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大比特收集整理()
许多投资者担心,一旦俄罗斯方面对周末的乌克兰大选不予承认,或者在过程中加以阻挠的话,那么其与西方的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更多资金也会进一步从该国出逃,从而使其经济变得更加摇摇欲坠。一旦更多资金从俄国流出,那么欧元区和美国国债价格料会因这些资金的注入而进一步走高。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 年公司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80 万、475 万和727万,对应的EPS 分别为0.03 元、0.03 元和0.05 元。公司下游的拓展能力逐步增强,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投资要点 传感器行业点燃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医疗电子等快产业迅速兴起,传感器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物联、智慧城市将是传感器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之一,其应用将渗透于未来生活的各个层面。公司依靠传感技术,打造智能仪器仪表行业中的传感器之星。 技术领先,力争智能仪表综合供应商:主要从事压力、流量、温度等测量仪表和调节阀、电动执行机构等控制仪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自动化工程服务。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威尔泰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商和工业自动化仪表生产供应商。公司拥有一支30 多人的技术研发队伍,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所之间的紧密合作,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和再创新,使企业始终保持着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目前公司已获得31 项授权专利,十多项专有技术。 电磁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等传统业务深化解决方案:2004 年成立的流量实验室,是世界一流并经CNAS 认可的国家级检测中心,流量标准装置认证精度0.03%,可标定口径DN3~DN3800,达到国际领先。2014年,公司产品不断进入石油、石化、电力、市*、食品等领域深耕行业解决方案。除传统制造业外,公司的压力变送器成为国内较早进入核电领域的高端智能产品。 调节阀产品演绎新篇章:通过2 年前收购的大通仪表,公司顺利进入阀门领域,其调节阀产品也显示了公司对自动化、智能化行业的又一次技术进步。依托公司传统产品的渠道优势,公司的调节阀产品顺利进入石化、化工等行业。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公司覆盖的下游行业也将不断扩张。 风险提示:下游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新增产能的景气度。
交通要便捷 服务多样化
新京报图书排行榜数据由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中关村图书大厦、风入松书店、国林风书店、旌旗上书店、卓越上书店提供。 450)this.width=450> 本周生活榜亚*《恋人食谱》。 ■榜眼 期待2005 随着12月的到来,对于出版界来说,2004年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在2004年的最后一个月里,不大可能出现多少有分量的图书了,大家都在为新的一年积蓄力量。于是在我们的榜单上,依然是那些夏季以来一直畅销着的图书成为主角。 出版界在准备来年的选题,媒体则热衷于为即将结束的一年进行总结。前不久,《新周刊》推出了“年度图书”的候选名单,只是为各种各样的年选活动拉开了一个序幕。不过对于读者来说,2004年毕竟已经过去,而对于这一年的主题词,无论是“狼来了”还是“伪书”,无论是“青春写作”还是“同质化”,大家也都已经听得太多,在这样的时候,不少读者把希望寄托到来年,希望明年能读到更多好书。 前不久,出版界曾经有一次反思的潮流,大家都觉得出版陷入了低谷,但如何突围而出,每个人的想法却并不一样。有的出版人看好以更多的畅销品种赢得读者,有的出版人则反对让图书成为完完全全的商品,在他们看来,文化品位同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实说起来,这种歧异完全符合图书市场发展的规律。最近两年,正是由于大量的资金都被投入到迎合读者市场的那些出版物当中,才使得出版界每年都只有那么几个可怜的主题词,而新的畅销热点也迟迟不愿来临。如果出版者愿意从更多的层面去开发不同的市场,读书人不会抱怨“无书可读”。 看看本周的榜单,带给读者的再次是了无新意的失望。我们惟一可以安慰的,是两本同时上榜的《狼道》,既不是来自以《狼图腾》占领传统市场的长江文艺出版社,也不是以《狼的诱惑》吸引年轻读者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对2004年来说,“狼”或许真的已经成了图腾,但是负的出版人不会永远跟着图腾走。可以肯定的是,图腾不可能永远有效。 现在还不能确定2005年的出版市场能够有很大变化,不过我们至少还保留着希望。前些日子和几位出版界的朋友聊天,他们都谈到了来年的宏伟蓝图。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低水平的重复出版已经使得出版业越来越无利可图。有时候市场确实是产业调整的最佳杠杆,我们可以期待来年的图书市场会发生一些变化。 如果那些关于2005年出版界的期待能够实现一半的话,那么爱读书的朋友将会欣喜不已,出版界本身也将欣喜不已。我们相信,好书永远会有读者,畅销也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 □涂涂 450)this.width=450> ■榜说 一本书的畅销除了出版人成功的营销策划之外,往往还有一些偶然的因素:比如它切合了社会的某个层面。看看总榜上的四匹“狼”,我们实在不能将这简单归因于不良书商的跟风操作———跟风也要读者买账才行。 其实一直有人对《狼图腾》的成功心存疑惑,不少人现在谈起来还觉得是给这本书赶上了。