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历经七年攻克全人工繁育技术,量产淡水鱼类
TUhjnbcbe - 2021/3/24 13:22:00
白癜风医院呼和浩特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年6月21日,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湖北省仙桃市人民*府组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广西省水产引育种中心、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国内11家高校/科研单位组成的专家团队在湖北省仙桃市对“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工作的完成不仅标志着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殖工作的完成,而且标志着我国18种量产淡水繁育鱼类的规模化人工繁殖工作全部完成,为淡水量产鱼类人工繁育画上了圆满句号。为此科学养鱼杂志社采访了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项目主持人——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忠研究员。

科学养鱼:研发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的意义有哪些?

李忠研究员:研发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1、从产业需求上讲:黄鳝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年产量为35万吨,基础产值接近亿元,但是养殖户却依靠捕捞野生苗进行再养殖,产业发展是一种涸泽而渔式的发展,没有人工繁殖苗种供应。

2、从科学价值上讲:黄鳝是先雌后雄的性逆转的生物,揭示其性逆转机制的验证需要足够的人工繁殖卵,无数科研团队都想完成繁育工作,从而破解性逆转的奥秘。黄鳝自身先雌后雄的性逆转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会给我们人类的生存和进化非常大的启示:当人类的Y染色体不断衰减造成男性最终会消失后,单一的女性社会如何进行繁衍维系人类的生存?

3、从象征意义上讲:淡水繁育鱼类始于年,经过60年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奋斗,年产量超过5万吨的18种淡水鱼类,17种实现了苗种的规模化人工繁育,只剩下了黄鳝。因此,完成黄鳝规模化人工繁育,为一甲子科研人员的努力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但是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是业内公认的难题,30多年来众多科研人员前赴后继,但是一直未曾有质的突破,以至于形成了“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是不可能完成”的共识。

科学养鱼: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的研发历程是怎样的?

李忠研究员: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的难点在于两点:1,规模性的集中产卵,这是产卵药剂的组合和剂量调配,是试最优排列组合的过程;2、可控环境中的规模人工孵化无章可循,靠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无数的失败验证。不做到这两点,规模化的人工繁殖无法实现。完成这两个难点,用了3年时间,所有老一代科研人员吃过的苦、受过的罪,我一点没少。完成一项公认的技术难题,必须要经历非人的磨难,这没有值得炫耀的。

科学养鱼: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的示范过程是怎样的?

李忠研究员:示范从年开始,到年完成子二代规模化繁殖,并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用了4年的时间。这4年时间,克服了无数的障碍,诸如调试设施、适应各地环境、和各种人打交道、突破知识局限等等。

在示范过程中,尤其是年6月,5个示范场集中爆发了病毒危害,一周之内损失近五百万苗。对围观者来讲,病害爆发对我的技术声誉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幸好仙桃市张沟镇人民*府理解我,认为病害爆发,这是新生事物必然的经历,坚定的支持我,终于找到了合理的病毒防范参数,彻底防范了弹状病毒爆发,同时完成了全人工繁育验收。以后在各省示范,自然环境不同,可能以后还会有其他病害爆发,还会造成重大损失,这是必然性,任何人避免不了。

技术研发是和鱼打交道,大胆的去做,不用任何顾虑,错了重来就可以了;示范是和人打交道,一次失误就会使生产者造成重大资金损失、对自己技术声誉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不会有人给你失误的机会。你必须步步惊心,如履薄冰。生产者可以原谅现有知识不足造成的损失,不会容忍现有知识内因为草率造成的失误。

科学养鱼:目前苗种繁育和成活率如何?

李忠研究员:目前我们规模化繁殖,产卵率95%以上,受精率75%以上,孵化率整体50%以上。在前几年示范中,爆发病毒的批次,死亡率是%。不爆发弹状病毒的批次,成活率均在90%以上。今年我们彻底防范住了病毒爆发,并且优化了幼苗培育的设施和管理参数,整体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

科学养鱼:黄鳝苗种规模化繁殖的效益和前景如何?

李忠研究员:黄鳝苗种规模化人工繁殖,目前来说,是暴利阶段。简单的计算方法,1斤母黄鳝可以产0-粒卵,就算40%的受精孵化率,这已经是学术文章中低到无法发表的数据,可以获得-尾苗。1斤母黄鳝成本40块钱,1尾开口小苗是1块钱,每繁殖1斤母黄鳝,就可以获得0多块钱。2个熟练工,配套4个杂工,一天繁殖斤母黄鳝是没有问题的。无数人想完成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也是因为都很清楚有目前有多暴利。

科学养鱼:黄鳝养殖的效益和前景如何?

李忠研究员:目前黄鳝养殖的成熟模式是池塘网箱养殖,目前一亩水面(平方米),挂5平网箱是30个,每个网箱的产量是斤左右,大体一亩水面就是0斤产量。黄鳝增重一斤的成本大体是8-9元钱,成本是这样计算的:1斤饲料(5.5块钱)掺2斤杂鱼(4.5块钱),长1斤3两黄鳝,再加塘租金、水电、网箱、药品等,增重一斤就是8-9元钱,这个是死数字。而近几年黄鳝的塘口价,平均都在28块以上,也就是说,养殖成一斤黄鳝,就可以赚接近20元钱。

但是,目前黄鳝养殖中,非常多的养殖户亏本,买来的野生苗存活率极低,全军覆没的很多,只要能成活50%的苗子,都能赚钱。

科学养鱼: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未来的示范方向是怎样的?

李忠研究员:目前整个产业的基础产值接近亿元,黄鳝种苗缺口应该在80亿-亿尾。未来5年,在长江流域建立30个左右年产苗种千万尾的合作社,其中在仙桃市张沟镇打造黄鳝种苗小镇,争取年繁苗种达到3亿-5亿尾,目前张沟镇黄鳝繁育基地二期建设已经分批启动。今年我们也培育了30万尾后备亲本,应对后面产能扩大,明年场地扩大了,还会培育更多的后备亲本。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获得了社会认可,不再是一个传说,最大的障碍已经没有了。既是民生行业、又是暴利阶段,产能扩大,不需要我再去游说,地方*府和社会资金现在在积极主动推进。

科学养鱼:未来的研发方向是怎样的?

李忠研究员:完成黄鳝规模化人工繁育,对于产业来说,是一大步,老百姓有人工繁殖的好苗子可以养了。但是对于科研来说,仅仅是起步。优良品种选育、流行病害防范、精准营养需求、新型养殖模式的构建和提升、质量安全以及基础理论如性控机制的研究等都需要加大科研力度,推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原创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科学养鱼杂志社

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忠

投稿与新闻线索提供,请联系

更多新闻

★一线养殖分享!如何管理收割前的稻虾田?一文带你了解两种操作下不同的管理方法!

★养殖高手们都用这3点,处理池塘“泥皮”!

★18年只做过硫酸氢钾,凭什么登陆央视?

★致高淳全体河蟹经营户一封信

重要提醒:近期有作者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假冒科学养鱼投稿网站,投稿后不仅没有下文,更有的被骗取版面费等,本刊投稿网址为:kxyy.fish.cn,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敬请选择正确网站投稿!

公告

科学养鱼致力于普及养殖技术与养殖信息分享,为中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助力,有意愿入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经七年攻克全人工繁育技术,量产淡水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