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季节
注意防雷
暴雨来袭,谨慎出行
雷电知识知多少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在地球上任一时刻平均有多个雷暴在进行着,平均每秒有次闪电,我们知道云是由水滴组成的,它在形成过程当中,水滴会上下地翻滚,翻滚过程会互相碰撞,就会产生电荷。当这个电荷集聚到一定量的时候,就要释放,释放就形成了雷电。
雷电的危害
雷电流强度大。每个闪电的强度可达10亿。一个中等尺度的雷暴的功率有10万千瓦,相当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当云对地释放电荷形成落地雷的时候,往往就会给地面上的人和物带来巨大的伤害。
由于雷电流具有对人体的生理效应、电动效应、光辐射效应、冲击波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能产生高电压静电感应效应、电磁效应等多种效应,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达几十亿美元,死亡人数在人以上(这个统计不包括中国),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估计为—人,财产损失估计在50—亿元左右。
雷电的人身防护
1、不能停留在建筑物的楼(屋)面上。站在楼顶极易招惹雷击。注意关闭门窗。关闭门窗,阻隔空气运动途径,能阻止球雷入室。
2、不宜使用花洒冲凉。万一建筑物发生雷击现象时,巨大的雷电流有可能沿着水流导致淋浴者遭雷击伤亡。
3、不要触摸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管道,这些金属导体若接地不良,雷电流就有可能以这些导体通过空气向人体放电。
4、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以及电气设备。打雷时,应停留在离电力线以及跟它们相连接的电气设备1米以外的地方。
5、当暴风雨即将来临,而又处在开阔地带、山坡、河边时,可选择一些高大物体或架空电力线保护的区域,但所处的位置应距电线杆或高大物体2米以上。不宜进入空旷的铁皮棚屋、岗亭等低矮建(构)筑物。由于处在旷野中这些低矮的建筑物没有防雷设施,遭受雷击的概率特别高。
6、不宜躲在大树底下。如果万不得已需要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桠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下蹲并把双脚先靠拢。
7、不宜在旷野高打雨伞等物体。在近雷暴天气条件下,不仅高打雨伞容易遭雷击,就是高举羽毛球拍、铁锹、锄头等物体都会带来被雷击的危险。
8、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据统计在水面及水陆交界处作业遭雷击而导致伤亡的人数占雷击总伤亡人数的35%。水的导电率比较高,较地面其它物体更容易吸引雷电,另一方面,水陆交界处是土壤电阻与水的电阻交汇处,形成一个电阻率变化较大的界面,闪电先导容易趋向这些地方。
9、在空旷处开摩托车,骑自行车都是比较危险的。
10、在汽车里比较安全,雷暴发生时切勿上下车辆。
11、不宜进行户外运动。
12、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
END
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