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里求斯有一种鸟,然而16世纪后期,由于欧洲殖民者大肆进行捕杀,导致这种鸟彻底灭绝。《孟子》有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物种,据二十一世纪林业局的调查,中国境内没有发现任何野生华南虎的迹象,人们普遍认为野生的华南虎已经灭绝。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南虎足迹却十分活跃,50年代湖南“百虎围村”事件:十年人落入虎口,围村另有原因?
建国初期,土改让农民获得了土地。全国上下干劲十足,一片热火朝天。开垦山林,不断扩大耕种面积。这种无节制的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得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遭到破坏,野猪野牛等无处可栖,最终引来了大自然的报复。其中最著名事件是年,在湖南爆发的饿虎之灾,“肇事者”正是我国特有的华南虎。
华南虎曾广泛活跃在华南地区,四肢发达有力,生性暴烈嗜血。一群饥饿的华南虎走出深山,攻击人类领地,践踏侵占耕地、破坏农作物。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这群凶猛的华南虎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直接攻击村民、以牲口为食。严重威胁到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此事件发生后,村民可谓是心惊胆战,每家每户都加固了门窗,用劳动工具武装起来,并且组织夜间值岗。但由于村民的力量实在太薄弱,根本无法抵挡凶猛的虎群,因此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根据资料记载,湖南在这十年间,有近村民落入虎口,随着事态的升级,湖南有关部门终于带头组建打虎队,化被动为主动,发起反攻。
因为我国优越的自然环境,山地覆盖面极广泛,十分适合野生动物生存,所以导致老虎泛滥,在历史上便出现数次虎患。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遭虎》中就提到过“虎时入邑,行于民间”,意思为老虎闯入了人类的居住地。唐朝的张籍亲笔写下的《猛虎行》中也有类似情节,
而湖南地区,打虎名将陈耆芳曾率领打虎队,七年间打死捕获华南虎一百多只,保卫了村民的安全,这一英勇事迹被记录在《打虎英雄陈耆芳》中。打虎队员们带上狗和铁锹铁镐等武器,在老虎经常出没的村庄进行保卫和打击。另组建队员主动出击进入山林寻找华南虎,因为把小孩放在家里怕遇上下山捕食的老虎,于是许多村民直接拖家带口上山去。
打虎队因为英勇尽职,保卫了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民间很受尊敬,被誉为“打虎英雄”。他们组织严明,行动有序,绝对服从集体行动,决不会单独出击。职位分为队长、副队长、侦查员和普通队员,其中侦查员负责寻找华南虎的脚印。十年间,湖南全省一共猎杀华南虎只,打虎队立下了汗马功劳,占历史猎杀量的88.1%。
打虎行动危险性极高,但是为了保卫村民的安全,打虎队员们英勇无畏。期间遇到到虎群的袭击,发生了许多次人虎大战。有一次,侦查员发现了虎群的线索,埋伏在其活动轨迹上,设下陷阱。不料,华南虎反应迅猛,并没有顺利将其一网打尽,反而彻底惹怒了老虎,最终打虎队员全部遇害,无一能从虎口逃脱出来。
另外一个令人心痛的事件是百虎围村。有个叫谢耀宗的卖货郎,他刚进入湖南高坪村时,村口外面的牛突然惊慌失措四处乱窜,只听到有人拼命敲锣和滔滔不绝的惊叫声。谢耀宗转头一看,数十只华南虎直勾勾地盯着村庄,奇怪的是,虎群只是围着村庄,并没有发起攻击。然而依旧把村民吓得半死,这可以说是高坪村年建村史上最惊*的一天。
村子里聘请了打虎王陈耆芳来对付,他用往常的方式猎杀闯入村子的虎群,但却一点不奏效,反倒引起虎群的反攻,吓得村民惊慌逃命。据幸存的人说道,此次百虎围村,可能是村民用陷阱杀害了一批小老虎,将它们带回村,而虎群闻到小老虎的味道,才发生了围村事件。
人与自然应该要和谐共生,如果一味想着要征服自然,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最终祸害的是人类自身。
参考资料:
《孟子》
《论衡·遭虎》
举报/反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