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说我是豆腐渣工程包工头?!"珠颈咕咕愤愤不平,"我多多少少好歹还会捡几根木头,你看人家鸻鹬,不都是随便找个地方就下蛋!说我是豆腐渣工程,我还有工程呢,你看这你看这,这个环颈鸻的巢,这连工程都没有!你们咋就不取笑它?!"环颈鸻:"呃…我这个…确实凑活了点儿……但我们环颈鸻小伙伴也有的巢很精致的!我们只是依据生境不同选择不同的策略而已。再说了,大家拿你开玩笑,是因为你离大家的生活更亲近,对大家来说更熟悉,也是喜爱嘛。"珠颈咕咕:???"我…这……咕!"连珠颈咕咕都可以diss的环颈鸻,是鸻属中特别常见的一种。它们栖息在各种水域周边,在沿岸泥滩或者近水沙地上觅食活动、筑巢繁衍。作为鸻鹬大家庭的一员,环颈鸻跟其它许多成员一样,筑巢简陋是有口皆碑(划掉)有目共睹。不过,简陋里也分个上下,相对来说选址巧妙、内装精致的也有,但像上面这个巢就确实…说它是巢都觉得对不起"巢"字。难怪珠颈咕咕要不平。环颈鸻繁殖期在4-6月(气温较高的地区也可能稍早)。多数情况下一窝是3个蛋,也会有2个或者4个,少见5个。亲鸟一般隔天下一个蛋,等蛋下齐了再开始孵卵,这样雏鸟出壳的时间接近,利于控制带娃的节奏。孵卵的工作大部分时候由雌雄鸟共同担任,白天主要是雌鸟上班,晚上主要是雄鸟上班,夫妻在清晨和黄昏交接班。相对而言,上夜班的雄鸟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因为像跳鼠、赤狐等等捕食性动物都会在夜间出来活动,鸟蛋就在它们食谱的交集里。如果万幸,一窝里3个蛋都顺利孵化了,我们就有机会看到三胎家庭五口鸟齐齐整整的温馨画面,也可以记录到观鸟人最希望记录到的鸻鹬物种之一——八脚鸻。但情况有时候没有这么乐观。很多鸻鹬在水域周边繁殖,这些区域常常也是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人、车、牛羊的践踏,或许是除了捕食性动物的威胁之外,影响鸻鹬繁殖很大的一个因素。这次我们在项目地找到的第一个环颈鸻的巢,就因为频繁遭遇游客的干扰,最后没能成功孵化。常常我们观测了一个巢许多天,等着孵化呢,又过了一天一看,什么都没有了。虽然有一些时候是自然发生的损失,我们也不免对着空空的巢址心疼,毕竟知道鸟爸爸妈妈都辛苦工作了那么多天。这一趟我把优威视讯UOVISION红外相机提供的红外相机带到了项目地,用到了环颈鸻的行为观测中。这台红外相机记录下了一对环颈鸻夫妇不管晴雨辛苦孵卵的过程,也记录下了这对夫妇在一个寒冷雨夜遭遇的惊心动魄的劫难。这一夜跳鼠和赤狐先后过来,洗劫了这个巢。劫难过后天慢慢亮起,监控视频里的环颈鸻对着一地狼藉无助徘徊,令人心疼不已。但这就是自然,我们只能接受。这次带来的红外相机,来自优威视讯镜头前的雄鸟:(时间戳有误)
深夜,雄鸟孵卵中,一只高原兔路过:
新的一天开始了,雌鸟上班了(时间戳有误):
天快黑了,雌雄交接班,雄鸟上岗(时间戳有误):
赤狐趁着雨夜潜来,偷走了一枚蛋:
赤狐走后,跳鼠又来洗劫了这一巢,雄鸟奋起反击:
天亮了,夫妻俩在一地狼藉前徘徊:
十几天前我们发现的另一个巢可能也遭遇了类似的不幸。我们刚发现的时候还是3个卵,几天之后就只剩下一个。前几天我们在这一巢的附近发现一个雏鸟的胚胎,推测就是这一巢的受害者,但捕食可能意外中止了。还没准备好的小小生命,被遗弃在了泥滩上,已经成形的身体上附着着它的第一身羽毛,但它再也没有机会飞翔。之后我们每天去查看幸存的这一枚蛋。有一天晚上下了大雨,滩上很多地方都积水了,第二天我们检查时蛋是凉的,我们生怕亲鸟已经不要这个娃娃了……只能抱着一点希望继续观察着。前两天,每次去看它,我都把蛋拿到耳边轻轻扣击,似乎可以听到细微的啾啾声,那一定不是我的幻觉…嗯,薄薄的蛋壳里面有一个顽强的小生命,它要出来看看这个世界。可是一天过去了,它还在蛋壳里,我们想,应该是明天吧?又一天过去了,它还没有出来,为啥呀?我明明听见它在里面轻轻呼唤的声音…终于终于,昨天下午,这个幸运的小家伙敲破了蛋壳,它出生了。我把它轻轻放在手心。它身上甚至还没有干透。小小的,弱弱的,还不太会挣扎。它躲过了那许多灾难,出生了。我给它戴上保留了很久的一个脚环,编号后四位是。鸟生平安,。希望我们可以再见。陈创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