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本布没提醒:文末有福利)
你晓得南京有
多少种野花、多少种鸟类
多少种有地域特色的珍稀动植物
……
吗?
不清楚的看这里科学布课堂开课啦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长江穿城而过,河湖点缀其间,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泊相得益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珍稀濒危物种较多。
南京有近种野花、种左右鸟类、多种鱼类。目前还发现有余种蝴蝶、7种萤火虫等本土美丽物种。还有长江江豚、中华虎凤蝶、震旦鸦雀、秤锤树、珙桐等多种具有南京地域特色的珍稀动植物。先来认识其中几位代表
▼
“萌物”出马:红角鸮鸮形目鸱鸮科
观察时间:2~9月。
栖息环境:山地林间,喜有树丛的开阔原野。
物种概述:体长约19厘米;飞行迅速,能在林间无声地穿梭;营巢于树洞或岩石缝隙和人工巢箱中;捕食飞蛾、蝗虫、甲虫等昆虫,偶尔也捕食鼠类和小鸟。
不仅仅会“拜年”:黄鼬食肉目鼬科
观察时间:全年。
栖息环境:森林、湿地、农田、村庄和城市中。
物种概述:体长28~40厘米;又名黄鼠狼、黄大仙,南京最常见的食肉动物,通常独居,晨昏和夜间较为活跃,遇到危险会放出臭气自卫;食性广泛,主要食物是鼠类,但也会以其他小型脊椎动物、昆虫和浆果为食,在居民点附近也会捕食家禽。
“二师兄”在此:野猪鲸偶蹄目猪科
观察时间:全年。
栖息环境:森林、灌木丛、湿地、农田交界地区。
物种概述:体长1.5~2米;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以生活在多种类型的栖息地,大多数野猪群居活动,喜欢在泥水中洗浴,善于游泳;杂食性,食物包括植物、农作物、无脊椎动物、小型脊椎动物等,也会取食动物尸体残骸。
珍稀动物:獐鲸偶蹄目鹿科
观察时间:全年。
栖息环境:山林、丘陵、湿地。
物种概述:体长90~厘米;喜欢独居,偶尔成对活动。生性胆小,两耳直立,感觉灵敏,善于隐藏,也善游泳,行动轻快,常跳跃前进,人难以近身;取食草、芦苇、灌木树叶。
森林的声音:普通翠鸟佛法僧目翠鸟科
观察时间:全年。
栖息环境:小河、溪流、池塘。
物种概述:体小,约15厘米;体羽鲜艳且对比鲜明,上体蓝绿色带金属光泽,胸腹部、眼先及耳部羽区橙棕色,雄鸟嘴黑色,雌鸟下颚橘黄色;单独或成对活动,长时间站立于近水处的树枝或岩石上等候猎物并伺机捕猎;食物包括小鱼、甲壳类及水生昆虫。
你看不见我:竹节虫竹节虫目竹节虫科
观察时间:夏季。
栖息环境:山野、林地。
物种概述:雌性体长约13厘米,雄性为雌性的2/3;触角短,头上有2枚尖刺,体色大多数为绿色,在中胸和腹部末端出现棕色;竹节虫行动迟缓,白天静伏在树枝上,晚上出来活动,取食叶片;它们一动不动的时候,非常像小树枝,一般不会被敌人发现。
威武的昆虫:双叉犀金龟鞘翅目金龟科
观察时间:夏季。
栖息环境:林木树干。
物种概述:雄成虫体长4~6厘米,俗名独角仙;体大而强壮,体色从深红到红棕再到纯黑,雄虫头部前方有1个鹿角状的犄角,末端开叉,前胸背板也有1枚小犄角,末端开叉,是雄虫为了争夺食物和交配权而搏斗的武器;成虫常在山林高大乔木的伤口处舔食汁液或取食熟透的水果。
公益形象大使:中华虎凤蝶鳞翅目凤蝶科
观察时间:春季。
栖息环境:山野、林地。
物种概述:展翅5.5~6.5厘米;翅黑色,斑纹黄色,尾突较短,前翅中室及中室端有6条黑色纵带,中室后方有2条黑色纵带,后翅锯齿凹处有4个黄色半月斑,亚外缘有5个发达的红色斑连成带状,雌性色斑大且红;一年一代,成虫见于3~4月。
它们是我们的小伙伴
也是这个城市的主人
然!而!有时候由于不了解它们我们认为的保护有可能是伤害想要保护它们得先熟悉它们这时候,就需要这本《南京常见野生动植物识别手册》▲在市生态环境局、市科协、区科协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组织编写的《南京常见野生动植物识别手册》是南京第一本本土野生动植物综合类的科普图鉴。《手册》展示了南京土生土长或者在南京繁衍生活的野生动植物共计种,其中鸟类种,哺乳动物14种,两栖爬行动物20种,鱼类8种,昆虫99种,其他动物12种,植物96种。
一本有温度的科普图鉴
《南京常见野生动植物识别手册》的作者们,是一群热爱大自然的人,他们从最常见、最熟悉的事物开始观察自然,不仅仅是详实而易懂的图鉴类科普图书,更增加了作者与物种之间的互动和故事,图书的每一张照片都浸润着这些本土作者对南京这座城市深沉的关爱,对每一个物种的关心和对生态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