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九本高分自然探险类图书
TUhjnbcbe - 2021/9/5 21:14:00

《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豆瓣人评分8.9

[德]安德烈娅·武尔夫著

边和译

后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价:88.00元

内容简介:

18世纪的人类以“进步”为关键词,不断投身改造自然的热潮,可也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在这一时期众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学家中,有一位浮士德式的人物:他的内心簸荡着不息的求知冲动,不仅渴望周游世界,更试图洞悉整个宇宙。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他,坚信客观实验之必要,但也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他将科学与想象结合在一起,以“生命之网”的整体视角重新审视自然。他,就是亚历山大·冯·洪堡。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vonHumboldt,—),曾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盛赞为“大洪水后真正伟大的人物”。他深入委内瑞拉的茂密雨林,穿越漫长的安第斯山脉,攀登当时公认最高的火山——钦博拉索山;他曾与同伴惊险地逃脱鳄鱼之口,目睹野马与电鳗的残酷搏斗,在重重树影间与美洲豹狭路相逢。他将对自然的崭新理解,融入对彼时*治局势的悉心体察,既为托马斯·杰斐逊带去详尽的考察资料,还影响了西蒙·玻利瓦尔的拉丁美洲革命。洪堡对世界的广博认识不但招致了拿破仑的嫉妒,更深度影响了歌德、柯勒律治、达尔文、梭罗、海克尔等诗人与科学家。洪堡究竟如何从一位怀有远游心气的少年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其观察自然的全新视角受到哪些影响的形塑?由此生成的整体自然观又如何在思想史的流变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创造自然》中找到答案。

安德烈娅·武尔夫为写作本书重新追寻洪堡的足迹。她以生动的笔触和翔实的资料将洪堡的个人传记、旅行历险和自然观念的演变交织在一起,既揭示了他在科学史上的枢纽地位,也搭建起这位多年前的博物学家与现代的联系。洪堡宛如一位21世纪的通才,带着远超同时代人的前瞻性视角,将敏感的心灵注入对奴隶制、环境问题与科研发展等的探讨。这位跨越科学与艺术的观察者,可以超越任何时代。

作者简介:

安德烈娅·武尔夫(AndreaWulf),作家、历史学家,出生于印度,童年时迁居德国,现居伦敦。她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主攻设计史方向,曾三次当选罗伯特·史密斯杰斐逊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更于年当选大英图书馆艾克尔斯美国研究中心驻馆作家。她是美国笔会中心、国际探险家俱乐部、女性地理学家协会、林奈学会和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为《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卫报》等撰写专栏。

安德里娅·武尔夫著作丰富,成绩斐然,常见于《纽约时报》畅销榜单。她的《园艺兄弟》(BrotherGardeners)曾入选年萨缪尔·约翰逊奖长名单,并于年荣获美国园艺学会年度图书奖。从伦敦的英国皇家学会到美国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武尔夫的演讲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她积极投身地理学与植物探索历史的公共普及教育,并于年荣获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颁发的内斯奖章。

《发现之旅: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

豆瓣人评分9.0

[英]托尼·赖斯著

林洁盈译

商务印书馆

定价:75.00元

内容简介:

《发现之旅》是一部迷人的视觉盛宴,蒐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数百幅珍贵藏品,收录了历史上十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叙述了那些世界知名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在深入海洋深处挖掘深海秘密时的一幕幕冒险旅程。

本书以过去三百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书中的许多博物馆收藏也是第一次面世,它们绝对值得读者悉心鉴赏。过去一代代的科学家与历史学家都曾深深地为这些故事与图像着迷,并从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这本书的出版提醒我们,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自然艺术家在自然科学演替过程中的贡献不容忽视。我们若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开启视野、航向未知世界的新探险。最好是随身携带这本书,在车上或飞机上随意翻阅,说不定它会给您新的领悟与启示。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

豆瓣人评分9.3

[美]汉普顿·塞兹著

马睿译

甲骨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82.00元

内容简介:

