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始,傍晚的校园,常传出奇怪的声音:声如报警器,急促如机关枪,穿透力极强。
这究竟是什么在叫?
答案是:普通夜鹰
普通夜鹰,学名Caprimulgusindicus,别称蚊母鸟、贴树皮、鬼鸟、夜燕。从它的名字和别称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夜行性的鸟,并且体色与树皮颜色十分相近。
图源百度
普通夜鹰在南方分布广泛,喜欢开阔的山区森林及灌丛。它们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白天栖息于地面或横枝,黄昏时分开始活跃,飞行捕食各类昆虫。
图源百度
我们晚上常能听见它的叫声,但这并不代表它正处于繁殖期。
普通夜鹰的繁殖期在5-8月(长白山地区为6-7月)
它们通常在林中的树下或灌木丛旁边的地面上营巢,说是巢,其实就是直接产卵于地面苔藓上。
正在孵蛋的普通夜鹰图源水印
有留意的同学不难发现,在10月中旬之前,校园内都没有出现过它的叫声。这是因为,普通夜鹰是一种候鸟。
普通夜鹰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除西藏)是夏候鸟,到了冬天,它们就会飞往更为温暖的东南亚过冬。
而截至写稿日(12.4),校园内已经有整整一周没有听见普通夜鹰的叫声了,想必它是将二中作为了迁徙途中的补给站,在此进行休整。随着寒潮的来袭,它也继续踏上了迁徙之路。
虽然普通夜鹰在中国境内种群数量不多,但它们的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危物种。
除此之外,它们也被列入了国家林业局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一种益鸟。
图源百度
写在文末
这是二中第一次记录到普通夜鹰,也说明学校的环境越来越好啦~
但关于这只可爱的小鸟,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太友善的言论:“什么东西啊吵死了,赶紧找人把它处理了”“学校就该把这些发出噪音的生物赶紧处理掉”
对此,我们只想说,无论是普通夜鹰,还是珠颈斑鸠、花狭口蛙之类会发出较大声音的生物,都是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它们处理掉”之类的话都是没有经过思考且非常不负责任的!
“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句话大家都已经无比熟悉,如果说小动物们发出的声音打扰了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对它们的打扰也并不在小。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包容它们呢。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嘛。
END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