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教与学冀少版初中生物第七单元11
TUhjnbcbe - 2021/8/11 8:26:00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下载原文件

1

教案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通过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阐明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2.能够举例说出利用控制非生物因素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教师准备:准备探究实验器材:实验用铁盒、遮光板、若干数量鼠妇等;制作PPT课件等相关授课素材。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一、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列举出大量环境影响生物生活的实例。如:韭菜长期遮光就成韭黄;冬天,蛇、青蛙等进行冬眠;杂草丛生的农田作物长势不好等等。分析所举事例是受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组内充分讨论,归纳总结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请学生思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什么影响?顺利过渡到探究实验。课前已准备了好了鼠妇,环境的变化对鼠妇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二、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环境影响鼠妇生活?(探究:光或潮湿对鼠妇生活的影响)2.做出假设:(注意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假设)3.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1)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2)组装实验装置在铁盘内的底部放一层薄土或一张厚纸,以中线为界,中线一侧的土或纸是湿的,另一侧保持干燥。在铁盘的上面,以中线为界,潮湿的一侧用纸板盖住,干燥的一侧用玻璃板盖往,这样在盘内形成了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不同环境(3)方注步骤A、放置鼠妇:将10只鼠妇放入盘中的中心位置,然后盖好玻璃板和纸板,静置约2min。B、观察和计数:小组中一名同学计时,另一名同学记录,再有一名同学统计不同环境中鼠妇的个数。由于鼠妇会在盘中不停地运动,因此,要每隔1min统计一次,共计数5次。如果有时间,可将小组成员的分工调换一次,然后再重新做一次观察和计数的工作。C、整理数据:学生要将记录的数据按统一的格式填人表格中,并进行相应的计算。D、结论: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适当的表格,然后让各小组报告实验数据,并将全班的实验数据汇总在表格内。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让学生讨论:鼠妇选择了什么环境?这一环境与你采集鼠妇的地点有什么共同特点?E、探究实验的延伸:根据实验数据,学生们会很快得出他们的结论:鼠妇选择阴暗潮湿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装置中包括不同的环境条件。然后让学生用自己设计的装置来检验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F、整理:实验完成后,教师应让学生把鼠妇放回自然环境中去。G、应注意的问题*课前采集的鼠妇要放在一个避光、并有一定湿度的容器中,否则鼠妇会干死。*实验应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光源的位置在正上方为好。如果以窗外斜射的阳光为光源,则要注意不要让阳光射人装置中的"暗室"部分。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布置学生自学课本P81-P82内容,找到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哪些条件。影响生物生存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湿度、空气、温度等。问题1:光照对生物会有哪些影响呢?对植物来说,大多数植物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有的植物喜阴、有的喜光。问题2:那对于动物来说光照有什么作用呢?各抒己见,如:动物的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惯和光照有关。问题3:水对生物又有什么影响呢?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如:我们人类每天都要喝水。不同地区的生物分布和降雨量也有关系。问题4: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有没有人能说说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呢?解释南橘北枳是因为温度的影响。教师总结:其实还有很多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例如空气、海拔等等。聪明的人类利用这些非生物因素,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上创造价值。播放人类对非生物因素的利用视频。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列举生物之间的不同关系。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与竞争、寄生与共生的区分本节介绍的是环境对生物影响的另一个方面——生物因素。每一种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每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教材对这两种关系分别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安排学生进行探究竟中的调查。