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哥的店尝鲜餐厅丨经典双城傲客自费试吃第家尝鲜评级通过第家吃鳝鱼得在雨季。入了四月的昆明,即将迎来雨水丰沛的雨季,鳝鱼便也出落得肥美起来。田间沟渠,甚至河道水滩,多是藏着鳝鱼。烹制鳝鱼,切丝斩段最常见。煎炒蒸炸,味各不同,都是留人胃的。但今天吃到的这串鳝鱼,是在烟熏火燎的烤摊里炙烤出来的,味蕾被它收服得妥帖,因此也想分享给大家。这个烤摊不算热门,攒下的食客基本都是店里多年的熟客,一是因为老板不善宣传,二是这地界确实隐秘。我们寻到这个烤摊时,食客和店铺的门面都被门口的绿化带掩去了一半,远远只能望见一缕白烟顺着风往上窜。寻着香味摸索进绿化带,天还透亮的傍晚,店门口竟已经塞满了食客,点串的冰柜前也被挤得没了一丝缝隙,废了九牛二虎的劲儿,我才手托铁盘挤进人群中,一睹到这“头牌”的真容。大家在这个烤摊上的目标都很明确——鳝鱼。大多人都是直冲冲打开冰柜门,不由分说地抓上一把鳝鱼放进托盘里——「老板我呢这把鳝鱼噶,放在这点了。」老板在烟熏火燎中眯着眼应和,手上烤鳝鱼的动作快得像有了残影。见这般景象,我也学着装了半盘子鳝鱼,想要探一探这串鳝鱼这么让人着迷的秘密。鳝鱼无鳞无刺,去完脊骨,尽是紧实肉身,本就足够诱人,但这店里的鳝鱼,肉眼可见的更加丰润柔嫩。红淋淋一片血浆虽有些骇人,但也衬得鳝鱼新鲜翻倍。在老板的烤架翻了3次台后,心心念念的鳝鱼终于整把上了桌,火星子还带着噼里啪啦的声响,让原本冰冷的托盘瞬间升腾起鲜香的热气。入口一尝,鳝肉入口微微弹,舌尖抵上这厚实的鲜嫩,有一种大口吃鳗鱼的爽感。麻辣的酱料也丝毫不会掩盖鳝鱼的新鲜本味,香辣又爽口,现在我算是明白这小摊门口大排长龙的缘由了。当然除了烤鳝鱼,还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奇怪”烤串——烤泥鳅、烤猪鼻筋、烤兔腰......每一样都打破了我对常规烧烤的认知,但不得不承认,吃起来是真的香(擦口水)。盘里的鳝鱼还剩余一两串时,店里的小朋友蹦蹦跳跳地端着猪鼻筋迎上了我,放下托盘后又接着蹦向下一桌,咦~盘里的烤串都徒增了些可爱氛围。?猪鼻筋脆嫩有佳,被炭火一烘后香气更是诱人,入口比毛肚要脆嫩,比板筋要劲道,一人随便撸上七八串,完全不在话下。泥鳅就只能吃下一两串,毕竟太大只了。过油之后的泥鳅在烤架上翻滚两圈,香味瞬间升腾起来。外壳被烤得香酥脆嫩,丝毫吃不出土腥味,一口下去油脂带着脆皮的香酥感在口中迸开,很难让人不为此心动。兔腰则另辟蹊径,走的是爆浆路线。兔腰在重庆火锅里常能见到,但烤着吃我也是头一遭。小小一颗蕴藏着大大的爆浆能量,一口一爆汁,好吃到咂嘴。牛胸标同样也能“爆汁”,油脂四溢,咸香够味,“pong”的一下滋出油来,我愿称它为肉串界的第一名。最后是烤虾,味道没有到令人惊艳的地步,但这能和手掌一般大的个头,喜欢吃虾的朋友也可以一试。「哪个呢鳝鱼米线,20块呢鳝鱼米线。」老板扯着嗓子喊,啃着最后一口虾的本人慌忙举起手。鳝鱼米线分土鳝鱼和人工鳝鱼两种,我们点的是土鳝鱼米线,鳝鱼同样是肥美厚实的口感,但米线不算入味,得一边撸串一边呼噜噜嗦上一大口,才算够滋味。结账时本想再和老板多聊些,可被周边鼎沸的人声和噼里啪啦炸着火星的烤摊劝退了,只知道老板从下午6点一刻不停烤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远远走出一截后,还能望见绿化带后四起的白烟,以此宣誓着小摊的火热。
果然,凭本事收服食客味蕾的小摊,藏得再深也逃不过火热的命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