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渔乐文化国家二级保护鱼类三
TUhjnbcbe - 2021/3/1 16:45:00
白痴风是怎么得的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9.大理裂腹鱼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洱海及其附属水系。体细长稍侧扁。头小,略呈锥形。吻稍尖。口端位,口裂深而上斜,呈马蹄形。上下颌约等长,下颌内侧微具角质,不形成锐利角质前缘;下唇细狭,分左右两叶,表面光滑无乳突,唇后沟中断。须2对,极微小,口角须末端接近或略超越眼前缘之垂直下方。眼大。体被细鳞,排列不整齐。臀鳞甚大。自峡部后至胸腹部裸露无鳞。侧线完全,近直形。体背部浅褐色或黄褐色,腹部灰白色或略带淡黄;生殖期雌体肛门处特别膨大,带淡红色,臀鳍长且肥厚;雄体吻部出现发达的珠星。适应于静水环境中生活的种类,在湖中敞水区域的上中层活动。在静水中觅食,摄取动物性食料,以浮游动物为主,尤以枝角类为最多,其次是桡足类和昆虫以及少量昆虫幼虫、虫卵,偶尔也见食绿藻和丝状藻类。10.花鳗鲡鳗鲡科、鳗鲡属动物。花鳗鲡体形似鳗鲡,体长,前部粗圆筒状,尾部侧扁。头圆锥形,较背、臀鳍始点间距短。吻平扁。口角超过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中央无齿;两颌前端细齿丛状,侧齿成行。唇褶宽厚。鳃孔小。鳞细小,排列呈席纹形鳞群,鳞群互相垂直交叉,隐埋于皮下。侧线完全,侧线孔明显。奇鳍互连;背鳍低而长,始点距鳃孔较距肛门近。胸鳍圆形。无腹鳍。体背侧及鳍满布棕褐色斑,体斑间隙及胸鳍边缘黄色。腹侧白或蓝灰色,背鳍和臀鳍后部边缘黑色。为典型降河洄游鱼类之一。生长于河口、沼泽、河溪、湖塘、水库等内。性情凶猛,体壮而有力。白昼隐伏于洞穴及石隙中,夜间外出活动,捕食鱼、虾、蟹、蛙及其它小动物,也食落入水中的大动物尸体。能到水外湿草地和雨后的竹林及灌木丛内觅食。其觅食区在菲律宾可达海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达朝鲜南部及日本纪州,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达澳大利亚南部。在中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台湾到广东、海南岛及广西等江河。11.川陕哲罗鲑鲑形目、鲑科。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四川、陕西以及东北部的黑龙江等省区。主要分布于陕西太白、留坝的汉水上游,青海班玛的麻尔柯河,四川西北部的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以及东北部的黑龙江等省区。食肉性鱼类,生活习性等均与细鳞鲑相近,喜欢捕食大型水生昆虫、鱼类、两栖动物、水鸟和水生兽类等,其中鱼类包括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马口鱼等。12.秦岭细鳞鲑属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为中国所特有,仅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的溪流中。是一种珍稀的鲑科陆封型冷水鱼类。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成鱼除摄食鱼类外,也食被风吹落的陆生昆虫。摄食时间多集中于早晚前后,阴天摄食活动频繁,全天均可见到。

参考文献:

[1]曾庆凯,杜合军,杨菁.鲟形目鱼类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J].水产科学,,第38卷(5):-.

[2]胡树慧.古老而珍稀的鲟鱼[J].生物学教学,,(7):5-8.

[3]房英春,邢才,田春,宋钢,李胜男,刘霞,陈锟-《中国观赏鱼》年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渔乐文化国家二级保护鱼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