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80后理财出现危险信号
TUhjnbcbe - 2020/7/18 11:54:00

“80后”理财出现危险信号


摘要:


多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财概念,在他们看来,现在还不是理财的时候,等以后赚钱多了、或准备结婚及至结婚后再考虑。


其实,专业投资理财专家的观点是:钱多钱少,都有财可理。职场新人尽早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尽早学会投资理财,必将受益终身。


三个案例三种态度


案例一 “月光族”小李


大学刚毕业的小李上班两个多月,每个月4000元左右的薪水,单位还替他租了住房,但他这两个月都是“月光”。日常吃饭费用、交通费、费和水电费至多1000元,那其他的钱都怎么没了呢?小李自己也觉得不对劲,左算右算,请朋友吃饭、唱歌、出去玩、买衣服,这些又花掉了1500元左右,其余的钱怎么用掉了他还真“一时想不起来了”。


小李刚刚踏入职场,第一次拿到工资随意花掉的心态可以理解,这也代表了一部分职场新人的消费习惯,但是正如小李与交流时所言,“这样下去可不行”。


小李是河南人,他来广州读大学后便留在广州工作。其父母亲现在都在河南,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在当地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家庭收入在当地算中等水平。小李从读小学及至大学,一路顺风顺水,考上广州的名牌大学。应该说,小李虽然毕业出来工作了,但从来没有体验过家庭无钱供读、无米下锅之苦。


案例二 “逍遥派”小欧


如果说小李才上班两个月,其案例不足以代表职场新人的理财情况,那么已经工作3年的小欧,他的例子肯定是个典型。


大学毕业后,小欧进了广州一家IT公司,每个月平均元的收入,但是怎么花、花掉多少,他心里却没谱。用他的话说,“开支多少不一定,进账出账看银行系统就可以了,主要是跟朋友一起玩的开销。”他暂时也没有买房的计划,“没结婚我买房干什么啊,买了也是负资产,等哪天想结婚了再买吧。”他对买房也没压力,“首付10多万没问题,两个人供房还有压力那就太失败了。”


在积蓄方面,他把钱基本都存进了银行。小欧说,他没有购买商业保险,因为单位已为每个员工买了社保。问他有没准备购买基金或外汇之类的投资。他说,对此类投资一点都不懂,要说有一点投资举措吧,那就是“玩一点股票”。但据他说,其实他个人对股票也没什么研究,去年开始跟着同事买卖了几手金融股,现在该股是亏是盈都还没去算细账。


案例三 “保守派“叶飞


在广州某媒体工作的叶飞,1981年出生,6岁便入学读书,因此大学毕业出来工作较早。但他自称“稳定下来真正做事只有两年时间。由于单位改制和岗位调换较为频繁,因此他的月薪收入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综合计算,平均每月大约有4000元左右。


叶飞自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生活十分熟悉,从小便学会生活自理。父母亲干农活未回家,他都能自己做饭、自己学习功课后睡觉。他说,每天清早,当他醒来时,父母亲都种田去了。由此,他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


毕业后,由于单位配备了租住房,而且平时他自己买菜做饭吃,平均每个月生活费基本开支也就500元至600元左右,再加上水电费、交通费、费,偶尔买衣服的费用,一共不超过1000元。他平常很少出去玩,也没有什么应酬消费,因此每个月基本能存3000元左右。


家里曾提议给他一点首付款让他供楼,他拒绝了。他打算自己攒钱买房,“家里的一点点积累给父母留着养老,自己一个月存下3000元,一年便是36000元,3年下来理想的话基本够买房付首付了。”


叶飞喜欢摄影,见到合意的摄影器材就买,他称,“这些会增值的”。他也想过在其他方面进行投资,“我现在开始关注基金、国债、保险之类的投资,目前正在看股票方面的书,先了解了再说。”他对投资有顾虑,由于刚出来工作,原始资本有限,因此他说更注重“自己熟悉”的投资领域,像教育投资,人力资本升值之类的,他说正考虑考车牌,读些英语课程,或考职业资格证乃至留学读研等,为以后创造更好的投资机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80后理财出现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