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心向吾桐
01
一本“闲书”引发母子大战
闺蜜最近和她读初中的儿子陷入了一场“战争”,娘俩各执一词,唇枪舌剑,僵持不下。
战争的根源在于一本武侠小说。
孩子正在读初中二年级,成绩中游。
闺蜜觉得还有一年就要中考了,这个时候理应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学习,追赶成绩,考上重点高中才是当务之急。
而闺蜜的儿子却认为不能死学习,学累的时候可以看看课外书籍放松放松,换换脑子。
“本来该做练习题的时间,用来读乱七八糟的小说,这不是胡闹吗!”闺蜜被气得歇斯底里。
“学习学习,我每天都在学习,我就不能有自己的兴趣吗,不能休息休息大脑吗?”儿子被妈妈的说教惹出了一肚子委屈。
结果就是闺蜜气得把孩子的小说撕坏,娘俩陷入冷战,母子二人一个星期互相不搭理。
其实,像闺蜜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总是觉得孩子读书要读对学习有帮助的书,比如教科书、教辅资料。
在这些家长的心里,学生就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切不以学习为中心的读书都是耍流氓,因为在那些书上看不到任何对学习成绩提高的价值。
02
儿子变身水族馆里的讲解员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约着一起带孩子去参观附近的水族馆,在家宅了那么久,孩子格外兴奋。
到了水族馆,孩子们被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吸引,左看右看,不亦乐乎。但是,国外的水族馆介绍都是英文,以孩子们的英语词汇量根本无法理解。
平时喜欢研究各类海洋生物,读各种科普书的儿子找到了自己的强项,当了几个小朋友的讲解员:
“这是鳐鱼,又叫魔鬼鱼,它的牙齿特别厉害,能磨碎任何东西。背后那根刺会把人刺死的。”
“这是电鳗,它可是有放电功能的,而且它昼伏夜出,捕捉小鱼时可以放电击晕他们。”
“这是棱皮龟,是世界上现存的七种濒危海龟的一种,在我们中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也是龟类中体形最大的,它最喜欢吃水母。”
…………
儿子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他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对他投来佩服的目光,都在称赞他好厉害,小家伙得意的神色遮都遮不住。
本来还在犹豫是不是要禁止孩子看闲书,看到儿子的表现,我改变了想法。
如同吃饭要荤素搭配才有营养,闲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不仅增长了见识还让孩子更加了自信。
03
“闲书”不闲,好处超乎想象
孩子阅读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闲书,看似浪费时间,其实收获很大。
01
放松大脑,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在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时心情愉悦,大脑得到休息。在紧张枯燥的学习中放松下大脑,学习必然事半功倍。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很多学霸都有阅读闲书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会读不同类型的书。
年黑龙江省文科状元张子昂就是个从小爱看闲书的孩子,无论是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还是高科技、外国文学,他都有涉及。
小学五年级就看完了整套《明朝那些事儿》,还会和父亲一起探讨明朝没落的原因和各代皇帝的优缺点。
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得冠*的状元武亦姝也是读遍各种闲书,从高一开始就广泛阅读各种名著,《聊斋志异》、《人间词话》、《红楼梦》等。
这些状元们的事例证明,读闲书并没有影响学习,反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02
拓宽视野,增加知识面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
文学大师林语堂说过:“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
他主张“自由”二字,认为“这种的读书,得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所谓满腹经纶,博古通今。读“闲书”并不代表消遣,多读书、广涉猎,对弥补短板、发展爱好、开拓视野都有好处。
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曾经提出关于语文教学的建议:要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读一些“闲书”,读一些与考试、写作不挂钩的书。
多读闲书,增加了阅读量,无形中拓宽了眼界和视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
03
有助于塑造孩子的性格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对孩子的性格有不同的影响:爱读武侠者,性格豪爽仗义;爱读侦探小说者,思维缜密行事谨慎;爱读抒情类书籍者,性格细腻温柔……
多读书的孩子,如同在心底播种了不同花期的种子,都会开出真善美的花朵。
04
养成阅读的习惯,受益终生
孩子读闲书时肯定会选择感兴趣的去读,正是对阅读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阅读的习惯。
一个拥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学识渊博,内心沉稳,格局广阔,腹有诗书气自华。
就像毕淑敏所说,让孩子爱上阅读,是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爱阅读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有明显优势。
04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爱看“闲书”的孩子
孩子爱看“闲书”,作为家长大可不必惊慌。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1、摆正心态,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孩子选择的自由权。
孩子爱看教科书以外的“闲书”,不要一副如临大敌的态度,以包容的心配合孩子。告诉孩子,他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这并没有错。
每个孩子偏爱的阅读领域不一样,尊重孩子的兴趣,把选择书籍的权利交给孩子。家长可以提供参考建议,但是不要越位包办。
2、与孩子一起制定读书计划表,适当地监督孩子
在校读书的孩子肯定要以学业为重,鼓励孩子读闲书的同时也要做好监督,防止本末倒置。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读书计划表,规定好孩子可以自由读书的时间,并且监督孩子完成。
有一个朋友就和孩子一起制定了学期读书计划。
和孩子约定不影响成绩的情况下可以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每天留出孩子自由读书的时间,但是书籍内容要让爸爸妈妈参考是否健康积极,坚决不能读垃圾读物。
有了读书计划,孩子不用偷偷摸摸读课外闲书,父母也不会因为孩子“不务正业”胆战心惊,两全其美达成共识。
3、鼓励孩子做读书笔记,汲取书籍中的有益营养
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养分,鼓励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做阅读笔记,记录读书心得,从书籍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阅读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梳理小说中的人物线和时间线,做好笔记,跟随不同人物身上的故事以及最后的结局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引导孩子从书籍中获取所需知识。
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世界无穷大,虽然无法行万里路,但可以让孩子读万卷书,多读闲书,领略万千风景。
END
樊登小读者今日上新儿童文学
《解忧杂货店》
引导孩子从书籍中获取知识
点击小程序收看精彩演绎
点击购买纸质书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