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以为动物很沉默,结果它每天叭了个叭叭叭 [复制链接]

1#

对我们人类来说,语言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

每天一张嘴叭叭的,我看还有谁不懂我(bushi)。

俺也一样!

但你有没有想过,人类的语言属于人类,动物们又不会开口说话,它们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呢?

其实,我们人类的语言算得上是“强化升级版”的动物叫声,而动物们不仅会用声音来沟通,表情、发光、化学物质、触觉甚至电信号,也都是它们的“语言”。

表情信号

它的“笑”不一定是笑

许多哺乳动物,都能做出丰富的面部表情,作为叫声之外的第二语言。

近年有研究显示,人类的基本面部表情有27种,黑猩猩有13种,狗有16种,而总是拉着一张大长脸的马,居然有17种!

马高兴时像人类一样,会向同类咧开嘴露出“笑容”

只不过,动物脸上“很像人”的表情,未必和人类的表情是同一个意思。

就拿狗狗来说,它们嘴巴微张、嘴角上翘的“笑”,很多时候是在表达紧张、焦虑或痛苦;而当狗狗高兴时,通常会咧嘴露出尖牙,不仔细看还挺吓人的(仔细看更吓人)。

好像有人que我?

没有“脸”的萤火虫,则是用发光来传达信号的。

萤火虫腹部末端长着发光器,它们能操纵发光器的明暗变化,并用发光器与同类沟通,就跟摩尔斯电码似的,一般人别想懂。

北美有种萤火虫,求偶时雄虫会在低空飞舞,每隔5.8秒闪烁一次黄色微光。雌虫如果要回应,就会在雄虫发光1~2秒后发光,时间把控相当精确。雄虫发现雌虫回应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就不用我展开说了。

正在交配的萤火虫(Lampyrisnoctiluca)

图片来自:wiki

同一地区的每种萤火虫,都有自己独有的信号语,各闪各的,谁也不打扰谁。

但有些种类的雌性萤火虫就比较厉害了,掌握了“外语”,能回应其他种类雄虫的求爱——不过人家不是打算谈恋爱,只是想吃掉被引来的小倒霉蛋儿罢了。

气味信号

香味臭味,信息量很大

我们人类的感官以视觉、听觉为主,气味主要用来识别食物、躲避危险。但实际上,通过化学物质释放的气味,很可能是动物最早的沟通工具。

在哺乳动物中,眼神不好的种类不少,鼻子不好的却只有灵长类、鲸类等少数“奇葩”。哺乳动物通过粪便、尿液、分泌腺释放的气味,人类顶多闻出个“臭”和“骚”,而它们自己却能闻出对方的性别、年龄、健康状态、社会等级、乃至与自己的血缘关系等一大堆隐藏信息。

其中科学家研究最充分的,或许就是老鼠了。

在一个褐家鼠群体里,成员们会相互把尿液滴在对方的皮毛上,这样大家闻起来就都是一个味儿,方便敌我识别。鼠群中高等级的雄鼠,尿味散发的“气场”也更强大,低等级的雄鼠闻到后就会恐惧、躲开,而雌鼠闻到后就更容易发情。

褐家鼠喜欢成群生活,通过尿液气味来辨别彼此的身份地位

由于有传达信息的功能,这些能被嗅闻到的化学物质也被称为“信息素”。

与视觉信号相比,信息素传播距离远,大脑处理起来也简单。这对渺小的昆虫尤其重要,像蜜蜂、蚂蚁和白蚁等社会性昆虫,整个群体的通信网络就是以信息素为渠道的。

信息素还能大大提升找对象的效率。比如雌性梨天蚕蛾能把气味散发到8公里外,那里的雄性只需闻到几个分子,就能在一小时内来到雌蛾身边。

触觉信号

抚摸拍打,都是在交流

大家小时候去动物园的时候肯定见过猴子们坐在一起,互相梳理毛发。有人说它们那是在抓虱子,也有人说是在找盐粒吃。

事实上,理毛对于猴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社交,是联络感情、巩固地位的重要手段。猕猴群中的猴王,根本不用自己理毛,其他猴子就会抢着帮它理;而地位低的猴子,往往也热衷于给地位高的猴子理毛,却懒得跟其他“穷兄弟”互动。

猕猴每天都要花至少2~3个小时挤在一起理毛,通过身体接触增进感情。图中是加里曼丹岛上的豚尾猕猴。

相互倚靠、抚摸、拍打等肢体语言,在许多动物的社交礼仪中都很常见,甚至能像开关一样改变对方的行为。

比如猫、狗、鼠、兔等许多哺乳动物的幼仔,只要一被母亲叼起,就会进入“石化状态”,随便摆布。

中国斗鱼在求偶时,雄鱼会反复啄咬、挤压雌鱼的身体,这样才能刺激雌鱼排卵。

对于蜘蛛来说,触觉信号甚至可以保命。

蜘蛛都是触觉大师,它们的8条大长腿不是白长的,上面有敏锐的触觉感受器,能通过蛛网或地面的振动识别猎物、判断危险。蜘蛛一般都会选择比自己体型小的猎物,于是到了求偶时节,雄蛛就面临被“新娘”吃掉的危险——雌蛛的体型一般都比雄蛛大。

近年研究表明,一些种类的雄蛛在踏上雌蛛的蛛网时,确实会用触觉信号来表明身份。比如美洲的黑寡妇蜘蛛会快速进行几次摇滚般的“拨弦”动作,要是表演得好,雌蛛就不会攻击;要是动作不标准,可能结局就是原地去世了。

黑寡妇蜘蛛的雌蛛体型是雄性的4倍以上

电信号

用爱发电,联系同类

虎躯一震就能释放伏高压电的电鳗,并不是惟一掌握这门神奇功夫的:至少有种鱼类,都有类似的放电器官。

不过绝大部分并没有电鳗这么强的放电能力,它们发出的电流,主要功能不是捕食,而是用来感知环境、联系同类的。

电鳗

图片来自:TennesseeAquarium

会发电的鱼,一般生活在水质浑浊的河流、海湾环境,视力在这些地方几乎没用。于是在演化中,它们的眼睛变得又小又弱,却拥有了向水里放电的能力。释放和感知电流的器官,在侧线配合下简直能当“雷达”使,可以轻松锁定猎物、发现障碍物和掠食者。

非洲的多种长颌鱼,各自发出的电场都有独特的频率和类型,无需其他信号就能在一片浑水中识别出同类。有些种类的长颌鱼,甚至会在捕猎觅食中用电场相互交流,实现一定程度的配合作战。

长颌鱼

图片来自:wiki

实际上,由于水的导电能力远比空气强,动物在水中都会形成“生物电场”,大部分鱼类也都能感知这种电场。

有科学家认为,沙丁鱼、鳀鱼等集群游动的鱼类,鱼群内的每一条鱼都有相同的电场频率。这就可以让大家都能随时掌握身边伙伴们的动向,使整个鱼群动作协调,步调一致。

所以,我们以为动物同类之间没啥交流,其实人家每天都在叭了个叭叭叭叭...

撰文

冉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