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m.39.net/pf/a_5656376.html医院订阅哦!
胸章带血
——猎鹰突击队特战队队长杨振参加某国“猎人集训”纪实
只有经历拔节成长之苦,承受换羽重生之痛,才能在一次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成长、成熟,走向卓越。一个能打胜仗的战士,一定会有被无数困难、挫折、挑战历练过的心。
——题记
年12月21日,某国特种作战学校(俗称“猎人学校”),朵朵白云静静地挂在天空。
在四面环海的操场上,23名不同肤色的*人整齐列队。其中,武警猎鹰突击队某特战队队长杨振脸色黝黑、神情凝重、双眼布满血丝,格外引人注目。
结业典礼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猎人学校”上空。校长卡斯特罗上校亲手把一枚带有两根1.2厘米钉针的勋章,扎进杨振的左胸上方。这是该校对所有学员宣布毕业的特殊方式。总教官佩德罗·米杨上尉称赞:“这名中国队员是这次集训的佼佼者,他是获得留校任教资格的武警特种兵。”
一阵刺痛袭来,鲜血在迷彩服上浸染出一片巴掌大的血迹……这一刻成为杨振此次走出国门最光荣、最神圣、最自豪的一刻。他的名字、国籍和*种将会镌刻在“猎人学校”的荣誉墙上。这枚带血的勋章,凝结着他参加“猎人集训”5个月来的付出与收获。
抉择
超常残酷的训练,造就出最凶猛、最有头脑、最具战斗力的特战尖兵。
某国特种作战学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特种兵学校之一,已有20多年承办“猎人集训”的历史,淘汰率达到50%,有时甚至是80%。在这里,曾有人被训得瘫痪、精神分裂,甚至死亡。
经过层层选拔后,杨振成为其中的一名队员,他既兴奋又倍感压力。30岁的年龄已经过了训练“黄金期”,能否坚持下来是个未知数。然而,对学习国外特种作战技能和理念,他内心充满了渴望。与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同行的两次联演联训让他有几分底气,可这次代表武警部队来到太平洋彼岸的“猎人学校”,也是对他特战生涯的一次全新挑战。
然而,入校第一天,内心满满的期待变成了巨大的压力,压得杨振喘不过气来。校方传统的做法是,各国参训队员首先签订生死状,无论死亡或伤残,一切后果自负。想起襁褓中的儿子,他感觉这与其说是集训,更像是一场“死亡之旅”。
谁也不知下一秒是训练还是实战。“猎人集训”课程设置有*事自由跳伞、空中突击等5大技能课目和敌火下运动、悬崖跳水、黑色“魔鬼周”等30多项考验生理和心理极限的实战课目,而且每次训练从不提前宣布计划,队员装备始终不能离身。
“没国籍、没姓名、没尊严,只有一个数字。”谈起这次集训,杨振伸出3根手指,“帽子上的编号3是我在集训队唯一的标识,集训队的狗代号为‘猎人1号’,如果狗犯错误,我们也要跟着受惩罚。”
喝泔水、进粪池、倒吊灌水、藤条抽打、吃狗剩下的食物,有时还会让队员脱光衣服,捆住手脚蒙住头扔进森林里,身上被毒蚊虫叮咬,满身都是红包。如果被一种名叫伊蚊的蚊子给叮了,就有可能患上登革热;森林面积广阔,还有可能面临被各种野兽攻击的危险……教官会穷尽一切手段方法折磨、虐待,挑战队员心理和身体的最大承受能力。
“被绑住手脚倒吊进水桶,身体在水桶中痛苦地扭动着。”脏水从鼻腔倒呛进肺里,杨振被拉起来后大口呼吸,脏水再从嘴里喷出来,肺呛得似乎快被咳出来。在被教官一遍一遍地折磨下,他起初觉得就像游泳憋气一样简单的想法被彻底击得粉碎。
“你叫什么名字?”教官一边用藤条抽打着,一边引诱动摇他的意志,还大声问他的*衔、国籍,以及为什么来到这里。
呕吐过、尿过血、负过伤……经受了残酷的折磨和虐待后,杨振感到内心一次次濒临崩溃。入伍12年来,杨振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几十次,可如此残酷的集训让他感受到了恐惧。
人生中最艰难的就是抉择,而对与错也是一念之差的事情。面对身心折磨,杨振说他也曾想过放弃。放弃也很简单,只要按照学校的规定干三件事:第一,说出国籍和姓名,第二,摘下数字代号牌扔进火里,第三,亲手降下国旗。
杨振说:“退出只是一念之举,可自己代表着国家,代表着中国*人,丢不起这个人。即便是我倒下去了,胸口也要向着前进的方向。”
吃不饱、睡不好、训练强度大,饥饿和疲惫伴随整个集训过程,只有靠心中的信仰和意志才能支撑身体。每天早上,当他看到自己亲手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迎风飘扬时,那种跳动着、特别鲜艳的红色将他内心的脆弱、身体的疲惫赶走,所有的压力会变成奋进的动力。
一次,在连续接受20个小时高强度训练后,杨振已疲惫不堪。他的耳朵甚至都产生了幻听,感到周围死一般寂静,只能听到自己心跳声和颤抖声。此时,在他看来,哪怕休整1分钟,都是上天的恩赐。好几次,杨振即便被教官折磨得昏过去,可意识稍微恢复后他又跌跌撞撞地投入到训练中,因为中断训练累计超过48个小时就会被淘汰。
