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案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通过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阐明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2.能够举例说出利用控制非生物因素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教师准备:准备探究实验器材:实验用铁盒、遮光板、若干数量鼠妇等;制作PPT课件等相关授课素材。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一、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列举出大量环境影响生物生活的实例。如:韭菜长期遮光就成韭黄;冬天,蛇、青蛙等进行冬眠;杂草丛生的农田作物长势不好等等。分析所举事例是受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组内充分讨论,归纳总结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请学生思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什么影响?顺利过渡到探究实验。课前已准备了好了鼠妇,环境的变化对鼠妇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二、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环境影响鼠妇生活?(探究:光或潮湿对鼠妇生活的影响)2.做出假设:(注意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假设)3.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1)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2)组装实验装置在铁盘内的底部放一层薄土或一张厚纸,以中线为界,中线一侧的土或纸是湿的,另一侧保持干燥。在铁盘的上面,以中线为界,潮湿的一侧用纸板盖住,干燥的一侧用玻璃板盖往,这样在盘内形成了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不同环境(3)方注步骤A、放置鼠妇:将10只鼠妇放入盘中的中心位置,然后盖好玻璃板和纸板,静置约2min。B、观察和计数:小组中一名同学计时,另一名同学记录,再有一名同学统计不同环境中鼠妇的个数。由于鼠妇会在盘中不停地运动,因此,要每隔1min统计一次,共计数5次。如果有时间,可将小组成员的分工调换一次,然后再重新做一次观察和计数的工作。C、整理数据:学生要将记录的数据按统一的格式填人表格中,并进行相应的计算。D、结论: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适当的表格,然后让各小组报告实验数据,并将全班的实验数据汇总在表格内。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让学生讨论:鼠妇选择了什么环境?这一环境与你采集鼠妇的地点有什么共同特点?E、探究实验的延伸:根据实验数据,学生们会很快得出他们的结论:鼠妇选择阴暗潮湿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装置中包括不同的环境条件。然后让学生用自己设计的装置来检验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F、整理:实验完成后,教师应让学生把鼠妇放回自然环境中去。G、应注意的问题*课前采集的鼠妇要放在一个避光、并有一定湿度的容器中,否则鼠妇会干死。*实验应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光源的位置在正上方为好。如果以窗外斜射的阳光为光源,则要注意不要让阳光射人装置中的"暗室"部分。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布置学生自学课本P81-P82内容,找到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哪些条件。影响生物生存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湿度、空气、温度等。问题1:光照对生物会有哪些影响呢?对植物来说,大多数植物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有的植物喜阴、有的喜光。问题2:那对于动物来说光照有什么作用呢?各抒己见,如:动物的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惯和光照有关。问题3:水对生物又有什么影响呢?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如:我们人类每天都要喝水。不同地区的生物分布和降雨量也有关系。问题4: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有没有人能说说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呢?解释南橘北枳是因为温度的影响。教师总结:其实还有很多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例如空气、海拔等等。聪明的人类利用这些非生物因素,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上创造价值。播放人类对非生物因素的利用视频。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列举生物之间的不同关系。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与竞争、寄生与共生的区分本节介绍的是环境对生物影响的另一个方面——生物因素。每一种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每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教材对这两种关系分别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安排学生进行探究竟中的调查。在学生进行调查之后,基本上可以得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各种具体关系。这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反映各种生物之间关系的视频剪辑或出示一些相关图片,让学生更加详细的认识这些关系。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等相关授课素材。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一、情景导入澳大利亚风景宜人,其实早些年澳大利亚并不是这样的,曾经有个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街头看到交警在不停的挥手,甚是纳闷,走近一看原来交警在赶苍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苍蝇呢?原来呀,当地放牧许多牛羊他们产生的粪便堆积到草地上长时间不处理,于是滋生了许多苍蝇,以至于飞到街上影响交警指挥交通。当地科学家为此大伤脑筋,到处考察,研究良策,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澳大利亚人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咱们中国有一种专门以动物粪便为食的动物大家知道叫什么吗?