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小心上了“监控黑名单”_河南
2014年,对于所有的企业和创业者来说,最为关注的话题必然是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除了改实缴为认缴、放宽企业经营场地的限制、改年检制度为年度报告制度外,最为大众关注的就是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公司,诚信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那么,本次的改革,究竟应该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
从成都市工商局了解到,要推进企业诚信建设,首先要升级市场主体信用系统,通过完善信息资源库、公示企业主题信息等方式建立服务保障机制,为相关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还要建立经营异常名录,也就是俗称的“黑名单”,并纳入对境外投资者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境外追偿保障机制。
同时,请到了顶呱呱集团工商事业部的周先生为我们分析“黑名单”作用。
什么是“黑名单”?
提到“黑名单”,首先要提到现有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该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国家信息资源库为基础,构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的系统,主要作用是支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而黑名单,就是在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对于那些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取得联系等的市场主体都将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向社会公示。
对于那些被载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及其负责人,各个相关*府部门都会采取有针对性的信用约束措施,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强制约束企业的非常经营行为。
建立“黑名单”的作用
说到企业信用黑名单的作用,周先生特意用了Q Q黑名单做对比,“Q Q上的黑名单是为了防止受到那些不良分子的骚扰,这属于一种比较消极的保护方式。而企业信用黑名单的建立,是*府主动出击,打击企业的违法经营行为,属于一种积极的保护方式。”
既然是保护方法,那么第一个保护的就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企业信用黑名单的建立将有力打击企业的违法经营行为,让消费者能享受到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个保护的是经济市场的运行秩序。国家经济要发展,就必须保证经济市场的良好运行,企业的不法运营,是对整个市场秩序的严重破坏。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有进一步有效的监管市场主体的运营行为,维持市场运营的有序进行。
第三个保护的是守法经营的企业的合法权益。黑名单打击不法运营的同时,也是在保护守法运营的企业行为。而且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能帮助消费者和客户单位更加有效的选择信用良好的企业,从侧面也是对守法运营企业的企业形象的提升。
建立“黑名单”的前提
说到前提,周先生依然采用了Q Q黑名单作为比喻,“你为什么要使用(Q Q)黑名单?因为你受到了骚扰。你为什么能够使用黑名单,因为腾讯设置了这样一个功能,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也是一样。”
之所以要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很多市场主体为了牟利采用了很多不法的运营方式,极大的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对经济市场的运转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但是,要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完善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分为信用体系和监管体系。
其中,信用体系可以分为信用和公示两个板块。信用板块的主要作用是衡量不同性质的企业的各项经营行为的合法性,并且将企业的不法行为记录在档案中。而公示板块则是通过官方的平台将企业的信用等级展示出来,让那些见不得光的行为无所遁形。
而监管体系又分*府监管和非*府监管。*府监管的主要内容就是由*府制定相关的*策和法律法规,完善企业信用系统的国家监管,保证有法可依。非*府监管的内容则是由社会组织、个体参与,通过*府平台举报企业的不法经营行为,同时,积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公证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用社会组织和个体的监管弥补*府监管的空缺。
总结
在与周先生进行了一番交谈之后,对于企业信用黑名单有了更全面的认知。通过黑名单,国家能加大对于经济市场的监管,能更进一步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能保护企业的守法经营行为。
而且,黑名单也是对工商等级制度改革中“严管”内容的重要补充,是保证新的工商登记制度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