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可曾是闽江金钟潭那只被放生的无鳞鱼
TUhjnbcbe - 2021/4/3 15:41: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邂逅闽侯唐举村

闽侯唐举村,福州城郊的一个小村庄,福州乃至闽侯人都很少去过,在闽江的岸边,靠山面江。

有缘让我走近它,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地浑然天成,质朴里透着灵气,是活的,它的生命就在那江面上微风吹动的鳞波中,就在那苍老的龙眼树和满地落果的百年橄榄树下,就在那山中与江边肆意生长的杂草丛,甚至就在那阔气洋房与古旧老屋的交错中......

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伪装,没有修饰,那才是生命的内涵,让人觉得可靠,让人想永远的住在这里,永远的把心留给这里。对于我来说,它是能够在眼睛直到心灵里看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发呆的好地方。

百年的橄榄树下,阳光透过层层的枝叶,斑驳的洒在地上,在暖阳的竹屋里晃掉整个下午。

缘来如此

对唐举村的一切考证都显得那样的苍白,各种的记载都只有寥寥片语。

但当我的双眼接触到唐举村的一瞬间,它似乎是一本没有文字的书,深邃得让人觉得所有的文字是多么的浅薄。因为它是书,所以值得解读,因为它没有文字,所以一切解读只能用最虔诚的心来品味。

一而再,再而三去找寻,终于找到了那千年的老佛缘。唐举山,原名永峰山。永峰山傍江而起,寺院临江面水,依山而建设,山非名山,寺却是名寺。扣冰古佛在此居住修行。(此图来自网络)

如鱼老师说过,朝山拜寺关键词:唤醒。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进入特定的时空隧道,接通特定的信息能量场,唤醒你本自具足的如来智慧德相,由有相入无相,感应道交~

从武夷山的瑞岩寺、永乐禅寺到福州鼓山涌泉寺、至马尾的扣冰古佛寺及扣冰古佛舍利塔,唐举村让我再次与古佛结缘。

金钟阁禅寺

史料记载,金钟阁始建于唐朝。唐举山地处闽江冲要,形如一口倒扣的金钟;山麓巨石阻遏巨流,激荡无数漩涡,形成一个激流澎湃的深潭——金钟潭。金钟潭上,数座庙宇悬挂在崖壁之间,统称为金钟阁禅寺。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每一次叩响,这清远的钟声能够觉醒我们本具的慈悲心念,令烦恼渐轻,顺缘日增。

古佛虽入灭千年,但站在古佛放生的观音亭前,这特定的能量场让我体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真精神。

“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古佛慈悲为怀,无时无刻都在加持着我们,度脱一切众苦。

站在寺里,望着江水,把生命熨帖在灵光荡漾的水里,让千百年的江水洗涤心灵,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找到自己的过去心和未来心。

金钟阁名字的由来

有这么两个传说:

藻光禅师(扣冰古佛)在永峰山清修时,常到江边坐禅,见当地渔民常常捕得一种没有鳞片鱼。藻光禅师认为无鳞鱼与人是同类,食之不祥,于是便将无鳞鱼买了放生。久而久之,获救的鱼儿不计其数。万物有灵,后来无鳞鱼感念藻光禅师救命的功德,送来了一个钵盂,这钵盂“贮五谷食之不尽,贮金银用之不绝”,藻光就用钵盂中的金银在唐举山顶,建寺并铸造金钟,起名为圆通阁。

藻光禅师晚年,担心自己圆寂后寺中宝盆被发现引起祸乱,便将宝盆投入江中。谁知宝盆刚一落水,宝盆之中便涌出滔天巨浪,顷刻之间便有水漫永峰山之势,眼看两岸居民有倾巢之危,藻光禅师情急之下,急令寺内金钟道:“速前去罩住宝盆!”金钟闻言,“嗖”的一声飞入江中,将宝盆罩住,大水由此平息,一场大难消于无形。乡民感念金钟之功,将圆通阁改为金钟阁。

推荐阅读:扣冰古佛简介

古佛-老佛-辟支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可曾是闽江金钟潭那只被放生的无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