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水中人参rdquo弹涂
TUhjnbcbe - 2021/7/9 22:57:00

弹涂鱼

弹涂鱼(学名:Periophthalmuscantonensis)是鲈形目虾虎鱼科弹涂鱼属的一种小型鱼类,成年个体体长约为80-mm,我国沿海共分布有6种。凭借独特的适应机制,它们打破了水陆两栖的环境限制,成为了潮间带生态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鱼类。

弹涂鱼中的“四大家族”

弹涂鱼,又叫跳跳鱼、泥猴、花跳、江边、海边……称呼不一。弹涂一名的由来,清代画家聂璜绘制《海错图》这样介绍:“跳鱼,生闽浙海涂。性善跳,故曰跳鱼,亦曰弹涂。”作者开门见山,介绍了“跳鱼”名字的由来,即弹跳在滩涂上的鱼。书中曾这样描述弹涂鱼,称其“怒目如蛙,侈口如鳢,背刺如旗,腹刺如棹,褐色而翠斑”。

《海错图》中关于弹涂鱼的介绍

中国滨海湿地常见的弹涂鱼有两种:一种体型较小,体长鲜有超过10厘米,青灰体色间带有褐色花纹,数量很多,往往呼朋唤友,整群出没;另一种不但体型翻倍,体表还缀有不少颇为亮眼的蓝色斑点,当其张开背鳍时,仿若夜间的星空一般熠熠生辉。

其实这两种弹涂鱼是同科不同属。小个头的是弹涂鱼属的广东弹涂鱼(Periophthalmusmodestus),大块头的是同科大弹涂鱼属的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体表荧光蓝色的斑点便是大弹涂鱼的标志性特征。

我们通常说的弹涂鱼,其实是一个统称,包含了背眼虾虎鱼亚科弹涂鱼族中的四个属——弹涂鱼属(Periophthalmus)、齿弹涂鱼属(Periophthalmodon)、大弹涂鱼属(Boleophthalmus)、青弹涂鱼属(Scartelaos)中的全部30余种。这四个属在演化上有连续性,并且在生态上显示出了一定的递变性。按照居住习惯来排序,青弹涂鱼属→大弹涂鱼属→齿弹涂鱼属→弹涂鱼属,水生性依次减弱,向陆地过渡。

比如,弹涂鱼属的大鳍弹涂鱼,离水之后的攀爬能力比大弹涂鱼属的大弹涂鱼要强上不少。

我国沿海共分布有6种,即弹涂鱼属(弹涂鱼、大鳍弹涂鱼和银线弹涂鱼)、大弹涂鱼属(大弹涂鱼)和青弹涂鱼属(大青弹涂鱼和青弹涂鱼)。它们通常生活在河口区和红树林区的咸淡水水域,也常见于沿岸泥沙地质的滩涂、潮间带及低潮区水域。每当潮水退去,人们经常能看到弹涂鱼从水中一跃而起的飒爽英姿。

弹涂鱼水陆两栖进化之路

在三亿年前,弹涂鱼和普通的鱼类一样,它们是没有“四肢”的,靠着鱼鳍和鱼尾在水中游动觅食。但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地球上的生物们为了更好地存活下去,有一部分生物选择从陆地来到海洋,也有一部分生物则选择朝着陆地进发。经过三亿年的进化演变,弹涂鱼也算成功地适应了陆地上的生活,进化出了可以帮助它前进“爬行”的四肢。

科学家从弹涂鱼族的四个属中,各选取了一种弹涂鱼(弹涂鱼属的大鳍弹涂鱼Periophthalmusmagnuspinnatus、齿弹涂鱼属的许氏齿弹涂鱼Periophthalmodonschlosseri、大弹涂鱼属的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青弹涂鱼属的青弹涂鱼Scartelaoshistophorus),对于这四种弹涂鱼的个同源基因进行比较分析显示,主要在水中生活的青弹涂鱼和大弹涂鱼是一个姐妹组,而更喜欢陆地生活的许氏齿弹涂鱼和大鳍弹涂鱼是另一个组。基因中的多个突变使弹涂鱼获得了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使它们从只能在水中生活的硬骨鱼里脱颖而出,成为鱼类中独一无二的一个分支,这些鱼中奇葩,既能在水中畅游,又能在泥地里钻墙打洞,还能又跑又跳。

深圳华大基因的科研团队曾对几种弹涂鱼进行研究,发现弹涂鱼1亿四千万年前从其他辐鳍鱼中分化出来后,获得了数百个可以帮助它们在陆地上生活的基因。其中,好几个与氨排泄通路相关的基因得到了正选择,表明这些基因在增强弹涂鱼对于氨的耐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演化过程中与先天免疫系统相关基因数量的扩增,很有可能帮助弹涂鱼抵御生活在陆地上的病菌。

