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常州海大李振伟张亚辉
年春季黄颡鱼爆发大面积死亡,给很多养户造成了巨大损失。
浙江湖州地区是全国黄颡鱼养殖的传统核心区,养殖面积超8万亩,占全国总养殖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很多养殖户多年来专业从事黄颡鱼养殖,养殖规模也较大。但近几年,黄颡鱼发病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养户感觉黄颡鱼越来越难养,特别是年春季黄颡鱼爆发大面积死亡,给很多养户造成了巨大损失。
因此,黄颡鱼养殖需要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伊始,如何做好黄颡鱼养殖管理,进而打好黄颡鱼养殖的开局战显得至关重要。
一、近年湖州黄颡鱼养殖困境
近些年,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黄颡鱼养殖逐渐走向高密度、高产量的模式,但产量增加的同时各种养殖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黄颡鱼烂皮、出血、裂头、腹水等疾病高发问题越来越突出。如黄颡鱼苗期的红头病、裂头病、各种寄生虫、腹水等疾病,造成黄颡鱼水花标苗成活率很低,更有甚者标苗成活率不足1成;黄颡鱼成鱼期的烂皮、出血、裂头、腹水等疾病,经常造成黄颡鱼成鱼大批量死亡。可以说各种疾病贯穿着黄颡鱼养殖全过程,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明显。
黄颡鱼裂头病和腹水病
年湖州黄颡鱼爆发大规模烂皮病。年开春以后,全国各地黄颡鱼均出现了大规模爆发性死亡现象,造成黄颡鱼大量死亡。以湖州地区为例,受此次大规模死鱼影响,黄颡鱼成鱼减少了近6成,养殖户损失惨重。
黄颡鱼发病率逐年上升,使得养户普遍感觉黄颡鱼养殖越来越难养。为何有多年养殖经验的传统核心区遭遇如此困境?一方面是,高产模式下的高密度养殖导致底质等池塘环境的恶化、病原增加;但更为重要的是近两年湖州黄颡鱼料价格战愈演愈烈,部分厂家饲料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甚至个别养户图便宜使用低价劣质料,使黄颡鱼的体质健康基础得不到维护。因此,要破解黄颡鱼养殖困局,一方面要使用高质量的饲料产品打好体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要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二者缺一不可。
二、开春后黄颡鱼市场背景
1饲料原料价格暴涨
进入年,在饲料方面首先迎来的原材料价格的新一轮暴涨,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类原料均有大幅上涨,特别是玉米、豆粕等植物蛋白类材料价格节节攀高,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如豆粕相比元旦前上涨了元/吨以上,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近期各主要品种原料价格(图片来源自网络)
原料价格的上涨给饲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对于湖州黄颡鱼料市场,近几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江浙地区部分厂家塘口价甚至跌至元/吨左右。一方面是饲料价格已低至极限,另一方面原料多次大幅上涨,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能否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考验饲企的综合能力。对养户朋友而言,则要慎重对待此背景下的饲料质量风险,选择饲料时就需要选择有规模、有能力、大品牌企业,来减小和规避这种风险。
2气温快速回升
对黄颡鱼养殖而言,年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立春较早,温度回升较快,特别是春节过年,湖州地区气温快速回升,2月中旬后日最高气温一度达到25度以上,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近期湖州地区天气情况
气温的快速回升,一方面使小瓜虫等对黄颡鱼春季养殖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发生风险增大,同时沉积了一个冬天的底质加快腐烂发酵、病原菌大量孳生,细菌性疾病发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因此,气温快速回升情况下,要更加重视春季疾病的预防。
三、打好开局战,开春黄颡鱼养殖建议
1用高质料,打好体质基础
如上文所述,近几年黄颡鱼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害带来的威胁日益严重。而要防控疾病,最核心的是要提升鱼体体质,其中使用优质饲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当前正值开春时节,而春季是黄颡鱼发病的高风险期。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温度,黄颡鱼陆续开始投喂,水质、病害等养殖问题增多,养殖风险大大增加。
笔者走访市场发现,烂皮和水霉等发病有抬头之势,尤其投喂低价劣质饲料的塘口发病情况更加严重。当前市场上饲料品牌多,种类混乱,饲料品质参差不齐,选择大公司、大品牌合作,投喂高品质饲料,打好黄颡鱼体质基础,增强疾病抵抗力,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2做好开春塘口管理
(1)早改底
冬季改底不勤,底部有机质累积,造成缺氧,底部酸化。气温回升,病原菌滋生,鱼病频发。及时改底,能有效清除池底有害物质,增加底部溶氧,杜绝病菌滋生,预防疾病,同时缓解鱼体肝脏的解毒负荷,改善体质。
建议:第一次肥水前,增氧改底一次,海联科(3-5亩/包)+底倍健(2亩/包)。
(2)早肥水
及时肥水可以稳定水质,减少鱼体应激,还能提升水体溶氧和保温能力,增强鱼体体质,有效预防水霉病。同时肥水后藻类吸收氨氮,有效预防早春恢复投喂后氨氮升高的困境。
建议:水浑先使用浊水清(1-2亩/包)降浑,再使用藻生元(5-7亩/桶)+磷钾速补(5-7亩/包)+黑精灵(5-10亩/包)。5-7天后少量追肥一次。
(3)勤消毒
早春池塘内各种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开始堆积,水中大量的病原菌开始滋生,冬季长期不改底,造成底部缺氧及环境的恶化,也会加速病原菌的繁殖和生长。黄颡鱼营底栖生活,本身硬鳍发达且无鳞,底部环境的恶化,会使得黄颡鱼在底部由于应激和互相压迫,造成鱼体的划伤和刺伤的增加,再加上水体中大量病原菌的存在,很容易造成烂皮等疾病的发生。
早春及时杀菌消毒,减少水体病原菌的滋生,改善水体环境,减少疾病发生。水体浑浊时,先使用浊水清(1-2亩/包)降浑,再杀菌、消毒。
建议:聚维酮碘(2亩/瓶)+菌速清I型(2-4亩/包),立体消毒,针对黄颡鱼细菌性病原与水霉有高效杀灭作用;也可单独使用好易碘(2-3亩/包)对水体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
(4)加强内服
水温逐步上升,及时内服,修复肝肠,恢复鱼体消化机能,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为4-5月份应对发病高峰期及快速生长打好基础。早春黄颡鱼保肝护肠势在必行!海大黄颡宝富含肝肠修复因子,助力黄颡护肝强免疫,健肠促消化。
黄颡宝投喂注意事项
(1)刚刚开始要使用普通料和黄颡宝混合均匀后投喂,后期适应后可以整包黄颡宝投喂。刚开始整包投喂有可能出现不吃料的现象,原因是黄颡宝中有中草药,鱼会不适应。混合投喂几餐就会适应;
(2)投喂一包管2万斤鱼,投喂周期8-10天,开春建议10天,确保效果;
(3)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把抗生素拌在普通料里面,可有效防治疾病
四、结语
近几年,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模式的升级,黄颡鱼养殖面积和亩产量不断增加!但疾病高发和爆发性死鱼等问题也给黄颡鱼养殖带来巨大威胁,造成近几年黄颡鱼越来越难养的困境。
面对这种现状,首先养殖户朋友需要擦亮眼睛,选择高品质、有保障的饲料,拒绝劣质低价料,打好黄颡鱼体质基础;然后匹配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相信黄颡鱼养殖一定会突破当前的困境。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背景下,建议养户朋友:原料暴涨慎选料,温度回升谨防病!齐心协力打好年黄颡鱼养殖开局之战!
海大农牧
接地气的水产一线技术
长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