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物业小区管理员反映:小区业主打电话给物管投诉,说小区内晚上青蛙叫声太吵,要物业去把青蛙灭掉。。。
我当即就回复:青蛙是用来保护的。我们灭的是害虫,而不是益虫。
这件事让我不禁想起几年前三亚天涯区环保局回复市民投诉蛙鸣扰民的“神回复”帖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是多么美好的春天景象,仿佛身处稻田埂,聆听蛙歌虫鸣。春风拂面,闻到了草木的清香,触摸到了毛毛细雨的微微颤动,听到了青蛙的呱呱鸣叫。。。。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那是五月的一个深夜,乡村的上空漫天星光,闪闪发光,窗外铿锵有力的鸣叫声吸引了我的耳朵。在月光的指引下,漫步踏上田埂,我屏住呼吸,生怕惊动了大自然的精灵。我一个人蹲在稻田边,静静地聆听悦耳的大自然之歌——青蛙、蟋蟀的欢歌。此时我的心跳跟着它们的频率共振。
人类生存的主要方式应该是适应,而不是掠夺。地球上任何物种的存在表明该环境适宜它生存,这可以说是环境好的象征。比如青蛙一般生活在稻田、河流、水库、溪流、池塘等水质较好的水源地,你有在污水横流的地方听见青蛙的呱呱叫声吗?
蛙声一片,正是生态环境优良的见证。有大自然声音的地方生机勃勃,到处洋溢着欢乐;鸦雀无声的地方死气沉沉,甚至有恐怖的气氛。心静自然凉,只有心平气和之人,才有福享受大自然的声音。要“灭掉”的不是青蛙,而是人类内心的贪婪和愚昧。
在喧嚣的都市里
带上耳机
听一段蛙声虫鸣
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此时,你与我正在田埂边听一场大地欢歌音乐会
近日观看了一部纪录片,片名是《TheYearEarthChanged》(地球改变之年),由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担当旁白。纪录片的镜头对准的是年疫情下的人类与野生动物,影片以全新的视角来展现没有人“干扰”的大自然。
当世卫组织宣布居家隔离后,自然界发生了神奇的改变,空气变得更清新、水质变得更干净、动物们有了更自由的活动场地。位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往日车水马龙,喧嚣刺耳;如今人迹罕至,车船无影,只听见麻雀声,它们在向异性发出爱的歌。在没有邮轮干扰的海域,鲸鱼可以通过传声波传递信号,自由地在海水表面捕食小鱼。没有人类的活动,更多的海龟有机会爬上沙滩产蛋。人类离开了非洲大草原,金钱豹在人类居住的场所寻觅猎物,猎豹妈妈捕到猎物后发出的召唤声成功召集了幼崽,一起共享美餐。研究人员发现,在没有人类干扰的疫情期间,更多的猎豹幼崽成活下来。
无数的镜头让我一度陷入沉思:人类的过渡干扰,掠夺了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对于那些无辜的大自然精灵来讲,人类才是最大的“害虫”。
影片以不同的视角让观众看见,人类的行为对大自然带来实实在在的影响。人类减少噪音、远离动物活动的范围,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方法就是“不打扰”,大自然的未来才有更好的光明和希望。
同在地球,都是动物,你睡你的觉,我唱我的歌,关你毛线事。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文明是在于心,践于行。内外文明兼具,才是真正的文明。
愿天下的动物能在人类友善的保护下,自由地繁衍生息;让人类的后辈子孙能在绿色地球上亲眼所见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物种。
虫虫探长原创图文,未经作者同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转发分享!
推荐历史文章1、不是杀虫剂搬运工,而是健康环境医生
2、开展环境自查,预防害虫发生
3、4月爱卫月
有害生物防制员的“文明健康、绿色环保”行动倡议
仁强虫虫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