年7月8日,德隆告别了年轻的妻子,带领美国军舰珍妮特号从旧金山启航了,时逢“北极热”,前来送行的人群欢呼雀跃。德隆领导着33人的团队——带着一个年轻国家想要跻身世界强国的远大抱负——深入那些从未有人探索过的海域。

船刚到白令海峡以北,便陷入一块大浮冰中动弹不得。经过两年的困顿航行,船体受损严重,珍妮特号最终葬身北冰洋底。探险队员们彼时身在西伯利亚以北近英里的冰盖上,孤立无援,只有三条敞篷船和勉强维持的补给。

他们就这样开始了漫长的、决定命运的冰海远征——历尽艰险,被视为有史以来人类为生存而战的最伟大战斗之一。面对从雪盲症和冻疮到肆虐的寒风暴雪和神秘的冰上迷宫,探险队与疯狂和饥饿搏斗着,孤注一掷地朝西伯利亚海岸行进。

作者简介:

汉普顿·塞兹HamptonSides,美国历史学家、记者,《户外》杂志的获奖编辑,经常为《国家地理》杂志撰稿,还是畅销历史著作《恶魔踪迹》《血与雷》《幽灵士兵》的作者。他与太太安妮和三个儿子一起住在新墨西哥州。

《南极洲:一片神秘的大陆》

豆瓣44人评分9.1

[英]加布里埃尔·沃克著

蒋功艳/岳玉庆译

新知文库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南极洲独特,宁静,亘古如一,它保存了有关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的线索,对它的研究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另类的地区,也是人类唯一无法独立生存的地区。在这里,鱼儿在血液里产生了防冻剂,冬天在封闭的深海里不断游动。水流在厚厚的冰盖下潜行,造成向上喷涌的瀑布,并载着冰盖缓缓滑动。蓝藻生长在一些岩石的内部,在温暖的夏季阳光和水滴滋润之下,会把那里变成一片“迷你的热带雨林”……

本书是科学、博物学与旅行见闻录的奇妙混合。作者在书中生动地描绘了南极洲的面貌。她不仅有科学家的身份,而且兼具探险家、驾驶员、厨师、洗瓶工人和游客的视角。她五次穿越冰封的南极大陆,在南极大陆各地都扎过营,从南极洲的非正式首都美国麦克默多站到俄罗斯东方站,也从南极点到法意两国共同经营的协和站……

作者简介:

加布里埃尔·沃克(GabrielleWalker),是一位极富天资、多次获奖的科学作家,已经出版了四部科普作品,包括《大气:万物的起源》。她是剑桥大学的化学博士,在BBC的多档新闻热点节目中担任嘉宾主持人,并担任《冰的秘密生活》(ThesecretLifeofIce)和《每一次呼吸》(EveryBreathWeTake)等多部BBC科学纪录片的策划人和片中解说人。她还是剑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员,也是《自然》杂志和《新科学家》杂志的特邀编辑。她目前居住在伦敦。

《忧郁的热带》

豆瓣人评分9.1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

王志明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宗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根据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

《忧郁的热带》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的人类学、文学及人类思想的杰作。

作者简介: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Levi-Strauss),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以及当初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中今日唯一健在者。

列维-斯特劳斯出生于年,早年就学于巴黎大学。青年时代爱好哲学,并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自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迄今。他的学术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

在素重人文科学理论的法国文化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大“民族思想英雄”之代表应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和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

《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重返多瓦悠兰》

豆瓣人评分8.8

[英]奈吉尔·巴利著

何颖怡译

理想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35.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诚实但又不失风趣地记录了作为人类学家的作者在非洲喀麦隆多瓦悠人村落两次进行田野工作的经历,将人类学家如何克服乏味、灾难、生病与敌意的真实田野生活拍案叫绝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不同于一般的人类学研究报告,这是一部令人捧腹不止的人类学笔记,透过幽默的笔调,读者看到了人类学者如何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如何调整他的学术成见,以及田野工作上的琐事如何影响后来研究结果、研究的盲点与反思。因此不管是严肃的读者、无聊地只想打发时间或者是向往非洲原始部落的异国情调而蠢蠢欲动的旅人,巴利这本书绝对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作者简介:

