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副教授:四大原因妨碍*务公开
深圳微博发布厅上线启动仪式。(资料图)
十八大晶报报道组/文
关键词:*务公开
近年来,*务公开问题一直是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尽管已提了好多年,从更大范围来看,它与公众的期待仍然存在明显的距离。此次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了*务公开的必要性并设定了相关制度安排,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认为,这有利于提升**和*府的公信力,也有助于化解社会公众的非理性情绪。
“我个人一直认为舆论监督是推进*务公开的有效途径,这里面有媒体的天然属性的原因,也有利于走出*府在推进*务公开方面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治理困局。”
张志安
四大原因妨碍*务公开
晶报:张教授,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也许你已留意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对*务公开所作的精彩阐述,事实上,这些年来,*务公开问题一直是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首先想请您谈谈*务公开对提升公共权威有何价值与意义?
张志安:好的!我想从引爆近期多起群体性事件的PX项目来谈点个人的思考,PX项目作为现代产业链的关键配套项目,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来看,是可以建的,也是应该建的,日本美国都有相关的PX项目,但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从北到南,在筹建的过程中为什么都引起了或大或小的风波呢?在我看来,原因还在于我们没有很好满足社会公众对*务动态公开的要求,没有建立起*府与公众良好沟通的对话机制,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此次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了*务公开的必要性并设定了相关制度安排,我认为这是有利于提升**和*府的公信力的,也有助于化解社会公众的结构性心理指向,众所周知,公信力是权威性的主要源泉。
晶报:*务公开其实提了好多年了,从更大范围来看,它与公众的期待仍然存在明显的距离,在您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张志安:在我看来,出现这种情况是很值得玩味的。对于中央高层来说,他们的主观意愿是无可疑问的,公众也有很高的热情,但在推行*务公开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为什么仍然没有完全实现,或者说仍然没有完全成为满足公众的期待呢?我认为,主要有4个原因。第一个是部门化问题,在现实中你也可以看到,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那些占据资源分配权力的部门往往表现得比较差,这就很值得我们深思。
晶报:其他的三个呢?
张志安:这三个,一个是地区化问题,像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得比较好,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社会建设比较好的地方,*务公开相对会做得好些;另一个就是所谓的行*化问题,我说的行*化问题,就是一把手问题,仔细分析你可以看到,那些一把手比较开明、民主意识比较强的部门往往做得比较好,领导的个人因素在这里面还是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一个,就是依法申请的*务公开这一块普遍做得比较差,从近期几起公民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务信息公开的案例来看,成功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