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华大海洋联合发表鳜鱼基因组论文
TUhjnbcbe - 2021/10/15 21:00:00
贵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m.39.net/pf/a_4624573.html

近日,华大海洋联合水科院淡水渔业中心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inGenetics上发表了翘嘴鳜(Sinipercachuatsi)染色体水平基因组,该成果为鳜鱼的遗传研究、种质资源保护以及分子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1翘嘴鳜基因组文章在FrontiersinGenetics上发表翘嘴鳜(Sinipercachuatsi)是淡水凶猛肉食性鱼类,生长速度快,因其肉质细嫩、营养含量高而深受欢迎。目前鳜鱼养殖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一大特色,但日益严重发生的鳜病害和种质退化等问题,已然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对翘嘴鳜基因组的研究很有利于鳜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平台结合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了鳜鱼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并进行了基因集的预测以及物种进化研究,对鳜鱼的性别、食性,嗅觉、味觉、视觉以及毒素等相关基因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鳜鱼只摄食活饵的生物习性。翘嘴鳜基因组组装大小为.78Mb,contigN50和ScaffoldN50分别为46.11kb和2.64Mb,共有92.8%的序列组装到24条染色体上(图2)。图2翘嘴鳜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特征鳜鱼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主要在夜间以偷袭方法捕食活饵。鳜鱼只对饵料鱼运动非常敏感,才能及时发现和捕捉逃避捕食的饵料鱼。因此这种弱光视觉在鳜鱼的摄食中占主导地位,头部侧线器官的感觉,以及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起到补充作用。本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鳜鱼与其他几种硬骨鱼类在嗅觉、味觉、视觉以及内分泌相关基因的差异。例如鳜鱼的嗅觉受体基因(OR)的β和δ类型基因显著扩张(图3),与内分泌和视觉相关基因如npy,spexin和opsin发生了显著的突变。鳜鱼通过改变视觉、嗅觉和味觉等相关基因来适应这种特殊的摄食行为。同时本研究也纠正了以前文献关于leptin基因结构的错误的报道。鳜鱼的leptin基因跟其他几种鱼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以前的报道认为是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图4)。图3鳜鱼嗅觉受体基因家族分析图4鳜鱼与其他3种鱼类的leptin基因特征本研究也对鳜鱼的性别相关基因和毒素合成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用已发表与性别相关的基因和性别QTL相结合的方法,定位了两条与性别相关的染色体,分别是14和17号染色体。该分析为以后鳜鱼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数据。点击下方,即可查阅论文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大海洋联合发表鳜鱼基因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