在学生进行调查之后,基本上可以得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各种具体关系。这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反映各种生物之间关系的视频剪辑或出示一些相关图片,让学生更加详细的认识这些关系。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等相关授课素材。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一、情景导入澳大利亚风景宜人,其实早些年澳大利亚并不是这样的,曾经有个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街头看到交警在不停的挥手,甚是纳闷,走近一看原来交警在赶苍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苍蝇呢?原来呀,当地放牧许多牛羊他们产生的粪便堆积到草地上长时间不处理,于是滋生了许多苍蝇,以至于飞到街上影响交警指挥交通。当地科学家为此大伤脑筋,到处考察,研究良策,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澳大利亚人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咱们中国有一种专门以动物粪便为食的动物大家知道叫什么吗?它的学名叫蜣螂。专门以动物的粪便为食,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就把中国的蜣螂请去了。蜣螂一到那儿就开始忙碌上了,把粪便堆成小球埋入地下,这样既肥沃了土壤有净化了环境。而且呀草儿有了肥料长得更加旺盛,牛羊吃的更肥壮了。从这个故事大家不难发现蜣螂、牛羊、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生物与生物之间到底有哪些关系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生物的奥秘吧!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请同学能给大家举例说明?例1:干旱缺水会导致农作物死亡。例2:洪涝灾害也会导致农作物死亡。例3:动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长时间缺氧会使动物死亡。例4:温度过高会使生物死亡,温度过低同样也会造成生物死亡。例5:老鼠的生活受到了猫的影响。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的生存不但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周围很多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下面请同学们看课件。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有那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本P85探究竟活动,调查当地环境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同种生物之间有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的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具有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关系。三、种内关系举例:讨论自然界每一个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关系。师生共同分析: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概况无非两种: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那么,种内关系有些什么具体类型呢?蚂蚁:群聚生活.包括雌蚁、雄蚁、工蚁三种类型,三种蚂蚁分工合作,维持蚂蚁群体的生生不息。蜜蜂:群聚生活,包括蜂王、雄蜂、工蜂三种类型,三种蜂分工合作,维持蜜蜂群体的生生不息。农田中相邻的同种植物:争夺阳光,水分和养料。鸟类的雄鸟占领巢区:禁止其他雄鸟进入巢区。因此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内互助:同种不同个体的相互协助。种内斗争:同种不同个体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而发生的斗争。四、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豆科植物提供水,矿物质,有机物等,而根瘤菌则为豆科植物固定氮素。地衣:藻类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养料,而真菌吸收水分与无机盐供给藻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蛔虫在人肠道内吸食营养,损害人的健康。猪肉绦虫在人肠道内吸食营养,损害人的健康。虱子在人或其他动物体表吸食营养,损害健康。小麦线虫在小麦子粒内吸食营养,造成损害。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水稻和稻田杂草: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小麦和麦田杂草: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小家鼠和褐家鼠:相互争夺食物和空间。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分开培养,相安无事;一起培养,经16天,其中一种死亡。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的现象。兔子以植物为食:狼以兔子为食;老鼠以植物为食;猫头鹰以老鼠为食。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生物之间的种内关系:种内斗争、种内互助2.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共生