回想起来,当时出版者对这本书的包装是极其成功的,但能得到如今这样的销售成绩恐怕确实也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吧? 现在《狼图腾》成为年度最畅销书之一已经没有疑问,惟一的遗憾是,关于“狼”的所有励志图书都质量低劣。不论是当下的《狼道》还是此前的《狼性》都还没有达到优秀励志图书的应有高度。不妨异想天开一下如果由姜戎本人来打造一部励志版的《狼图腾》大概会很红吧? □KIDY 450)this.width=450> 450)this.width=450> 450)this.width=450> 450)this.width=450> ■榜说 榜单上没有新书,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到榜单之外。事实上,如果仅仅从榜单来看,今年的小说实在没有什么亮点。这里面当然不乏创作乏力的因素,不过出版社的营销手段,也确实值得提出质疑。 需要特别提出来的一本书叫做《风姿物语》,考虑到络上近乎疯狂的点击率,说这本书是近年来阅读率最高的中文图书大概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这本流传了数年的神奇之书迟至今年十月才在内地出版,但这根本不能成为这本书没有畅销的理由———连同样来自络的《功夫》都登上了排行榜。惟一的解释只能是出版社的经营问题,其实从出版社的手笔中我们可以猜到这种局面:已经写了数百万字的小说却只能引进区区两本,这样试探市场是难有好结果的。 450)this.width=450> ■榜说 可以说钱穆是2004年出版界的一个现象。谁都没有想到,在喧嚣的书市上一位国学大师能够突围而出。 事实上钱穆的书并不好读,这从不同品种的销售结果可以看出来,读者能接受的还是那些稍稍通俗一点的品种。可惜钱穆写的这类小书并不多,要不然出版界倒真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从钱穆的成功当然还不能得出国学类图书能够大热的结论,但对出版界来说,这却是一个难得的信号:在流行阅读的大潮之下,更严肃的读物已经成了读者的急需,出版商需要做的,是让这些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实现大众化。 450)this.width=450> ■榜说 史学是今年出版界的主题词之一,而且这股阅读风潮正在从学术界向普通读者发展,看看我们的榜单,一半以上的图书与历史相关。 客观地说,类似于《封建社会》这样的史学名著,真正有能力把它啃完的读者其实是不多的,但最近两年,读书界却兴起了一种读史的热情。在这样的热情之下,不但像《帝国*界往事》这样比较通俗化的史学读本能够得到读者的欢迎,布洛赫这样史学大家同样获得了读者。更有甚者,还有出版商着力打造全新的中国通史读本,历史读物的市场规模可见一斑。其实看看盗版书摊我们最能了解新的阅读风尚:在那儿,历史书红着呢。 华语图书综合榜 据香港、台湾、澳门各地图书排行榜综合整理 450)this.width=450> 450)this.width=450> ■榜说 港台的出版物从来都是内地出版界的一大资源。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注意到,除了幾米、张小娴之类的畅销天王天后之外,最近内地引进了不少原本不大熟悉的港台畅销书,流行一点的像《斗鱼》之类的电视小说、《羊肉炉不是故意的》之类的轻松小品,文化味道浓一点的比如韩良忆的系列作品在书店里都不难见到。这些书的大部分或许不会成为最热点的畅销书,但它们的实际销售成绩却是相当惊人的,放在一起,就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比而言,内地的出版物能够出现在港台市场上的就没有那么丰富了,能够登上排行榜的更是少见,想来这也与内地流行文化的总体状况相关。前段时间余秋雨的自传《借我一生》曾经在台湾地区上榜,不过总的来看,也是昙花一现。几个月之后,我们在本周榜单上又看到成君忆的这本《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也算是难得一遇的故人了。 成君忆的《水煮三国》在内地已经畅销了一年多,今年二月在台湾出版后也有不错的成绩,想来对作者的人气会带来良好的影响,而从书店对《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的推荐力度来看,出版商也是花了相当大力气的。有此铺垫,成君忆的新书或许还有机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涂涂 英语图书综合榜 据亚马逊书店、巴诺书店、北美主要媒体图书排行榜综合整理 450)this.width=450> 450)this.width=450> ■榜说 本周上榜的新书《黄昏》是尼尔森·戴米尼的约翰侦探系列第三本,作者说,这本书是由真实事件的启发得到灵感而写作的,主角仍然是以前在作者侦探系列中亮过相的约翰·科里。这次他在调查1996年长岛海滩发生的一起坠机事故。 故事从2001年7月开始,此时距离坠机事故已经有5年,长岛举行了一个事故纪念活动,侦探和他的妻子都参加了。官方早已宣布这起坠机事故的原因是机械故障,而200名目击者却信誓旦旦地说看到了导弹击落飞机。于是,侦探开始了调查。本书的主线是侦探跟踪当年在海滩上的一对夫妻,当时他们正用摄像机录下了自己的风流韵事,不经意间抓住了导弹击落飞机的场景。 这本书的标签是同恐怖主义的对话,表面看起来,这本书的线索是侦探跟踪两位目击证人,临到要结束的时候,读者才会发现自己实际上被往错误的方向上引导,阅读时的恐惧是在慢慢增长的,这种恐惧来源于恐怖主义组织的打击。 戴米尼将这些惨剧置于股掌之间,却试图表达出一种真实的情绪,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于死者的同情,对死者亲人的哀恸在书里都有深入的刻画。刻意营造的气氛和场景,又使得这本书具备一般惊悚侦探小说的可读性,到底录像带在哪里呢?是否真的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这些悬念,始终伴随着读者。 用小说来传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戴米尼并不是第一人,书评周刊也中肯地认为,这本书能在排行榜上占据第一,应该是有争议的。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本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然而它的题材,却准确地击中了美国*府和公众的心头之痛,相信这正是它被关注的理由。 □小船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