此外,还有一些与视觉相关的基因丢失或者变异了,而暴露在空气中的弹涂鱼转录组研究则突出了有助于弹涂鱼应付低氧环境的分子通路。

研究者认为,弹涂鱼的这些基因和分子机制可能帮助人们了解3亿6千万年前更古老的脊椎动物从水生转变为陆生的过程。

那么,跳跳鱼为什么要离开水呢?这与它的食物组成息息相关。弹涂鱼偏植物性食性,喜食底栖硅藻、蓝绿藻和泥涂中的有机质,有时也捕食沙蚕和桡足类动物。而这些食物很多都存在于滩涂、沼泽或其它湿地环境,这就迫使弹涂鱼必须离开水到陆上觅食,这种追逐食物的本能也就让弹涂鱼慢慢进化出一套适应陆上生活的机制。

弹涂鱼“打怪升级”技能满分

弹涂鱼是河口潮间带湿地上的精灵,它们是鱼类,却能脱离水面生活;它们擅长打洞,动作敏捷,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跃入洞中难以捕捉;它们还热衷于日光浴,部分种群甚至能爬树……它们与我们常见的鱼类实在太不相同,所有的秘密,归结于它们特殊的身体构造。

●敏锐视力●

弹涂鱼的敏锐视力源自一对鼓凸于头顶的大眼睛,这对眼睛不仅使它们能够在浑浊的泥水中视物,还能分工协作,一只探寻食物,一只观察周围的敌情。更妙的是,这对凸眼能收缩进双眼下方的一个杯状结构中,这个杯状窝里充满了水分,可给予干燥的眼球湿润,使其更好地工作。

广东弹涂鱼的眼球凸起比大弹涂鱼更为明显,可能跟它们的习性不同相关。大弹涂鱼虽然个头大,但这些大家伙热爱素食,以啃藻为生,一涨潮便潜入浅水的洞穴默默等待潮水退去;而广东弹涂鱼的个性和个头截然相反,它们爱吃肉,最爱小虾小蟹,涨潮时会随着潮位线向岸边移动,甚至依靠腹鳍合并成的吸盘攀上树。这些小个头的猎人们需要更佳的视力来发现猎物,并且拥有更接近环境的保护色来规避被涉禽等天敌发现的风险。

弹涂鱼经常把眼睛暴露在炎热的阳光下,就要不断地使眼球保持湿润。弹涂鱼湿润眼球的方法很奇特,它会把眼球拉进眼窝,因为两个眼窝里都有水袋哦。

●奇特的呼吸器官●

为什么弹涂鱼离开水也能生存呢?因为它不仅有鳃,还有多个可以呼吸的器官。离开水后弹涂鱼的喉咙里仍然有一定量海水供呼吸使用。最有趣的是,它的尾鳍也有辅助呼吸的功能。所以人们经常看到弹涂鱼把身体的大部分露出水面,而尾巴却在水中。

曾有人很形象地将弹涂鱼比作携带氧气罐上岸的鱼类。没错,因为弹涂鱼在准备上岸前,可以张开大嘴,吸上满满一口水储存在鳃部,离水后可以吸入空气经由鳃内的水进行呼吸。这一过程就像我们深呼吸后再慢慢吐气一样,可以帮助弹涂鱼延长在陆上的生活时间,从而实现觅食的目标。此外,弹涂鱼的皮肤和口腔粘膜也可用于来摄取空气中的氧气,以达到辅助呼吸的目的。正是有了这些特殊的呼吸本领,才使得弹涂鱼可以在水陆两栖环境中无拘束地自由活动。

●攀爬能手●

湿润绵软的滩涂上,弹涂鱼一改鱼类的水生常态,近乎疯狂地爬行弹跳,看起来就像是爬出深井的小青蛙一样可爱欢快。它们用左右边两个强壮的腹鳍肌肉前后运动,得以在淤泥之中匍匐前行。腹鳍张开和闭合的原理很像吸盘,让它们具有强劲的抓地力,可以吸附在干燥的陆地表面,所以爬上树干休息,甚至在树上来回窜跳对弹涂鱼而言都不是难事。

作为从海洋爬向陆地的典型生物,弹涂鱼强劲有力的肌肉让它们拥有了沙滩跳远和跳高运动员的美誉。弹涂鱼的胸鳍成臂状,很像高等动物的两只脚,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在跳跃时,弹涂鱼的胸鳍撑起身体,再将尾鳍弯曲后使劲地拍打地面或水面,以此获得足够的反作用力,推动它进行跳跃。而它在爬树时,主要是用胸鳍抓住树干,腹鳍就像吸盘一样紧紧地贴在树干上,提供额外的附着力,这样它就可以悠闲地往树上爬了。

正因如此,它们才获得了“跳跳鱼”的别称。

●泥滩上的“舞林高手”●

弹涂鱼不仅是攀爬能手,也是舞林高手。

在每年的4月~9月,弹涂鱼们逐步进入繁殖期,此时的雄鱼会先在泥地中“挖”好洞穴,各自会在退潮后寻找配偶,它们会在雌鱼面前跳求偶舞,为了引起异性们的吸引,此时的公鱼体表的颜色往往会从土褐色变为较浅的灰棕色,以求更好地引起雌鱼注意。单尾弹涂鱼可产卵1万枚,但它们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根据食物来源的不同,弹涂鱼从幼鱼长为成鱼一般需要7~10个月的时间。

