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放鸽子rdquo的克星
TUhjnbcbe - 2021/1/27 10:49:00

不知为何,人们对世界之最总是情有独钟。而讲到鸟类世界的“最”,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条豆知识:“游隼(Falcoperegrinus)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类,俯冲速度可达千米/小时”(有时数字还会更大)。这个说法由来已久,我看了一本出版于年的老书,其中记载游隼的俯冲速度是“每小时英里”(约合.7千米/小时)。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看我直冲而下!”图片:BBCStudios/youtube

“就问你怕不怕?怕不怕?”图片:BBCStudios/youtube

还真有人琢磨过这个问题。年,瑞典隆德大学的阿露斯特姆(ThomasAlerstam)博士就利用雷达追踪,对“游隼俯冲速度公里/小时”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在瑞典南部用雷达研究鸟类迁徙时,获取了一只游隼在空中捕猎的实际俯冲速度,游隼的最高速度达到39米/秒(.4千米/小时)。Thomas博士还运用公式,结合实测数据对游隼的最大俯冲速度进行了推演,结果为55~75米/秒(~千米/小时),远远高于实际情况。

“什么?我最快的宝座要保不住了?”(质疑的眼神)图片:slagheap/WikimediaCommons

阿露斯特姆博士的工作启发了后来的研究。理论推算出的数值,跟实际值始终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且矛隼(F.rusticolus)的实测俯冲速度最高达到了58米/秒(.8千米/小时),比游隼还要快一些。

目前推测,隼的俯冲速度总是低于预测值,原因有二:一是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受伤等不可控风险;二是大型隼类俯冲主要就是为捕猎,而猎物则会依靠灵活性来躲避,过快的速度并不利于追击灵活变向的目标。

飞行在空中的游隼。图片:MetropolitanTransportationAuthorityoftheStateofNewYork/WikimediaCommons

看你还敢不敢“放鸽子”!

游隼并没有传说中的“神速”,然而它的适应能力却是真的神奇。它是分布最广的猛禽,从北极苔原到热带地区,从生机盎然的湿地到贫瘠干热的沙漠,除了南极洲之外,地球各个大陆都能见到游隼的身影。

游隼主要以中小型野鸭、鸥类、鸠鸽类和雉类为食,偶尔也会捕食鼠类或野兔。游隼典型的捕猎方式是在空中翱翔巡游,在发现目标之后,振翅快速升入高空,然后收起两翼急速俯冲。借助强大的冲击力,它用脚爪在空中击晕或击伤猎物,并在目标开始下坠的过程中精准地抓住对方,带到地面后用锐利的喙完成最后的致命一击。

游隼从天而降打击鸽子。图片:BBCStudios/youtube

游隼经常突袭湿地中集群觅食或休息的水鸟。在野外观察大群雁鸭类或鸻[héng]鹬类的时候,如果鸟群突然“炸了窝”,骚动起来,你往往能在空中找到一只正在逼近的游隼。因此在美国它被称作“鸭鹰”(DuckHawk),而在中国四川等南方地区,老百姓把游隼叫做“鸭虎”。

美国知名画家奥杜邦(JohnJamesAudubon)绘制的游隼捕食野鸭图。图片:WikimediaCommons

早在凯撒统治罗马帝国时期,人们就利用游隼捕食鸟类的习性,用人工饲养的游隼攻击携带情报的信鸽。二战初,英国皇家空军也如法炮制,调教游隼来捕捉纳粹德国释放的信鸽。但生活在英国野外的游隼不懂得“识别敌我”,时常误伤盟军的信鸽。为了保障“信息安全”,人们开始捕杀野生游隼,在~年间,英国空军部在该国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清除了约只游隼。

SirEdwinLandseer绘制的油画游隼,背景上带着羽毛的东西,是用来遮蔽视线,让游隼保持安静的“皮帽子”,说明这是一只被人工饲养的游隼。图片:WikimediaCommons

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人们不再使用信鸽传递信息,也就犯不上再去扑杀游隼了。可这些威武霸气的空中猎手还是因为人类,险些陷入绝境,这要归咎于我们制造的一种化合物。

寂静的春天

由于二战期间对游隼的无情猎杀,在战后,英国鸟类学家呼吁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放鸽子rdquo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