奈吉尔·巴利(NigelBarley),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前大英博物馆民族志学组附属人类博物馆(MuseumofMankindoftheEthnographyDepartmentoftheBritishMuseum)馆长。著有DancingontheGrave、NotaHazardousSport、Ceremony、TheDukeofPuddleDock、SmashingPots等书,并为Channel4电视台编写、主持NativeLand影集。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群岛土著人之事业及冒险活动的报告

豆瓣人评分8.6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

弓秀英译

商务印书馆

定价:72.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人类学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对以特洛布里恩群岛为中心的库拉区域,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揭示出当地土著社会巫术、宗教、贸易、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当时对该民族最完备而科学的描述。这部书也奠定了人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在理论建构、田野工作方法、文本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成为后来追随者普遍奉行的具体操作规则的来源。

作者简介: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原为波兰裔,功能学派创世人,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

《马来群岛自然科学考察记》

豆瓣30人评分9.3

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著

张庆来/徐学谦/张达仁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定价:60.00元

内容简介:

年至年之间,被誉为“生物地理学之父”的博物学家华莱士在马来群岛进行了长达8年的科学考察,科考结束以后,他又花了6年时间才完成这部自然科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在这部游记体的科学考察纪实里,华莱士以敏锐精细的观察力、生动朴实的语言描述,客观而真实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个各具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岛国世界,令人读之如临其境,如睹其景,情景交融,感同身受。通过他的笔述,读者可以了解到马来诸岛绚丽多彩的热带风光,温热茶室的海洋气候以及所遇所处语言各殊、风俗迥异、肤色不同的诸类人种的生活百态;观赏到的姿态优雅的天堂鸟、体型巨大的红毛猩猩和色彩斑斓的蝴蝶种属以及品种繁多的植物和动物;品尝到甘甜可口令人称绝的各类美味水果和特色食物,更可以对历史上马来诸岛的风土民俗、殖民*策、宗教礼仪和区域文化做一个全面浏览。这部科学考察记不仅是一部自然科学经典名著,也是马来群岛及其邻近区域的一部人文历史的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阿尔弗莱德?拉塞尔?华莱士(AlfredRustelWallace,―)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进化论者、地理学家、人类学家、社会批评家和理论家。华莱士一生科学成就颇丰,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之一,此外,他还在包括国土计划学、流行病统计学、生物地理学、冰河学、外空生物学、人类学、博物馆设计、经济学以及社会计划学等在内的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卓也成就所负载的声誉在当时与达尔文几近齐名。

从年至年,华莱土分别到亚马逊河(―)和马来群岛(―)进行了大量的自然科学考察,并在年至年间发表了大量关于进化论、生态学、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著作,主要有《亚马逊的棕搁树和亚马逊河流域游记》、《马来群岛自然科学考察记》、《自然选择论》、《动物的地理分布》、《热带大自然及有关文章》、《岛屿生命》、《土地国有论》、《人类选择》、《冰河时期及其影响》、《美妙新世纪》、《人类在宇宙的地位》、《我的一生》等。时至今日,华莱士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发现成果仍为科学探险界和世人所推崇。

《鸟喙:加拉帕格斯群岛考察记》

豆瓣人评分9.3

[英]乔纳生·威诺著

王晓秦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一个群岛,几百年前还籍籍无名,甚至很少出现在航海图上。现在,这个群岛看成全世界生物学家心中的圣地,因为达尔文曾经在他的环球航行中考察过这个群岛,他后来所提出的闻名于世的、改变世界的科学理论——进化论就是在这里得到了启发。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格兰特夫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科学考察故事。他们对岛上的达尔文雀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生活在该岛上的这种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展现了一副活生生的演化图,生动说明了自然选择既不少见,也不是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它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我们可以观察得到。

作者简介:

乔纳生?威诺,曾经做过职业作家和《科学》杂志的编辑,著有《地球》和《未来百年》。他因这本书而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

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本高分自然探险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