它的学名叫蜣螂。专门以动物的粪便为食,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就把中国的蜣螂请去了。蜣螂一到那儿就开始忙碌上了,把粪便堆成小球埋入地下,这样既肥沃了土壤有净化了环境。而且呀草儿有了肥料长得更加旺盛,牛羊吃的更肥壮了。从这个故事大家不难发现蜣螂、牛羊、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生物与生物之间到底有哪些关系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生物的奥秘吧!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请同学能给大家举例说明?例1:干旱缺水会导致农作物死亡。例2:洪涝灾害也会导致农作物死亡。例3:动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长时间缺氧会使动物死亡。例4:温度过高会使生物死亡,温度过低同样也会造成生物死亡。例5:老鼠的生活受到了猫的影响。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的生存不但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周围很多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下面请同学们看课件。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有那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本P85探究竟活动,调查当地环境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同种生物之间有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的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具有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关系。三、种内关系举例:讨论自然界每一个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关系。师生共同分析: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概况无非两种: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那么,种内关系有些什么具体类型呢?蚂蚁:群聚生活.包括雌蚁、雄蚁、工蚁三种类型,三种蚂蚁分工合作,维持蚂蚁群体的生生不息。蜜蜂:群聚生活,包括蜂王、雄蜂、工蜂三种类型,三种蜂分工合作,维持蜜蜂群体的生生不息。农田中相邻的同种植物:争夺阳光,水分和养料。鸟类的雄鸟占领巢区:禁止其他雄鸟进入巢区。因此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内互助:同种不同个体的相互协助。种内斗争:同种不同个体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而发生的斗争。四、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豆科植物提供水,矿物质,有机物等,而根瘤菌则为豆科植物固定氮素。地衣:藻类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养料,而真菌吸收水分与无机盐供给藻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蛔虫在人肠道内吸食营养,损害人的健康。猪肉绦虫在人肠道内吸食营养,损害人的健康。虱子在人或其他动物体表吸食营养,损害健康。小麦线虫在小麦子粒内吸食营养,造成损害。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水稻和稻田杂草: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小麦和麦田杂草: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小家鼠和褐家鼠:相互争夺食物和空间。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分开培养,相安无事;一起培养,经16天,其中一种死亡。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的现象。兔子以植物为食:狼以兔子为食;老鼠以植物为食;猫头鹰以老鼠为食。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生物之间的种内关系:种内斗争、种内互助2.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共生2
导学案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重点:阐述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举例说出利用控制非生物因素的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探究的方法,研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知识点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 、 、 等。
3.连线,说明下列生物现象主要是由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
2.鼠妇俗称 ,在花盆和石块下,我们经常发现它们的身影,移动花盆或石块后,发现它们 ,它们 (填“喜欢”或“不喜欢”)光。
知识点三:非生物因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塑料大棚技术广泛应用,使夏季成熟的水果、蔬菜等在冬天结实,需要控制
2.当空气中氯气较多时, 就表现出受害症状。
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
(1)提出的问题是 。
(2)做出的假设是 。
(3)设计探究方案: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 的选择。 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4)材料用具:每个小组 只鼠妇、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5)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中轴线为界,一侧盖上 ,一侧盖上 ,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两种环境。
(6)方法步骤:
①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 的鼠妇,静置 。
③每隔 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④计算出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⑤得出的结论是 。
2.取两个罐头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人5条蚯蚓,观察两瓶中蚯蚓的生活状况。
(1)你看到哪一瓶中的蚯蚓逐渐不蠕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因素影响蚯蚓生活?
(3)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乙瓶?
