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异常魔幻的年份。
新冠疫情爆发所引起的蝴蝶效应,令诸多行业陷入瘫痪,网络舆论更是一波未停一波又起,让我们见证了一幅又一幅颇具讽刺意味的“众生相”;
澳洲火灾持续5月之久;印尼洪灾捣毁数千房屋;非洲爆发千亿数量蝗灾;美国又双叒叕袭击伊拉克,在其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投放了三枚火箭弹。
同时,“全球完蛋”的无脑言论也愈演愈烈,在少数派听风是雨的网民的全力渲染之下,甚至沾染了些许神秘学的意味。
在这样充斥着魔幻现实色彩的背景之下,中国的新能源市场也已进入“白刃战”的阶段,造车新势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生存挑战。
其中位于头部车企的蔚来、理想、小鹏纷纷赴美上市,希冀破局。但相对的,吊在尾巴尖儿的赛麟、博郡则早已淹没于时代的浪花。
新能源这块曾经的“蓝海”,早已被无数血腥侵袭,一点点染红,当“红海”的浪潮滚滚而来,没有车企甘当“咸鱼”。
因为“咸鱼”的下场,唯有被淘汰。
这是一片充斥着严酷丛林法则的领域,对于尚未抬头的新造车企来说,再不拿出量产车型,或许就已经死在了起跑线。
该如何破局?
首先,你得吸睛。一个华丽的“壳子”通常是普通消费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