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另眼看鸟密林深处ldquo不务正业
TUhjnbcbe - 2021/4/27 13:13:0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老师,做客自然圈·博物学家工作室直播间,在“懂鸟计划”系列课堂第6期中,透过红外相机冷静客观的目光,向我们讲述温情有趣的故事,深入探索野生鸟类“不为人知”的一面。

一提到红外相机,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夜幕里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在红外相机的“偷窥”下做着各种奇奇怪怪展现本性的事情。

才不是这种奇怪的画面!

我们今天就围绕红外相机,这个野保工作中最常用到的工具之一,给大家讲讲它是如何“不务正业”带我们管窥野生鸟类的活动和有趣行为的。

红外相机

是什么?

它的全称是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即通过红外相机的设备,应用于自然保护野外研究技术领域中的野生动物监测。

靠机械触发的相机陷阱用于中大型兽类

相机陷阱用于拍摄野生动物始于20世纪早期,当时还没有红外技术,相机采用机械触发。

20世纪90年代开始,红外相机开始大量应用于野生动物调查与研究。

红外相机

工作原理

红外触发相机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发射器发射一束人眼视力不可见的红外线光束,正对着接收器上相应的接收窗口,当移动的物体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经过时,红外光束被隔断,从而引发相机拍摄照片。

主动式红外触发相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电影里常有的剧情:走入红外光探测区域,就会触发警报,这就是主动式的工作原理

被动式:温血动物从装置前方经过时,动物体温与环境温度造成的温差引起相机周围热量的变化,这种温度(热量)的变化由红外传感器接收后,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从而触发相机拍摄。

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目前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的使用更加普遍。研究人员通常把相机放置在树上,或者因地制宜的放在石头缝里,通常选择预期动物会出现的地方,例如有动物活动痕迹的地点。

左:研究人员把红外相机安置在有老虎脚印的地方。引自:AlanRabinowitz,NationalGeographic.

右:研究人员在因地制宜放置相机,工作环境十分艰苦。

红外相机

神奇结构

红外相机不仅可以“捕捉”到路过的动物,甚至在夜晚也可以拍摄出清晰的照片,这都要归功于它的红外结构。

易安卫士LoredaL结构图

(像不像瞪着两个大眼睛在看你)

许多动物在黄昏或者夜间活动,要想拍摄清楚,就要依靠红外相机上的红外LED补光器。

一般补两种光,一种是肉眼不可见的红外光,会拍出类似于黑白效果的照片;还有一种LED白光,可以在夜间拍摄彩色照片。

红外相机

不务正业

红外相机的功能如此强大,为何说它“不务正业”呢?

红外相机可以近距离观测野生动物在最原生态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行为。

但是它大多用于研究/监测大中型兽类,鸟类不是主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另眼看鸟密林深处ldquo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