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1月26日早间快讯
TUhjnbcbe - 2021/3/18 18:12:00

1、大智慧股东质押1.44亿股用于支付股权转让款

来源:挖贝网


  挖贝网1月25日,大智慧()近日发布公告,股东湘财股份有限公司向深圳唯恩枫和置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质押1.44亿股用于支付股权转让款。


  据挖贝网了解,大智慧股东湘财股份向深圳唯恩枫和置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质押的1.44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48.32%,占公司总股本的7.25%,质押期限为年01月22日起到解除质押登记日止。

2、金证股份:预计年度净利润约为3.35亿元~约3.83亿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金证股份1月25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35亿元到约3.83亿元,与上年同期比较,将增加万元到约1.44亿元,同比增加40%到60%。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年,公司在证券IT、资管IT,以及综合金融IT业务方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技术实力,持续丰富和拓展产品线,各板块业绩稳步提升,收入及利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杭州金证引擎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增长较快,收入及利润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3、中数智汇冲刺科创板:募资3.8亿实控人屈庆超曾是武警战士

来源:新浪财经


  北京中数智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数智汇”)日前更新招股书,准备在科创板上市。


  中数智汇计划融资3.77亿元,其中,2.12亿元用于BIdata平台面向智能化应用升级项目,.28万元用于K+金融知识图谱综合服务平台;.19万元用于“大禹智汇”一站式数据管理平台项目。

4、AI赋能,阿博茨科技打造新一代智能风控

来源:时刻头条


  针对金融信息分散的问题,阿博茨科技提供具有全网实时监控功能的舆情风控产品,能够7x24小时监控全网舆情信息源,包括国内外新闻站点、*府和金融机构、自媒体平台、资讯App等不同来源渠道,并提供可自定义的数据源配置,最高支持1分钟/次的高频采集,保证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呈现。金融机构可以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全方位地观察借款人的行为与交易,从而间接判断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济活动、社会及网络地位与行为特征。相较于传统风控模式,阿博茨采集到的风控数据更具多元性和实时性,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金融机构作出及时有效的风险评估,同时还利于信贷机构实时监测借款人的状况,及时对风险因素做出反应。

5、开年私募备案基金高达只证券类产品占比逾七成

来源:证券之星


  今年以来,在公募基金保持快发行节奏的同时,私募也不甘落后。《证券日报》记者最新获悉,年内私募全市场合计备案产品数量高达只,其中,证券类私募产品占比超过了七成,成为主力军;同时,私募管理人备案也高达69家,证券类占比逾四成为28家。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私募基金保持较高的热情,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流入资金明显,宏观面利好的配合等因素所致,同时也对投资机会报以较高的期待。

6、央行创新转股型资本债券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来源:央行网站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关于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要求,推动资本工具创新发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保监会结合国内外实践,设计完善了转股型资本债券相关制度,并已批复浙江稠州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转股型资本债券。年1月20日,宁波通商银行成功发行首单转股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共5亿元,票面利率4.80%,全场认购倍数2.1倍。

7、沪深交易所与日交所深化合作推动中日ETF互通

来源:上海证券报


  1月25日,第二届中日资本市场论坛以线上方式成功举办。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和日本金融厅长官冰见野良三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深交所总经理沙雁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来自中日两国证券期货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和期货业协会的嘉宾代表展开广泛交流。


  上交所与日交所更新签署中日ETF互通合作协议,是本次论坛发布的重要成果。在年4月第一届中日资本市场论坛上,两所首次签署中日ETF互通合作协议,约定合作建立两国资本市场ETF互通机制,开辟中日两国资本市场合作新篇章。此次两所更新签署合作协议,为中日ETF互通进一步扩大产品规模、增加产品类型和拓展互通范围奠定了基础。

8、央行整治个人征信:华道征信展业明暗面

来源:中国经营报


  当前,监管持续收紧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年开年,曾获第一批个人征信业务试点资格、老牌企业征信机构因对外提供含有个人贷款信息报告收到巨额罚单;随即人民银行公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留给非持牌机构发展转型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拿到一份贷款产品聚合平台(以下简称“贷款超市”)合作机构名单,同为第一批试点但未获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道征信”)赫然在列。

9、齐鲁银行IPO:疑似“踩雷”P2P22亿元资金挪用却不披露

来源:电鳗快报


  近日,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鲁银行”)IPO过会,不过经《电鳗快报》调查发现,拥有外资“血统”的齐鲁银行的“身子骨”略显单薄,该公司此次IPO招股书存在很多疑点,尤其是疑似“踩雷”P2P产品、内控薄弱业务风险频发等,一旦上市会把风险甩给市场。


  《电鳗快报》虽早在去年12月份向该公司发去求证函,但至今也未获回复。

10、建立银企互信桥梁征信系统破解融资难题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家无信贷记录的小微企业,如何获得银行信任?诸如此类的信息不对称,曾经导致融资难问题长期找不到解决方案。如今,征信系统的不断升级,推动了企业融资获得感的提升。


