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房颤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还可以产生血栓栓塞、心脏衰竭等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脑卒中。
过去,房颤单靠药物治疗效果十分有限,直至射频消融等介入手术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根治房颤的希望。医院CCU病区的介入医生们温故知新,从冠状动脉介入、心脏起搏电生理治疗,到心脏三维射频消融技术的开展,让更多的房颤患者受益。
近日,CCU病区成功为4名房颤患者开展了心脏三维电生理标测检查以及射频消融术。这几名患者均反复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明确诊断为“心房颤动”,长期控制心室率及抗凝药物,医院,症状仍无明显好转。在张誉洋主任下社区义诊时,患者们了解到我院在治疗房颤方面的新突破,遂来我院就诊。CCU病区张誉洋主任精心组织病例讨论并邀请放射科多位专家会诊,在评估了患者年龄、心房大小、血栓风险等各项指标后,为患者们一一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心脏三维标测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
首先给予完善的抗凝及各项术前治疗,经放射科最新开展的肺静脉CTA及心脏彩超检查,排除心房及左心耳血栓。术中,张誉洋主任、李同华博士通过静脉穿刺建立通路,把血管粗细的手术导管通过股静脉逆向送入心脏,通过三维导航仪器建立心房电生理三维模型,指导心房内手术射频导管精确的完成消融,将混乱的心脏电路传导系统彻底清理干净,恢复窦性心律。在2-3个小时的手术过程中,患者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痛苦,术后患者无不适症状,只有针眼大小的创口,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三维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是近年来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最新技术之一,代表了导管射频消融术方面的最高水平。与药物治疗相比,射频消融治疗房颤较彻底,可以减少症状的频繁发作,可避免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和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并能有效减少急性脑卒中等房颤并发症的产生。
年以来,CCU病区在张誉洋主任的带领下,在心血管重症诊疗技术上突飞猛进,取得长足发展,完成数例抗核磁起搏器、埋藏史除颤仪、心脏同步化治疗,最新拟开展的一站式三维射频、冷冻射频、左心耳封堵等介入诊疗技术更是使该病区的精准化诊断、个体化治疗更上一层楼,为广大老年慢性心血管患者提供了更为先进和方便的医疗技术。同时打造科室“一切为患者服务”的人文精神,受到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评价。
新技术介绍
1.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
2.冰冻消融是研究人员继射频消融之后发明的心律失常治疗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减除心律失常的风险。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和传统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治疗有效性高,并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度。
3.左心耳封堵是通过封堵左心耳来预防房颤时在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引发长期残疾或死亡的风险。同时,微创治疗方案可消除患者对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依赖性,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稿件来源:医院
医院
CCU
本期审稿:孙婧
本期编辑:杨光
医院·医院宣传片
更多科普知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