●称职的父母●

在弹涂鱼栖息的滩涂上,我们会看见很多孔洞,这就是弹涂鱼洞穴的出入口。这些洞穴通常呈"Y"字型或"U"字型,主要承担了躲避天敌和产卵育幼的功能。弹涂鱼产下的卵会紧贴在育幼室的顶部,它们必须通过空气直接吸取氧气,而涨潮时洞内的氧气会消耗殆尽,严重影响幼体的正常发育。因此,在育幼阶段,弹涂鱼父母会轮流在洞外吞食空气,再注入育幼室。由于育幼室的顶部是圆拱形,空气在这里会逐步形成一个空气泡,随着气体不断增加,气泡会覆盖整个育幼室,从而满足幼体的呼吸需求。

1.主洞口开放2.主洞口封闭3产卵室顶部的受精卵4.树脂模型展示洞穴结构

当弹涂鱼碰上人类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里,介绍了手法高超的渔夫们在湿润的滩涂上在一眨眼的瞬间用长长的鱼竿钓起一只只小鱼。

纪录片里介绍,不要妄想抓住它们,除非舍得用五年的时间,练就一门绝技:使用五米长的钓竿,六米长的鱼线,捕捉十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其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从发力到捕获,仅需八分之一秒。

而在宁波奉化,当地渔民则用传统方法捕捉跳跳鱼(当地称弹糊鱼)。

一大早,潮水刚刚退去,渔民就扛上弹糊泥船(也称海马),来到滩涂上,给跳跳鱼安“新家”,也就是在有跳跳鱼经过的地方,把竹管插在泥里,并在洞口进行伪装,跳跳鱼看到洞口,以为是自己的“家”,便跳了进去。半小时后再去收跳跳鱼,多时一天可以捕捉五六百条跳跳鱼。

不管用什么方法捕捉,这一只只前脚还在滩涂上魔性跳跃的鱼,后脚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弹涂鱼属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品,因此被誉为是“水中人参”,其肉质鲜美细嫩,爽滑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冬令时节弹涂鱼肉肥腥轻,故又有“冬天跳鱼赛河鳗”的说法。

跳跳鱼肉嫩少刺、肥腥少、劲道爽滑,可以把它做成鲜甜可口的鱼煲,别具特色的跳跳鱼烧豆面,酥脆可口的炸跳跳鱼......由于其食物链短、养殖成本低、投资少、鱼病少,易于养成,活鱼耐长途运输,鱼体虽小,但肉味鲜美、富于营养,有滋补功效,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各地群众视为滋补食品。

不过,这些身怀绝技的泥滩精灵们如今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人类活动、土地开发、环境污染、渔业捕捞……造成湿地持续的面积减少、功能退化。

弹涂鱼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过度捕捞会造成其种群密度下降或濒危,同时以弹涂鱼为食的鱼类、蛇类、虾类、蟹类也会减少,造成整体物种丰度下降,导致生态、科研、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产生连锁反应,对生态与经济造成严重的后果。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繁荣的根本,保护生物多样性,让滨海湿地的生态可以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共同命题。

资料来源:

《弹涂鱼,可在陆地上行走的鱼类,不仅会跑会跳还是两栖动物的祖先》

《为了“脱离”大海,弹涂鱼花了3亿年,刚上岸却遇到了中国人》

《探秘水陆两栖小精灵——弹涂鱼》

《能上树下海,打窝钻洞的弹涂鱼》

《弹涂鱼一条鱼的生存哲学》

《弹涂鱼:费劲千辛万苦爬出海洋,却不幸遇上了人类》

《比脸还大的虾夷扇贝你吃过吗?海鲜控快看过来》

一句话海洋科普

夜光藻:被称为“蓝眼泪”,一种生活在近海的单细胞有机物,细胞器中有荧光素,相比其他海洋微生物,可吸收更多蓝光、散射更多红光,夜间受到船只或波浪等扰动时,会发出闪烁的蓝光。

海洋生物真奇妙

◆扇贝:一个“逃跑”技能成就一道美食!注意!它们正在用只眼睛“盯”着你

◆会喷墨会飞行还有自控力又好吃!乌贼凭本事屹立在海鲜界

◆夏天来了,上一盘凉拌海蜇头?丝?皮?这些年,海蜇的营养和美味都被忽略了

◆有的有毒,有的无毒,有的常年有毒,有的季节性有毒!小小织纹螺靠毒“征服”人类

◆5月23日:世界海龟日地球最古老的海洋精灵仅存七种最大的威胁来自人类

◆“皮皮虾,我们走”?这个海鲜界的“战斗虾”可不是说走就走的!

鲸骑士

“一起开启海洋生物之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水中人参rdquo弹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