2

导学案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重点:阐述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举例说出利用控制非生物因素的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探究的方法,研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知识点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  、  、  等。

3.连线,说明下列生物现象主要是由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

2.鼠妇俗称  ,在花盆和石块下,我们经常发现它们的身影,移动花盆或石块后,发现它们  ,它们  (填“喜欢”或“不喜欢”)光。

知识点三:非生物因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塑料大棚技术广泛应用,使夏季成熟的水果、蔬菜等在冬天结实,需要控制

2.当空气中氯气较多时,  就表现出受害症状。

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

(1)提出的问题是  。

(2)做出的假设是  。

(3)设计探究方案: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  的选择。  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4)材料用具:每个小组  只鼠妇、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5)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中轴线为界,一侧盖上  ,一侧盖上  ,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两种环境。

(6)方法步骤:

①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  的鼠妇,静置  。

③每隔  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④计算出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⑤得出的结论是  。

2.取两个罐头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人5条蚯蚓,观察两瓶中蚯蚓的生活状况。

(1)你看到哪一瓶中的蚯蚓逐渐不蠕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因素影响蚯蚓生活?

(3)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乙瓶?

(4)你能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的农药或化学物质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吗?试试看。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如何让菊花在春节和元旦时节开放,许多园林工作者做了这样的尝试。

①选秋菊的品种。

②7月10日进行芽插,供元旦用花;7月25日芽插,供春节用花。

③二者应分别于9月中旬、下旬花芽分化之前进行加光处理,经过60天左右即可开花。

④光照后,首先要保持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的适宜温度,一般白天20至25℃,夜间16至18℃为最佳温度,尤其夜间温度要求不低于15℃,若低于此温度则花芽不分化。

⑤其次加强肥水供应,病虫害防治。

经过以上措施处理后,即可使菊花在元旦、春节开花。

(1)影响菊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有  、  。

(2)若想让秋菊晚开花,则应该  。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水 、 光 、 温度 、 空气 等。

3.连线,说明下列生物现象主要是由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

2.鼠妇俗称 潮虫 ,在花盆和石块下,我们经常发现它们的身影,移动花盆或石块后,发现它们 迅速爬到其他砖瓦下面去了 ,它们 不喜欢 (填“喜欢”或“不喜欢”)光。

知识点三:非生物因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塑料大棚技术广泛应用,使夏季成熟的水果、蔬菜等在冬天结实,需要控制

2.当空气中氯气较多时, 植物的叶子 就表现出受害症状。

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

(1)提出的问题是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2)做出的假设是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3)设计探究方案: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 明亮 和 阴暗 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 环境 的选择。 光照 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4)材料用具:每个小组 10 只鼠妇、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5)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中轴线为界,一侧盖上 玻璃板 ,一侧盖上 纸板 ,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两种环境。

(6)方法步骤:

①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 同样数目 的鼠妇,静置 2分钟 。

③每隔 1分钟 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④计算出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⑤得出的结论是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

2.取两个罐头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人5条蚯蚓,观察两瓶中蚯蚓的生活状况。

(1)你看到哪一瓶中的蚯蚓逐渐不蠕动了?


  乙瓶中的蚯蚓渐渐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因素影响蚯蚓生活?


  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水影响蚯蚓的生活。 

(3)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乙瓶?


  乙瓶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使实验现象差异明显,得到准确的结论。

(4)你能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的农药或化学物质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吗?试试看。


  在两组潮湿的土壤中,选择其中一组少量的农药,观察蚯蚓的生活情况。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如何让菊花在春节和元旦时节开放,许多园林工作者做了这样的尝试。

①选秋菊的品种。

②7月10日进行芽插,供元旦用花;7月25日芽插,供春节用花。

③二者应分别于9月中旬、下旬花芽分化之前进行加光处理,经过60天左右即可开花。

④光照后,首先要保持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的适宜温度,一般白天20至25℃,夜间16至18℃为最佳温度,尤其夜间温度要求不低于15℃,若低于此温度则花芽不分化。

⑤其次加强肥水供应,病虫害防治。

经过以上措施处理后,即可使菊花在元旦、春节开花。

(1)影响菊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有 光照 、 温度 。

(2)若想让秋菊晚开花,则应该 在花芽分化前增加光照 。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哪几种关系。2、举例说出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一、自主学习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是,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2.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关系,还有关系、关系,等等。二、合作探究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形象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2.稻田里的杂草与水稻是什么关系?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3.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成百上千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这些家庭成员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4.“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结子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人爱养猫。”这是达尔文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你能用图解表示其中的关系吗?假如猫少了,对三叶草的数量有什么影响?1.下列不属于影响池塘中鲫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是()A.河中的其它鲫鱼B.河中的虾C.照在河面上的阳光D.河中的水藻2.夏天来到了,一只青蛙在农田中快乐地歌唱。请问这只青蛙的生活环境是指()A.农田中的庄稼、蛇、昆虫等B.农田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C.上述A和B的总和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它青蛙3.请分析下列三幅图中分别表达的A与B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3