  “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征信机构运用市场监管、纳税、生产经营、水电气缴费等信息,帮助无信贷记录的小微企业获得首次信贷。”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田地25日在“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发布会上表示。

11、中国央行:打着金融科技公司等旗号,未经批准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属违法行为

来源:中新社


  “打着大数据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旗号,未经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中国央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田地25日在京出席一场发布会时称,个人征信业务需要持牌经营,并纳入征信监管。


  近期,中国央行发布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田地表示,该办法把为金融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用于判断个人和企业信用状况的各类信息均认定为信用信息,利用信用信息对个人和企业作出画像、评价等活动均认定为征信业务,从用途上明确了信用信息和征信业务的范围和边界。

12、基金销售火爆!新基民一半是“90后”,基金投资成年轻人社交工具

来源:央视财经


  去年基金亮眼的业绩收获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开年以来,基金发行延续着去年的火热势头,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就诞生了多只“日光基金”。公募新发基金市场的单日募集规模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新发基金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1天内突破亿元。投资者对基金的购买热情可见一斑。数据显示,年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

13、狂卖至少亿!又有三只基金“一日售罄”

来源:中国基金报


  1月25日,28只新基金同时开售(份额合并计算),农银汇理、广发、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三只偏股型新基金出现“单日售罄”,新基金认购总规模超过亿元,继续保持热销的局面。


  针对新基金的热销局面,行业人士建议投资者,要重点
  自年7月债券回售技术性违约后,这家位于大连的中小型房企——正源地产,债务问题再难平息。除了多家金融机构“踩雷”,正源地产旗下上市公司股份也几乎全被冻结和质押。


  1月22日,西南证券披露一则重大诉讼案,其作为5只资管计划的管理人,于年1月14日代表资管计划,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正源地产。

15、“券业双雄”盈利增速双双放缓中信建投与“老大哥”中信证券差距缩小

来源:界面新闻


  近日,两大头部券商披露业绩预报,中信证券营收与盈利增速暂位于行业较低水平,中信建投证券则蒸蒸日上,逐渐缩小与“老大哥”的差距。


  中信证券公告显示,年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25.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21.82%。


  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贡献较大利润。华夏基金年实现营业收入55.39亿元,净利润15.98亿元;截至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亿元。按照公司持有华夏基金62.2%的比例计算,华夏基金为公司贡献利润达9.94亿元。

16、券商抛百万年薪公开招聘高管不足一个月4家券商高管变动

来源:证券日报


  金融机构高管人事变动一向颇受市场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以及券商公告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在上市券商中,已有4家券商的5个董监高职位出现了调整。与此同时,也有券商正在招贤纳士,包括公开挂出招聘职业经理人、首席信息官(CIO)、私募子公司总经理等。

17、富时罗素:科创板股票最快3月22日进入旗舰指数

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1月25日从富时罗素处获悉,当地时间年2月19日(周五),富时罗素将宣布半年度指数评审结果,届时,符合纳入条件的科创板股票将被纳入富时罗素全球指数。这一决定将于3月22日(周一)开盘生效。

18、深交所:正加快制定可转债相关配套业务规则

来源:中新经纬


  1月25日电深交所25日发布深市上市公司年再融资情况综述指出,可转债监管不断完善,市场炒作有所降温。目前,深交所正按照证监会《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要求,加快制定相关配套业务规则,进一步完善可转债制度,加强可转债管理,促进市场规范发展。

19、郑商所发布花生期货合约及相关业务规则

来源:中国证券网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花生期货自年2月1日起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1月25日,郑商所发布了花生期货合约及相关制度安排,明确了花生期货合约规则、交割制度等相关事项,自年2月1日起实施。

20、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基差贸易交易品种增至15个

来源:期货日报


  1月25日,郑商所发布公告称,为满足更多行业产业客户开展基差贸易的需求,决定自年2月1日上午9时开始在综合业务平台增加动力煤、短纤、纯碱、尿素、锰硅、硅铁、苹果和红枣8个品种的基差贸易业务交易。上述8个品种的基差贸易业务交易暂免收交易手续费。


  至此,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基差贸易业务交易品种增至15个,覆盖郑商所所有活跃期货品种。

21、证监会发布公募指数基金指引强化管理能力和产品运作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3号——指数基金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自年2月1日起实施。《指引》共十三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在产品注册环节,强化管理人专业胜任能力和指数质量要求。二是在产品持续运作环节,聚焦投资者保护与风险防控,强化产品规范运作。三是加强与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的协同,提高监管有效性。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指数基金产品注册及投资运作监管,推动指数基金高质量发展。

22、发挥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投资端建设空间广阔

来源:上海证券报


  “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继续大力发展专业机构投资者,壮大中长期投资力量,提高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近日,全国*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在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提出,以加强财富管理功能为重点展开投资端建设,与以直接融资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融资端建设并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1月26日早间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