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水生所研究揭示骨鳔鱼类适应辐射的分子机制
TUhjnbcbe - 2021/3/31 9:13:00
今天汇率:美金买人民币6.3/人民币买美金6.36

禁止进出口的物品名录

年3月29日,老挝工贸部在首都万象市正式召开了关于商品出入境管理草案通过的会议。此次会议通过了出入境商品申报目录,并颁布了14种禁止入口的商品及8种禁止出口的商品。

14种禁止入口的商品

1、高危化学制品(一类)。

2、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制品,如:Chlorofluorocarbons(CFCs),Hydrochloroflorocarbons(HCFCs),但不包括:HCFC-22,Hydrobromofluorcarbons(HBFCHs),Halons,Carbontetrachloride,Methylchloroform,Bromochloromethane,及包含上述成为的制品。

3、旧电瓶或其他报废的电子设备的零件,配件,配套线路。

4、永久入口老挝使用的方向盘靠右的交通工具。

5、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

6、使用HCFC-22,制冷量为20RT或,BTU的分体式大型冷却器(Chiller)。

7、使用包含Hydrochloroflorocarbons(HCFCs),但不包括HCFC-22,Hydrobromofluorcarbons(HBFCHs),Bromochloromethane等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制剂制冷的各类设备,如:分体式空调,冰箱,冷冻柜,制冰机,冷水机等。

8、弹药,武器,易燃易爆炸物(除工业用炸药),军用车辆。

9、罂粟,罂粟种子,罂粟核,罂粟花,干罂粟花,及其他形式的罂粟制品,如可卡因,大麻,吗啡,其他形式的各种毒品。

10、高压式捕鱼工具及具有破坏力的捕鱼设备,如:含毒性物质,炸药类,电击类,化学制品,超声波捕鱼,武器类等。

11、被列入CITES公约一类名录的物品,如:犀牛角,象牙,野生动物及标本,植物种子。

12、淫秽书籍。

13、印钞纸,印钞用墨水,印钞机,和硬币生产设备。

14、具有放射性的物品。

8种禁止出口的物品

1、木柱、横梁木、大桌子,由单块木材制成的椅子和大尺寸的切割板(红木锯材,红木大板,红木原材),以及一切未列入允许出口的木材产品名录的木制品(有专门的名录)。

2、废铁及生铁等原材料。

3、古董,包括:佛像,神像,以及对于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超过50年历史,具有极高价值的古董等。

4、硝石。

5、一类限制水生生物:小虎鲸,鳐鱼,乌贼,电鳗等,以及濒临绝种的水生生物及老挝独有的水生物种。

6、被列入CITES公约一类名录的水生野生动物,植物。

7、林产品原材料,未经加工的天然药材及种子。

8、自然石,原生矿石,反射性物质。

广告合作请联系

TUhjnbcbe - 2021/3/31 9:13:00

具有韦伯氏器的鱼类通常被称为骨鳔鱼类,包括鼠鱚目、鲤形目、脂鲤目、鲇形目及电鳗目的所有物种,占据了全球淡水鱼类的68%,是淡水鱼类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群。骨鳔鱼类的物种适应辐射被认为与之特有的关键性状密切相关。第一个关键性状是骨鳔鱼类的最前端几个脊椎骨特化成具有听觉能力的韦伯氏器,可以将鱼鳔感受到的声波传递到内耳,有效提高感受外界声音的敏感性。第二个关键性状是大部分骨鳔鱼类具有惊吓反应,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时,骨鳔鱼类皮肤中特化的杯状细胞会释放出警报物质信息素,相同物种的其他个体能够快速感受到警报物质并逃离。惊吓反应对骨鳔鱼类的适应辐射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惊吓反应80多年前就被奥地利诺贝尔奖获得者KarlvonFrisch发现,并且在自然界多种鱼类中得到印证,但是,对于骨鳔鱼类惊吓反应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为了探讨上述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团队与耶鲁大学ThomasJ.Near教授合作攻关,在CommunicationsBiology发表了题为“Expansionofvomeronasalreceptorgenes(OlfC)intheevolutionoffrightreactioninOstariophysanfishes”的研究论文,回答了为什么骨鳔鱼类具有惊吓反应的科学问题,表明了信息素受体基因(OlfC)在骨鳔鱼类中的显著扩增与惊吓反应的密切相关性。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分析斑马鱼、沟鲶、墨西哥脂鲤、电鳗等7种骨鳔鱼类和鳕鱼、红鳍东方鲀、罗非鱼、三刺鱼等6种非骨鳔鱼类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OlfC基因家族在骨鳔鱼类中发生了特异的扩张。系统发育结果表明,OlfC亚家族9基因仅在具有惊吓反应的骨鳔鱼类中特异增加。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育逻辑回归分析均显示这13种鱼类按照惊吓反应的有无分成两类,而不是根据系统发育关系的远近分类。进一步利用惊吓反应发生前后的斑马鱼嗅粘膜转录组分析发现,惊吓反应发生后,OlfC亚家族9基因的表达量均发生了减少,可能是对警报物质信息素的即时响应。此外,特异扩增的OlfC亚家族9基因受到强烈的正选择作用。这些结果表明信息素受体基因家族的特异扩张对骨鳔鱼类的惊吓反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工作由水生所助理研究员杨连东等人完成,水生所为第一完成单位,水生所何舜平研究员与耶鲁大学ThomasJ.Near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导专项B以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资助。

中科院水生所

即刻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生所研究揭示骨鳔鱼类适应辐射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