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极端天气做好自我防护
——白银市第十一中学致全体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雨、大雾、大风、大雪、雷电、高温、冰冻等极端天气对安全生产影响巨大,极易发生恶性安全事故。所以,面对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应知道:一、遭遇雷雨应采取如下防护措施:1.不要靠近架空供电线路和变压器。
2.不要在紧靠供电线路的高大树木或大型广告牌下停留或避雨。
3.户外行走时应尽量避开电线杆的斜拉铁线。
4.暴雨过后,有些地方的路面很可能出现积水。此时最好不要蹚水,如果必须要蹚水通过的话,一定要随时观察所通过的路段附近有没有电线断落在积水中。\
5.如果发现供电线路断落在积水中使水中带电的情况,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当立即在周围做好记号,提醒其他行人不要靠近,并要及时打电话通知供电部门紧急处理。
6.一旦发现有人在水中触电倒地,千万不要急于靠近搀扶,必须要在采取应急措施后才能对触电者进行抢救。
7.万一电力线恰巧断落在离自己很近的地面上,那么首先不要惊慌,更不能撒腿就跑。这时候应该用单腿跳跃着离开现场,否则很可能会在跨步电压的作用下使人身触电。
二、遭遇暴雨应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5.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6.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7.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
三、遭遇雷雨天气室内应采取如下防护雷击措施:
1.出现雷电天气时,在室内不要碰触任何金属管道,因为一旦楼体遭雷击,大量电荷是会通过这些金属管道释放电流的。
2.关好门窗,远离窗户,此时不要洗澡,尤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3.不要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
4.如非紧急情况,不要使用各种通讯设备。不要使用电脑上网。
5.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6.拔掉家里所有有线、网线的电源插头,并与之保持安全距离。最好在电源线上安装避雷器并做好接地。
四、遭遇雷雨天气室外应采取如下防护雷击措施:1.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
2.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立即停止室外球类运动,立即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的场地。
3.离开山丘、河边、池塘边,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附近也很危险。
4.寻找最近的建筑物避雷,最好是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绝不停留在大树下、铁塔旁或金属旁避雨,远离高大、孤立的物体。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5.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6.在空旷场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也不要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更不要使用移动电话等通讯设备。
7.不要骑在牲畜上,也不要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8.不要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户、岗亭或低矮建筑。
9.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但有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10.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
五、洪水灾害多与暴雨的发生有关,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猛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如何应对洪水灾害呢?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此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尽快向安全地方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此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更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