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于宗教的一些祛魅和反思
TUhjnbcbe - 2021/8/4 11:07:00

这篇文章前天发了之后,一神教的朋友其实并没来找我麻烦,反而非常友好地跟我进行了交流探讨;没想到倒是把一堆所谓的“佛教徒”给惹到了,其言论简直刷新了我对佛教徒的认知下限,主要是因为我提到了一些国内佛教寺庙商业化的现象,但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嘛?这些不修佛法的“佛教徒”的言论和行为,倒是完美地印证了本文中我对这些人的批评观点。

这个重发的版本,把一处可能存在的敏感内容小幅修改一下,无删减,有增补。这次发完如果还被和谐,我就不补档了,大家直接后台私信关键字获得阅读链接。

本文全长字

前段时间关于大连宝马车撞人的事情引起很大反响,我看到有一个群里的朋友讨论这件事儿,有人就说,那个事主如果能有宗教信仰,也不至于会做出这种事儿来了。然后有几个群友随声附和,纷纷表示有宗教信仰的人会更多地考虑他人。

我不是来讨论宝马车撞人事件的,而是想借此来聊聊我对宗教的一些想法。我觉得群友这样的认识并不能说完全错,但似乎有些理想主义和以偏概全,对宗教的认识有些片面和肤浅,所以打算把一些关于宗教的问题跟大家理一理。我是个业余宗教文化爱好者,跟那些专门研究某一宗教的学者比不了,但自认对世界上各种宗教的综合了解应该会比大多数人要稍微多一些,我出生在无神论为主流的中国,娶了一个藏传佛教的太太,游历过一些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国家,如今生活在宗教大杂烩的印度,因此或许可以站在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立场来谈谈宗教这个在很多人看来禁忌与敏感的话题。

“有信仰真好啊!”

我自己在十多年前,就跟那几个群友一样,把宗教这玩意儿看成了道德万金油。有段时间新闻上报道了很多让人心寒的缺德事儿,比如毒奶粉、苏丹红、塑化剂、地沟油、扶老人反被讹诈……反正挺多事情都刷新了我认知中的道德下限,总结起来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感觉为了钱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坦白说那时候我并不怎么了解宗教,却非常直观地认为,之所以会“人性沦丧”、“道德败坏”,都是因为人民群众缺乏宗教信仰!中国人民要是照这样没有信仰地过下去,迟早要完蛋!

然后大家应该还记得过去人们一讲起西藏,就觉得那是个可以“洗涤灵*”的纯洁圣地,甭管你是什么牛鬼蛇神,拉到西藏走一圈立马就能漂白升华。当年好多像我这样的文青受到圣地的感召,跑去西藏“净化灵*”。川藏公路上,经常看到藏民一大家子一起磕长头朝圣;拉萨的大昭寺广场上,无论是白天黑夜都能看到信徒在那边磕长头;而寺庙里也总能看到虔诚恭敬的信徒在供养三宝……我不由感慨:有信仰真好啊!

然后呢,我又去了尼泊尔,加德满都这个城市虽然破破烂烂的,那些穷街陋巷连路面都没修,但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神龛,也不知道建于哪朝哪代,简直遍地都是文物。每天早晚能看到络绎不绝地老百姓敬拜神明、吟唱颂歌,国家虽穷却是香烟袅袅四季花开……我感慨:有信仰真好啊!

在西藏和尼泊尔走马观花看了一圈之后,我就觉得当地那些老百姓吧,人家虽然物质上不富裕,但他们精神上无疑是富足与美好的;他们如此尊重并爱护生命,与各种动物和谐相处;而且啊,看着那么多人无私地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奉献给自己的信仰,会让人深信这是一群温暖友爱、乐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群体,恨不得自己也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有信仰真好啊!与此同时,我也更加偏执地认为中国的大多数社会道德问题都是因为人民缺乏信仰造成的,如果中国人民有信仰的话,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十多年前的川藏线上,看到这些朝圣的藏民让我非常感动

拉萨寺庙里虔诚的信徒

尼泊尔巴德岗古镇的日常

在油灯下吟唱颂歌的尼泊尔人民

那时候的我就跟现在那些群友的想法是一样的——之所以会开着宝马车撞人这种事情,是因为缺乏宗教信仰。因此最近群友的观点,让我回想起了当年天真的自己。然而随着这些年来我对宗教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宗教的观念也随之彻底改变,这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像我一样去深入接触各种宗教,因此依然有很多中国人对宗教的认识就跟我过去一样,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了解。

我先讲一个结论——之所以一部分中国老百姓对宗教了解很肤浅,会产生美好的幻想,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有的只是原始信仰和寄托。

宗教≠信仰

我从小生活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而大城市里的“宗教”氛围从来都是很弱的。记得我父亲每逢初一、十五会给家里的观音像、弥勒像上香,口中念念有词求保佑求平安和发财;我印象中上海各种寺庙的功能就是烧香拜佛,每年的大年初一,都会听到新闻上说龙华寺的“头香”被某某人以XX万买走;大年初五凌晨的“迎财神”是上海人民一年当中最盛大的“宗教活动”,同时也是我过年时的一个噩梦,因为鞭炮声总会吵得我睡不着觉;虽然我从小住在上海城隍庙附近,但说实话对我来说城隍庙就是个小商品市场,也不知道城隍庙里供的是哪路神仙……这些几乎就是我小时候对“宗教”的全部认识。

