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马宝国一流大师的出现翻车及未来变现之路
TUhjnbcbe - 2020/12/8 1:46:00

功夫大师的产生

我们老祖宗的想象力总是非常丰富,很多年前就构造了一整套完整的修仙世界观。

这种体系浸淫下的老百姓,总是对神迹深信不疑。白莲教义和拳的老哥依靠马步硬抗空包弹的把戏,发扬信神功,刀枪不入的理念,吸纳了大量拳友。

在八九十年代的气功热,各种科学家站台,著名大学研究者还做了气功影响分子结构的实验。

一批术士开始出现,除了有隔空取物,隔空猜字的免费表演。还有针对于会员,提供隔空号脉、透视诊断,外加祖传大力丸销售的增值服务。

后面特异功能被斥为妖术,道长们就改口说自己是气功大师,天天五迷三道地领着上千学员顶着锑锅练功,说这样除了能够接受天上仙气,还能避免自己的脑电波和真气被别人吸走。

最后废除封建迷信运动开始,气功大师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于是大师们就转型开始做养生学了。

养生学第一大门派是运动派,此门派人数众多。从健身房撸铁到广场舞都算。

其次理疗派,比如按摩、针灸、刮痧、足疗、拔罐等等,这一套发扬光大导致的结果就是满街的养生馆,看菜单以医院;

还有素食派、由于素食要求过于苛刻,后面变成科学喂养派;

比素食派更为激进的是进补派,此流派认为传统饮食增补效果过于局限,需要更为硬核的非寻常物品才能达到进阶的效果,人参、鹿茸、王八、鳖精、虎骨、藏鞭、冬虫夏草,凡是被列入进补菜单的最后都会进入珍稀物种名录;

还有就是修仙派,此门派除了物理与物质上的刺激,主要讲究一个心法,静坐冥想默念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并且比传统养生提升更高的层次。此门派目前面临竞争,韩国与印度一些舶来品,开始瓜分国内巨大市场。

功夫大师就是运动派分支,传统运动比如跑步、撸铁等等,缺乏个人IP,并且有一定门槛。埼玉的训练方法5秒钟就能说完,但没几个人能坚持练成一拳超人。

如果有高人指点,一个普通人并不需要近乎变态的训练。除了能养生,还能成为大侠,这绝对有巨量的市场

于是功夫大师出场。

功夫大师在中国

随着金庸的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大量流入,老百姓对神功有了更具现化的认识。

以往总有一些大师的传说。可惜这些大师视名利为粪土,都藏在深山老林,普通人见不到。一个个百岁起,但是鹤发童颜身怀绝技,飞檐走壁只是入门。还有一些地摊文学里的在国外打黑拳的超级赛亚人,力顶千斤,拳速几十马赫,一个鞭腿可以踢断战列舰炮管。

这些大师高深莫测,难以见到。这时候,身边的大师们,就出来解决人们的需求了。

本人在13年有幸亲临天山,现场观摩武林大会。参会选手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几乎集齐了所有武侠小说里的门派,title都还是掌门起步。服装设计也非常的专业,个人认为超过TVB的穷酸剧组。人物介绍、门派访谈、观众拍照姿势都非常的精彩。如果就到这里,应该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大型武侠中老年专场COSPLAY。

为什么说就到这里,因为里面还有比武环节。比武环节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相比这些充当景区吉祥物的大师,开班收徒,给学员授业解惑的大师肯定不能是这个空架子。

比如著名的闫芳老师,人称史上最强电母太极波推手。除了太极传统技艺,还有隔山打牛,沾衣十八跌,同时自带电鳗属性,一旦发功,触碰着无不原地抽搐打转。

世界上的功夫大师

功夫大师并不是华夏特产,世界各地均有功夫大师的存在。

比如日本著名武术大师柳龙拳,完爆闫芳老师,闫芳老师还需要衣服作为介质,触碰到才能发功。柳龙拳大师可以隔空操控,面对数十位弟子的围攻,柳大师挥一挥衣袖,弟子全部倒地不起,口吐白沫。

还有我们互联网的老朋友越南大师。不同于一般大师,一身战袍,像个唱戏的。越南大师一般西装革履,非常商务范,或者是金将*同款人民装,亲民却不失富贵。不要被大师肥硕的体型和人畜无害的装扮欺骗,大师一出手,学员非飞即舞。并且越南大师还非常的有舞蹈天赋,动作爆发力十足,很有节奏感。

最后给大家介绍的是太平洋彼岸,美国的乔治·迪尔曼(GeorgeDillman),这哥们除了非常华丽的履历,还有不逊于王林大师的名人合影。此人还有很多的专访,除了在访谈中经常提及“我的朋友李小龙”,“我的师傅阿里”。还在电视上经常表演岛国人民只能臆想的龟派气功波绝技。

最难为可贵的是,这个大师是真的好伙计,能够把真本事传授给学员的好大师。比如这个妹子,对着师傅略带迟疑的使用了学艺多年的绝杀后,马上表示准备技术入

股老乔治的道馆。

大师的危机

一般大师都教导弟子,本门绝学杀伤力极强,对没有练过本门绝学的人出手,通常非死即残。所以除了师兄弟,不要对外使用。但也有不同的说法。

比如好事记者为了追求新闻点,不知死活的要来找闫芳老师体验挨打的感受。

闫芳老师现场施法,让记者亲身体验了隔山打牛还有隔牛打山后,记者还是穷追不舍,闫芳老师最后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自己攻击主要是属性伤害,只对同门玩家有效,凡夫俗子由于没有练过太极,抗性没有为负,所以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还有一堆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甚至叫嚣着要踢馆。

