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别拿贫富分居害孩子gm0bzeit
TUhjnbcbe - 2020/8/12 14:0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别拿“贫富分居”害孩子


教育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不得按学生贫富状况安排住房,并就此开展检查。这让人联想起几年前重庆一高校之“壮举”:学生住宿标准分为5个等级,连体别墅、小洋楼、新建宿舍、普通宿舍和免费宿舍。绕学校走一圈,恍如从第三世界到发达国家。此风之渐久矣,有学生互相攀比接送轿车的,有学校按学生家庭背景分班的,或按父母官阶收入决定是否接受的。校园不过是社会的镜子,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势必在学生群体落下投影,这本不足为奇。问题在于,像“贫富分居”这样的行为最终会在孩子成长心灵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有人说,富贵家庭的孩子之间容易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住别墅有助“贵族气”的形成。可是别忘了,即使在最缺粮食的年代,我们的革命老前辈们仍纷纷把孩子送到最艰苦的基层去锻炼。“玉不琢不成器”,很难想象如今这些只惯住别墅的孩子,长大后对人生能有多深刻的理解。一旦落入低潮,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吗?一旦掌了权柄,他们又会对百姓有多少悲悯之心?还有人辩解说,家境贫穷的孩子聚在一起就消弭了嫉妒,住差些还能节约钱。这个,也很难让人不搓火。各国的“贫民窟”理论都印证了这一点:强迫弱势群体聚居,势必产生巨大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对于穷孩子来说,同样的学分和表现,却不能拥有和富孩子一样的住宿条件,将产生自卑心理,进而演变成逆反。归根到底,这涉及大学教育的本义,涉及大学教育的公共性。《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也就是说,大学是培养德行的地方,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地方,要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交流和张扬,而不是物质的奢华。这就好比高僧讲学之处,僧侣们穿什么,住什么,并不重要,反要去奢求拙,披一件破旧袈裟,却意境高远。因此,学校既不是旅游胜地,更不是星级宾馆,若是成了富孩子炫耀、穷孩子丧失自尊之所,那真是生生害了他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拿贫富分居害孩子gm0bz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