后来去到农村,中国农村的“宗教”氛围要浓重得多,很多农村都有祠堂、牌位之类的东西,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祭祀,以及其他众多稀奇古怪的迷信活动。我最初以为这些就是中国的“宗教”,但又发现这些“宗教”有些不大对劲——怎么这些人啥都拜呢?拜菩萨,拜道君,拜祖宗,拜孔圣,还拜关二爷……我有次看到过一条新闻,说某地考试前学生家长为求好成绩,纷纷拜仓颉——因为仓颉是造字的,所以管文化教育。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叫做中华民间信仰。中华民间信仰是一锅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杂烩,糅合了天地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圣人崇拜等,这玩意儿混合了儒释道三教以及萨满巫术,具有地域性、分散性、自发性等特点,然而跟“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相比,既没有创立者、教义、理论,也没有经典、系统化的组织、神职人员。

那么这些民间信仰都信些啥呢?首先是“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不能无法无天;其次是“敬畏”,不管是佛菩萨、神还是上帝,总之这个世界还是有比我们更牛逼的某种力量,所以不能无法无天;最重要的是“泉下有知”,甭管活着的时候有多废柴,死了之后立马成道成仙能保佑家人。因此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信仰一来具有道德约束力,让人具有道德底线,至少不会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二来对身后事有个盼头,死了之后去到阴界依然能收到“天地银行”的汇款转账,跑车别墅也少不了。

民间信仰对待身后事可是毫不含糊,纸人陪葬

但我对这种民间信仰有点不买账,有道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由于无组织无纪律,大部分的传统民间信仰都只是迷信,一会儿老天爷一会儿菩萨一会儿太上老君一会儿又天堂地狱,把原始宗教、佛教、道教、亚伯拉罕一神教各种概念都混为一谈。中国人民的信仰有两大原则——其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其二,哪个灵验信哪个!可是啥都信不就等于啥都不信嘛?很多中国人也从来没意识到过无神教、多神教、一神教等的区别,统统以“宗教信仰”一言以蔽之。压根儿连究竟啥是“宗教”都没搞清楚,又怎么会有真正的信仰呢?

确切地说,“宗教”和“信仰”本身就是两回事儿,宗教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宗教信徒都一定有“信仰”;而有“信仰”未必属于某个宗教,但信的人多了之后,很容易会演变成“宗教”。

宗教=精神控制

在我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绝不可能像中华民间信仰那样朝秦暮楚,而是会对信徒进行精神控制,让你无条件地相信和服从。大家不要觉得这很夸张,精神控制正是宗教的生命力所在。

我们看待世界上现有的宗教会存在“幸存者偏差”的问题,打个比方来讲,历史上可能出现过一万种不同的宗教,但是能够流传到现在的主要宗教也就十来种,而具有普世性并占据头部位置的,只有四种——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我们对宗教的大多数观点都来自于这四个主要宗教(犹太教、锡克教、神道教人数也不少,但不具有普世性),历史上无数在大浪淘沙中被洗刷掉的小宗教我们根本就没机会观察到。

这些能够存活下来的主要宗教,传播能力与精神控制力成正比。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个道理:繁衍最多后代的物种,绝对不会是道德最高尚的那个,而是繁殖力最强、最能够适应环境的那个;可为什么当人们判断宗教的时候,却常常会把“信徒多”视为道德和真理的标志呢?

虽然很多人口口声声说“真理站在少数人这一边”,在实际生活中却挡不住“众口铄金”的力量。所谓“三人成虎”,假如身边所有的人都坚信1+1=3,那你恐怕很快就会自我质疑——1+1或许真的等于3吧?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信徒会通过“因为有十几亿人信,所以不可能是假的”这样的逻辑来判断宗教的“真理性”——既然有那么多人相信的东西,一定不会是骗人的吧?总是有道理的吧?难道十几亿信徒都是被骗的吗?假如有大咖为之背书,那就更加理直气壮了。比方说我就碰到过基督徒以“牛顿后半生都在研究上帝”为例,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你总不敢说自己比牛顿更聪明吧?对于这种逻辑吧,真的没有办法说服,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让基督徒跟穆斯林相互争论去,两边都有十几亿人背书。

哪怕全世界都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谬论。曾几何时,全世界的人还都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呢……总之,宗教在传播上的成功与其主张的是不是真理没有半毛钱关系,只与其精神控制力有关——精神控制力越强的宗教就越为成功,精神控制力则与组织严密性高度相关。中国的民间信仰之所以那么松散、缺乏精神控制力,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组织;最近这些年中国的野生基督教会开始茁壮成长,也正是因为有了教会组织这一形式的介入。一旦有了组织,大家庭的氛围就起来了,“兄弟姐妹们”友爱互助其乐融融;与此同时教会相当于一个“信息茧房”,那些原本信心不那么坚定的信徒,一看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教友,自然也就会越来越深信不疑……在教会里面,大家相互交流,也有利于发展出更多的宗教理论。

但也并不是说,宗教只要搞个组织出来就能发展壮大。宗教和宗教之间,无可避免地会有竞争关系;宗教和宗教本身,也有着巨大的本质区别。前面讲的四大主要宗教里面,基督教跟伊斯兰教属于同源的亚伯拉罕一神教,印度教属于多神教,而佛教本质上属于无神论宗教。很明显,一神教是地球上传播得最为成功的宗教,有着最强大的精神控制力,这并不是偶然。

一神教对地球的控制情况如图

首先,一神教干脆利落地解答了“我是谁”这个问题——上帝的选民、安拉的仆人。解答这个问题可以让人找到自己在世界上位置和意义,一群信仰同一个神的人之间能够建立起共同的身份认同,一来容易管理,能够由此建立起社会秩序;二来能够组团打怪,齐心协力办大事儿。印度教对这个问题也有解答——种姓决定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身份,无论是生为婆罗门还是贱民,都有自己人生的职责和意义。在古代,印度教徒最恐惧的不是转世为低种姓,而是生在没有种姓的化外之地“蔑戾车”(Mleccha),因为没有种姓就意味着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立足之地。佛教也试图解答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这是佛教中最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宗教的一些祛魅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