课件

4

反馈练习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选择题1.科学家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有鱼、虾等动物而没有植物,这是因为 (
  )A.太冷B.太热C.无阳光D.无空气2.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的环境中,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3.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你选择的最理想的植物是 (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B.根系发达,高大的乔木(如杨树)C.根系浅,矮小丛生的灌木D.根系浅,叶片大的植物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此诗句中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光B.温度C.水D.空气5.栽种于北方某市的樱花一般在四月中旬盛开,而位于长江中游武汉的东湖樱花早在三月下旬便进入盛开期,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B.阳光C.温度D.土壤6.美丽的珊瑚由珊瑚虫的外壳堆积而成。珊瑚虫体内生活着某些藻类,它们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珊瑚虫和藻类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B.竞争C.寄生D.共生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 (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D.人类的大量捕杀8.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攻,并把它搬运到巢穴中,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A.合作B.竞争C.捕食D.寄生9.“沙漠植被之王”梭梭的种子,萌发所用时间是最短的,只需要三个小时。对于沙漠植物来说,影响萌发的最重要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B.水分C.空气D.光照10.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用哪一个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二、非选择题11.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下列生活问题。(1)辽阔的草原上马、牛、羊成群,鲜嫩的小草是它们的美味,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稳定的 。(2)干旱使粮食绝产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3)鲸鱼到水面呼吸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4)秋天大雁飞往南方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12.(拓展探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饲养小白鼠需要的条件,做了如下实验:(1)实验步骤:①把三只大小、生活状况相似的健康的小白鼠分别放在相同的三个笼子里,编号为甲、乙、丙。②每天早、中、晚给甲小白鼠喂食、喂水,给乙小白鼠只喂食,给丙小白鼠只喂水。③观察三只小白鼠的生活情况。(2)如果忽略其他条件,请你预测三只小白鼠的生活情况。①甲小白鼠 ;②乙小白鼠 ;③丙小白鼠 ;④上述三只小白鼠的生活情况说明 ;⑤除了实验中的条件外,生物的生活还需要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选C。本题考查生态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米,阳光无法照射到,故在这里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无法生存;动物能够自由运动,可以到达海沟深处。2.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判断能力。由于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所以,在较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会慢慢增加,开始时数量为m,最后接近m,所以选项D正确。3.选A。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严重缺水,因此,只有根系发达的植物才能在这里生存;叶片小呈针状的植物,能有效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生活在干旱环境中;多风对高大植物生长不利,只有矮小丛生的灌木才适于生活在多风的环境中。4.选B。本题考查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天气变暖,竹林外桃花开放,江水变暖,有利于鸭子在水中游泳和觅食。此诗句说明,温度对动植物的生活均有影响。5.选C。本题考查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的分析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两类,一类是光、空气、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一类是生物因素。同一种樱花在聊城和武汉花期不同,可分析两地的非生物因素,光、空气、水都没有较大的差异,只是温度差别较大,可见造成花期不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6.选D。本题考查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分析题意可知珊瑚虫和藻类互惠互利,属于共生关系。7.选C。本题考查影响青蛙生殖发育的因素。青蛙的生殖过程和蝌蚪的发育都必须在水中进行,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到破坏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都会使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人类的大量捕杀,使青蛙的数量越来越少;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它不是造成蛙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8.选A。本题考查对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的理解。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抵御敌害,获取营养物质,体现了蚂蚁群体内的合作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1)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同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共同生存的现象。例如,蚂蚁、蜜蜂等既分工又协作进行群居生活。斗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或其他生活条件经常发生斗争。例如,梅花鹿的求偶斗争。(2)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共生:两种生物生存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例如,海葵与蟹。捕食: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例如,狮子捕食斑马。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其身上获取营养物质。例如,人体内的蛔虫、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9.选B。本题考查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沙漠终年干旱少雨,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能够生存。影响种子萌发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水分。10.选C。本题考查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及对照实验的设置。对照实验是指除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实验。根据题意,可知此实验的变量是“光”,所以要创造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即木板和玻璃板;除此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但因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选择湿土环境。二、非选择题11.本题考查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1)草原鲜嫩的小草为马、牛、羊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供给。(2)干旱使得粮食作物缺水造成绝产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水分。(3)鲸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到水面活动,呼吸氧气,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空气。(4)秋天北方气温下降,大雁飞往南方,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答案:(1)营养供给 (2)水分(3)空气 (4)适宜的温度12.本题考查生物生活的基本条件。甲、乙、丙三只小白鼠可形成两组对照实验。甲和乙是一组,变量是水;甲和丙是一组,变量是食物;甲小白鼠可获得营养物质和水,能正常生活;乙小白鼠虽然可获得营养物质,但缺水会使其死亡;丙小白鼠获得了水,但没有营养物质同样会死亡。根据三只小白鼠的生活状况可知生物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和水。答案:(2)①正常生活 ②死亡 ③死亡④小白鼠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和水⑤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等

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得更多精彩

提取码:xab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与学冀少版初中生物第七单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