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快报》文/高伟
据《电鳗快报》观察,截至3月26日,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集中披露,已有10家公募基金公司年运营业绩出炉,其中8家实现盈利,而浙商基金和南华基金这2家却净利润亏损。尤其是浙商基金,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且亏损总额度已经超过了万元。
据同花顺iFinD,浙商基金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是这样的:
浙商基金年营业收入为.53万元,净利润为.35万元,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分别为.27万元、.28万元。
年财务数据发现明显变化,营业收入为.22万元,同比下降43.27%,净利润为-.75万元,同比更是下降.20%;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分别为.89万元、.8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2.71%、17.06%。
年,该公司经营数据再度恶化,营业收入为.66万元,同比下降87.45%,净利润为-.75万元,连亏两年,且合计亏损.5万元;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分别为.70万元、.3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18%、16.46%。
说起浙商基金,正应了那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这里的“萧何”实际上就是“委外”。
浙商基金成立于年10月,和众多银证保系基金一样,浙商基金也是含着“金汤匙”诞生的,股东包括浙商证券、通联资本、养生堂和浙大网新集团,但浙商基金成立前五年也如其他“80后”基金公司一样并未取得太大的成功,直至年。年后,基金公司尤其是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在不具备强大投研实力的背景下,依靠机构委外资金做大公司管理规模成为一条捷径。浙商基金同样也想借此弯道超车。
货币基金是对接机构委外资金的基金品种,而浙商基金此前规模迅速增长因定期开放式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据《电鳗快报》观察,年末浙商基金管理规模仅22.19亿元,至年末管理规模已增至.56亿元,一年之内管理规模增长近5倍;至年6月末管理规模再次迅猛增至.52亿元,半年时间规模再度增长5倍。短短一年半时间,浙商基金管理规模激增26倍之多。管理规模大幅增长背后是货币型基金的贡献。该公司旗下有两只货币型基金,分别是浙商日添利和浙商日添金,两只基金分别成立于年12月和年12月,管理规模在年一季度巅峰时合计为.64亿元。
“由于浙商基金的规模增长大多依赖委外产品,由机构投资者注入,而机构投资者能否提供持续支持并不能保证。”有基金分析师称,浙商基金的规模暴涨完全是依赖委外业务,而其偏股基金投研业绩并不出色。
据同花顺iFinD统计,自从年第一季度暴涨之后,浙商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连续6个季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数据,年一季度,浙商基金14只基金总体规模为.66亿元,截至年年底,其资产规模为.67亿元,规模排名也从年一季度的第38名降至第68名。规模趋势图如下:
“委外新规发布后,监管持续收紧,委外业务必然出现滑坡。受此影响,年开始,浙商基金规模持续缩水,业绩连连下滑,这样的表现也在意料之中。”上述基金分析师继续表示。
随着机构资金偏好转变和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滑,机构资金辗转腾挪造成了众多中小基金公司规模大起大落。面对“委外”困杀,浙商基金还能撑多久?后期如何摆脱这种困局?《电鳗快报》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