一般对于大师的挑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师面对挑战的环境要求,堪比核物理实验室。地面不能太滑,移动太快控制不了力度,怕误伤挑战者,地面不滑,动作会变得僵硬,发挥不了步伐优势。不能带拳套,因为发挥不了擒拿点穴。不能不带拳套,因为大师武功一出手就得死人。反正和大师比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其中也有大师不知道是不是入戏太深,接受了挑战。几乎所有的大师,最后都因为前期剧本没有沟通好,或者是演出费用没有谈拢。上台的盲流子,当着摄像头的面,让大师们在数秒之内以一个老年人该有的姿势躺在了擂台上。

偶尔有运气比较好的,比如天山武林大会,会场互动环节,崆峒派掌门人面对不自动后滚的观众,半分钟后气喘吁吁需要吸氧之际,及时提出了点到位置,避免了一个大型翻车现场。

大师的变现之路

闫芳老师坚持自己定位,继续带学员参加各种武术大赛。由于这种比赛数量多,奖项更多。闫芳老师的履历就可以继续刷新,生源也不会愁。并且闫芳老师慈眉善目,一身太极战袍,很有刘洪滨专家的气质,未来去做保健品代言也是可以的。

但其他的老师就没有这么幸运。目前由于马宝国老师再度走红,大师们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找大师学艺成为最低等智商税,几乎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共识。有收割资本主义韭菜经验的马宝国老师,也面临着继续办学困难的问题。

马宝国老师因为个人IP的爆火,很多人都闻到了钱的味道。连过气大师雷雷都来碰瓷,蹭其热度。可想而知马老师最近将接到的商务邀约,肯定是多到需要请专职秘书的程度。

其中最近的消息就是即将参演电影。看电影还有导演的介绍,真为马老师紧捏一把汗。这部电影几乎可以%肯定是个烂片。马老师参演后,很有可能葬送掉自己的演绎圈生涯。

其次就是野鸡场商演,比如说超市开业,商场打折去站台等等。这样虽然能马上变现,但会过于快速的透支自己的热度。

还有马老师对于大家的人设,基本上就专业大师,外加鬼畜为主。商家也会顾忌马老师对于自己产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偏娱乐化的产品,马老师出镜可能也会和自己的预期有一定差距。比如当年最火的三大网红,苍老师,芙蓉姐姐,凤姐同台,为游戏代言。苍老师扮演风情万种的法师小姐姐,芙蓉姐姐扮演穿着厚重盔甲上前搏命的愣逼女战士,而凤姐只能带着头套,扮演被暴捶的小怪物。

马老师如果受邀,出演再次被暴打的假师爷,小地主,不知道会不会向资本屈服。

其实马老师可以分析下自己的优势,爆火的原因,再做决定。首先,马老师走红是一个武者大师,再次火爆是因为自己的演讲与表演的二次创作。

综合以上,未来马老师可以朝三个方面努力:

1.影视路线:电影,其实不适合马老师,抗日剧是马老师的首选。此类剧,在中老年人群中有很大受众,这类人群仅知道马老师的极少数段子,没有看过马老师的鬼畜视频。马老师饰演一个深藏民间的高手,在被小日本欺压,出于人性的考虑选择了隐忍。最终在见到鬼子大扫荡,出于爱国情怀,像金馆长一样爆发,全歼日寇的故事。

2.综艺路线:访谈类属于一次性消耗节目,不做讨论。如果需要可持续输出的节目,可以参考武林大会,做一档中国人自己的WWE。马老师可以设定为道家入室弟子,受师傅委托,远渡西洋,寻找当年被八国联*抢走的门派法器风水罗盘。用于景区开发后,炼丹炉搬迁的选址。现在完成了师傅的任务,还将绝学发扬光大,荣归故里。本来退隐,却因为捉拿叛会弟子重出江湖。绝招就是已经非常出名的闪电五连鞭还有融合了西洋武学的乌鸡白凤爪。至于想蹭热的雷雷,人设就是偷吃了师傅苦炼80余年仙丹,然后拆了庙门出逃的关门弟子。

3.天团路线:马老师由于常年练武,身体柔韧性强,已经有很好的舞蹈基础。可以和越南大师等,组成舞蹈天团。如果有系统性的编舞,在B站舞蹈区也大有作为,超越猛男舞团也是有很大可能。

作为普通人,并且有基本的初中物理知识,都不会再做所谓的大侠梦。

但如果你想强身健体,或是在以后的街头斗殴中不落下风。同时你并没有充裕的时间还有毅力,系统性学习主流格斗术。我可以推荐你学习陈鹤皋老师的无限制格斗。首先气势上形成绝对威慑,让对方没打疫苗前不敢轻易进攻。其次黑狗钻裆,仙人摘桃这些招式,虽然看上去没有其他大师那么行云流水,但却能直取命门。你要明白,武术的精髓就是一击毙命,放倒敌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宝国一流大师的出现翻车及未来变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