如眼睛一般。
二、生活习性
地图鱼对水质要求不严,在弱酸性、中性和微碱性水中都能正常生活。水温要求在22-30℃。水中溶氧量比较高。喜食动物性活饵料,属肉食性凶猛鱼类,既吃小鱼虾,也能食猪肉等碎块,所以,决不能和小型鱼混养。地图鱼虽然体态粗笨,但游泳快速,反应敏捷,捕食机灵准确。当饱食后或处在拥挤的不良环境下,它便懒洋洋地侧卧打盹如猪,因而有猪仔鱼之称。地图鱼食量惊人,生长快速,只要投饵充足,水域水质条件好,当年至少可长到16厘米以上。长大成熟后的地图鱼,硕大肥壮可食,其肉味香、鲜美。
地图鱼的饲养非常容易,身强体壮的它们几乎适应任何水质环境,只要将水温控制在20℃左右,并提供充足的食物,它们就会生活的非常好,并不需要特殊的照顾。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它们真的和猪一样,会吃会睡,也会拉--会排泄大量粪便。所以,如果没有一套很好的过滤系统,最好在饲养它们的水族箱中铺设一层2CM以上的底砂,用以给硝化细菌提供足够着床来维持水族箱的生态平衡,以防止过多的粪便沉积,导致水质骤然恶化。
地图鱼对光照比较敏感,又经各地不断地人工繁殖和培育筛选,其体色斑纹现已发生变化,有白地图鱼、红地图鱼、黄地图鱼等。白地图鱼全身米白色,间有浅黄色斑纹,尾星为红色环包围。红地图鱼全身鲜红色,鳍边呈不规则白边。黄地图鱼全身橙黄色,头背部和各鳍有不规则的黑斑。红花地图鱼在褐黑色的体上散布着红色花纹与斑点。我国有个研究所将地图鱼放入水库网箱中饲养,其花色还大为丰富美丽,尾星亮丽,出现率多。体色有灰蓝、灰黄、紫黄、紫红、紫绿、猩红、绿红(前字为前上身色彩,后字为后下身色彩)等。
投喂特制的配合饲料,生长快速,成活率高。地图鱼也肯摄食,在水库网箱中饲养的地图鱼,
地图鱼的生命是热带鱼中较长的,据有关资料介绍,已经有地图鱼在水族箱中存活13年的记录。同时,它们也是热带鱼中最有感情的鱼,它们甚至可以认出长期饲养它们的主人。当陌生的人在观赏它们时,它们会若无其事地做自己的事,而当它们的主人一旦靠近水族箱,它们即刻会游靠过来,转动它们的大眼睛,摇着尾巴表示欢迎……它们也会接收主人的抚摸而没用丝毫惊异的状况,训练有素的地图鱼甚至会从水族箱中跃起水面接受主人手中的饵料……总之,地图鱼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观赏鱼。
饲养者在挑选地图鱼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美味的饲料投喂给地图鱼吃,以观察它的反应。如果鱼儿反应敏捷,游动状态迅速,游姿优雅敏锐,对周围的情况有着敏感的反应,那么表示所选择的地图鱼健康,生命力比较旺盛,而饲养者也就可以考虑进行选购了。
三、繁殖特点
地图鱼的繁殖也比较简单,经过自然配对后,它们会寻找一处光滑的表面,轮番啃食干净后开始产卵,数量根据种鱼的大小从-不等。产卵后,它们会和其他的慈鲷科鱼一样细心照料着鱼卵直到经过36-48小时后孵化,仔鱼在孵化后的前4-5天里靠吸收自身的卵黄素生长发育,随后就会自行摄食。
经过人工改良,地图鱼已经有了许多同类,体色、形态更变得多姿多彩。新近出现在水族市场上热销中的是一款长尾型的红眼白化种地图鱼,称为“彗星碧玉猪”。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当然要挑选品质好的一对做种鱼,种鱼相对而言是指8个月以上已性成熟的鱼。(品质:指体形、图案、色泽等总体评定)(雄雌的分辨:科学的方式是在生殖器进行分辨,雄鱼生殖器稍细呈尖状。雌鱼生殖器粗呈椭圆状。要进行细致的观察)种鱼一雄一雌的即可配对,不用自然配对!
地图鱼的雌雄鉴别比较难,一般说雄鱼头部较高而厚,背鳍、臀鳍较尖长,身上的斑块和条纹较多较艳。雌鱼身躯较粗壮,臀鳍较小,体色没有雄鱼亮丽。亲鱼性成熟年龄为10-12个月。一般可自选配偶,繁殖水温以26~28℃为宜,繁殖前应在水族箱底置放平滑的大理石板(规格为20厘米×20厘米×2厘米),将配好对的亲鱼放入。亲鱼会在石板上用嘴啃出一块产卵巢。
雌鱼将卵产在清洗过的石块上,雄鱼随后使之受精。雌鱼临产前靠近产巢,雄鱼则围绕雌鱼游动。雌鱼每次产卵~粒,其卵粒比一般鱼卵粒大,并呈不规则的直线排列。受精卵经48小时孵出花褐色仔鱼,7天后仔鱼游水,一周后开始觅食。亲鱼有吞食卵粒的习惯,产卵结束后应将产巢取出,放人孵化缸中人工充气孵化。受精卵约经3天孵化出仔鱼,5~6天后仔鱼始能自由游动,摄食。仔鱼生长迅速,约18个月可达性成熟,繁殖力强,产卵期为每年7~10月,可多次产卵。
(准备工作:晾过几天的水到入化开的土霉素水温28度以上和繁殖缸内一样纯足的氧24小时的灯照)提出繁殖板放入孵化缸,两天后鱼崽孵化出,先甩尾,稍强壮后摆脱卵壳落板。一星期后起水、鱼崽自身的卵黄消化完后即可喂洄水,以后根据鱼崽的生长需要更换鱼食。
地图鱼因为生长速度很快,而且味道鲜美,所以,一些地方甚至将它们作为高档食用鱼在餐厅里出售,供食客品尝食用。无疑,这是它们的悲哀!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当然要挑选品质好的一对做种鱼,种鱼相对而言是指8个月以上已性成熟的鱼。地图鱼属地层水域鱼,生长迅速,寿命也较长,可活10年以上,可谓长寿的热带鱼了,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观赏鱼。
-THEEND-本文整理自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