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暴雨天气频繁,飞机是如何防雷击的
TUhjnbcbe - 2021/9/17 0:59:00

近来雷雨天气很频繁,许多要出门旅行乘飞机的人就有了疑惑,飞机在飞行时遇到雷雨怎么办?飞机怎么避雷哪?有避雷针吗?基本上,飞机并没有装设避雷针,因为避雷针是要将空中的电荷接引到地面,而飞机是在天上飞的。

飞机上所谓的“避雷针”应该只是作为冠状放电(CoronaDischarge)时使用的金属凸起吧。当飞机飞行时摩擦产生静电可以透过“避雷针”渐渐释放电荷,若遭雷殛亦可利用“避雷针”放电。

据说飞机每飞行一万哩就有可能被雷击中一次,但由于机壳大部分皆是导体,因此当飞机遭雷击时,电流会经由机壳流过,并由机身或机翼伸出的避雷针放电,并不会进入导体内部伤害到里头的乘客,但强电流所形成的磁场,对机上的电子或电气系统会有影响。不过,万一遭到雷击呢?平均而言,飞机每飞行数万小时就可能会遭雷击一次,还好这强大的电流只会平顺地流过机身或机翼表皮,留下小小的烧蚀洞或缺口,对飞行并无大碍。现代新型的飞机都具有密封性佳、防止火花引爆的结构油箱。

不过,如果这些电荷不设法释放,一旦飞机落地,它们就会极力寻找宣泄的通路,例如人员、油灌车一旦靠近,这些电荷便伺机释放所有的电能,产生“跳火”的现象,导致人员伤亡、器材设备损坏,甚至引燃油气发生爆炸!因此飞机飞行时,就得设法尽量将电荷放掉。

如果是小型飞机,机身累积的电荷不会太多,在飞行途中,机翼尖端便可自行放电。但如果是大型飞机,就会在飞机主翼或尾翼装上“静电释放器”,它能够经由尖端放电,在飞行时将过量累积的静电荷释放至大气中,有的飞机的静电释放器甚至多达10个以上。

等到飞机落地或维修时,就得用接地导线连接至接地栓,这样可以将剩余电荷安全引导至地面,也可以使飞机与地面保持同一电位,避免感应放电或遭雷击。如此一来,飞机就“天”不怕、“地”不怕了!

但倘若飞机在起飞阶段呢?此时,飞机与大气的摩擦并不严重,不过因为不接地,万一遭雷击可是大大不妙,所以只得自求多福了!

为了减少飞机被雷击的机会及危害,目前的方式大概有两种:

1.采用许多从机身或机翼伸出的避雷针以放电。

2.采用良导体把机壳不良导体的部分,加以连接或遮盖,以疏导电流,减少伤害。

年喷气公务机交付下降幅度大,但储备订单充足,竞争激烈

年全球活塞通用飞机交付较为稳定,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年涡桨通用飞机市场下降15.6%,且储备订单不足

年民用直升机市场创新低,订单缩水

深度研究:全球通用飞机市场分析

专题报告如下

一、警务航空

中国各地公安机关已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装备警用直升机。年,我国第一支警务航空队—武汉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成立。截至到年底,全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建立了40支航空警务队,配备警用直升机约67架,警航飞行员多名。详见数据解析

我国警务航空机队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二、航空护林

年,农业共计完成飞行小时5.23万小时,飞行架次13.3万架次。包括人工降水、航空喷洒(撒)、气象探测、渔业飞行、使用具有特殊适航证的航空喷洒(撒)等。全年共计家企业参与农业通航服务,平均飞行时间.75小时。

详见数据解析

航空护林业务的调研报告

三、空中游览

空中游览作业全年共计完成2.16万小时,飞行10.33万架次,搭载乘客22.86万人次。全国共有家企业参与运营,平均飞行小时.86小时。生产效率方面,平均每小时空中游览载客量平均值为10.6人,每个起降架次的载客量平均值为2.21人次。

详见数据解析

空中游览业务深度研究报告

四、商业模式探讨

详见通航视角

通用航空新型商业模式探研

都看到这里了

右下角,您点一下在看

小编工资就会涨1毛呦!

············广告············

············广告···········

············推荐

1
查看完整版本: 暴雨天气频繁,飞机是如何防雷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