(4)你能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的农药或化学物质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吗?试试看。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如何让菊花在春节和元旦时节开放,许多园林工作者做了这样的尝试。
①选秋菊的品种。
②7月10日进行芽插,供元旦用花;7月25日芽插,供春节用花。
③二者应分别于9月中旬、下旬花芽分化之前进行加光处理,经过60天左右即可开花。
④光照后,首先要保持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的适宜温度,一般白天20至25℃,夜间16至18℃为最佳温度,尤其夜间温度要求不低于15℃,若低于此温度则花芽不分化。
⑤其次加强肥水供应,病虫害防治。
经过以上措施处理后,即可使菊花在元旦、春节开花。
(1)影响菊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有 、 。
(2)若想让秋菊晚开花,则应该 。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水 、 光 、 温度 、 空气 等。
3.连线,说明下列生物现象主要是由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
2.鼠妇俗称 潮虫 ,在花盆和石块下,我们经常发现它们的身影,移动花盆或石块后,发现它们 迅速爬到其他砖瓦下面去了 ,它们 不喜欢 (填“喜欢”或“不喜欢”)光。
知识点三:非生物因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塑料大棚技术广泛应用,使夏季成熟的水果、蔬菜等在冬天结实,需要控制
2.当空气中氯气较多时, 植物的叶子 就表现出受害症状。
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
(1)提出的问题是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2)做出的假设是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3)设计探究方案: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 明亮 和 阴暗 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 环境 的选择。 光照 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4)材料用具:每个小组 10 只鼠妇、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5)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中轴线为界,一侧盖上 玻璃板 ,一侧盖上 纸板 ,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两种环境。
(6)方法步骤:
①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 同样数目 的鼠妇,静置 2分钟 。
③每隔 1分钟 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④计算出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⑤得出的结论是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
2.取两个罐头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人5条蚯蚓,观察两瓶中蚯蚓的生活状况。
(1)你看到哪一瓶中的蚯蚓逐渐不蠕动了?
乙瓶中的蚯蚓渐渐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因素影响蚯蚓生活?
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水影响蚯蚓的生活。
(3)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乙瓶?
乙瓶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使实验现象差异明显,得到准确的结论。
(4)你能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的农药或化学物质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吗?试试看。
在两组潮湿的土壤中,选择其中一组少量的农药,观察蚯蚓的生活情况。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如何让菊花在春节和元旦时节开放,许多园林工作者做了这样的尝试。
①选秋菊的品种。
②7月10日进行芽插,供元旦用花;7月25日芽插,供春节用花。
③二者应分别于9月中旬、下旬花芽分化之前进行加光处理,经过60天左右即可开花。
④光照后,首先要保持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的适宜温度,一般白天20至25℃,夜间16至18℃为最佳温度,尤其夜间温度要求不低于15℃,若低于此温度则花芽不分化。
⑤其次加强肥水供应,病虫害防治。
经过以上措施处理后,即可使菊花在元旦、春节开花。
(1)影响菊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有 光照 、 温度 。
(2)若想让秋菊晚开花,则应该 在花芽分化前增加光照 。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哪几种关系。2、举例说出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一、自主学习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是,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2.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关系,还有关系、关系,等等。二、合作探究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形象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2.稻田里的杂草与水稻是什么关系?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3.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成百上千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这些家庭成员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4.“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结子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人爱养猫。”这是达尔文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你能用图解表示其中的关系吗?假如猫少了,对三叶草的数量有什么影响?1.下列不属于影响池塘中鲫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是()A.河中的其它鲫鱼B.河中的虾C.照在河面上的阳光D.河中的水藻2.夏天来到了,一只青蛙在农田中快乐地歌唱。请问这只青蛙的生活环境是指()A.农田中的庄稼、蛇、昆虫等B.农田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C.上述A和B的总和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它青蛙3.请分析下列三幅图中分别表达的A与B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3
课件
4
反馈练习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选择题1.科学家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有鱼、虾等动物而没有植物,这是因为 (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得更多精彩
提取码:xab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