“3号!3号!3号……”教官不论是严刑拷打,还是威逼利诱,他从这名中国*人的口中,始终听到的是数字3——杨振用中国特种兵的坚韧和刚毅,也把代号3深深刻在了教官的脑中。
教官见他始终不屈不挠,就像一个铁打的男人,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至今,杨振都在怀疑教官是否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冷酷的教官在5个月集训中,只露出过一次微笑。
每一次虐俘训练中,杨振都在咬牙坚持,也让他一次一次战胜自我。必胜的信念在心头燃起的同时,身体、心理和意志的极限也在接受挑战中悄然突破。这个山东汉子始终坚信,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艰苦的磨砺,走过了内心最痛苦的煎熬,才能在苦难之后获得重生、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
洗礼
连续63天闻着催泪瓦斯气体吃饭、每天睡觉不超过3个小时……接受冰水洗礼这个课目,是“猎人集训”中让所有队员心中忌惮的“鬼门关”。
“猎人学校”地处海拔多米高的山顶上,昼夜温差较大。每天凌晨4点,扔进宿舍的催泪弹爆炸声成了起床号,2个小时泼冷水训练便拉开了当天训练的序幕。
冷水浇过来打湿了全身,凶狠的教官命令大家站在风口处,让冷飕飕的山风把湿衣服吹干。寒冷、饥饿、绝望接连不断袭来,让人感觉就像是生活在地狱一般,中间还会穿插走鸭子步、圆木挺举、光脚跑等内容。
一次次背心短裤被浇湿,又一次次被山口的冷风吹干,有时教官还将冰块放在学员衣服里不让取出,体内仅有的一丝热量,一点一点被寒冷的山风带走。此刻,刺骨般寒冷让人除了颤抖就是颤抖,没过多久就会有人接二连三敲响钟声选择退出。
突然,杨振的呼吸出现短暂停顿,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卡住一般难受,他的小腿也开始出现了痉挛。杨振捂住自己的喉咙,身体倒地扭曲成一团,脸被憋得铁青,耳边教官疯狂的吼叫声、嘲讽声和谩骂声,一直刺激着他的大脑。
“越是险恶的环境越要燃起斗争的意志!”杨振下意识地在胸口上猛捶两拳,一阵咳嗽之后痛苦才稍有缓解,他告诫自己:“我站在这里,我就代表了中国,代表了武警,即便把命丢在异国他乡,也不能让中国特种兵的形象倒下去!”
一个人在身体经受最痛苦的磨砺时,意志力的支撑会让他变得更加强大。寒冷,一丝丝渗入杨振的骨髓,寒冷,也让他变得坚不可摧,他就像大山一样挺立在“猎人学校”的训练场上,挺起了中国*人不屈的铁脊梁。
远处,山脊开始泛白,杨振感觉即将迎来曙光。当第一缕朝阳照在杨振的脸上,他决心挺过这道难熬的“洗礼关”,可高强度训练让原本饥饿的身体过度透支,他一头栽倒在冰冷的水洼中。
挺过这寒冷一刻,接下来依然度日如年。每天凌晨3点半起床,先冲凉水;夜间就寝前,冲凉水;睡觉超过3小时,被罚冲凉水;物资带不全,被罚冲凉水;私藏食物,被罚喝泔水、冲凉水……
一次,在夜间耐寒训练中,杨振在冰冷的河水中泡了两个多小时,哆嗦着好不容易快熬到就寝时,搭档却因为太疲惫站哨睡着了。他也连带被教官惩罚,在河水中泡了两个小时。冰冷的河水冻得他浑身发抖,上下牙齿发出“咯噔咯噔”的碰撞声。
“那一夜几乎在冰冷的河水中度过。”当地常年平均气温26℃,累计接受90个小时的泼冷水训练,最让杨振刻骨铭心的是侵入骨髓般的寒冷。一次次突破心理和生理极限,他感觉自己从弱到强,一点一点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猪永远是吃不到食物的。”这是“猎人集训”中教官的口头禅,而食物在“猎人学校”就像机器的燃料,队员只要能维持每天的生存就可以。
杨振和队友每顿饭只能吃到拇指大小的一块鸡肉,最大的鸡肉还挑出来给“猎人1号”享用,或者只吃一块玉米饼和一点黑豆泥,每天吃两顿还是三顿饭,完全取决于训练完成情况。
“呼吸着催泪瓦斯气体,肺里有种强烈的灼烧感,好像快要炸了一样”。抗催泪瓦斯训练中,在7米多长的水泥管道里,教官扔进2枚催泪弹,队员进去后,管道两端被死死地堵住。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从管道里传出,不到3分钟教官不会放人出来,杨振说只有猛捶胸口才能缓解,一次还被熏得休克在管道里。
“我这条命是捡回来的!”能活着回来就像是战斗的幸存者,拼的就是一口气和顽强的意志。杨振说,次*事自由跳伞这个课目,他先后遇到过两次险情,只有异常镇定才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一次,他从多米的高空跳出机舱时,伞绳出乎意料地缠住了左腿,杨振在空中一边快速下降,一边胡乱地飞舞着。他想这次肯定会摔死,再也见不到1岁的儿子。
只是片刻的手足无措后,经过多次未知极限考验的杨振近乎本能地镇定下来。他拔出伞兵匕首,割断了主伞绳,拉开了备用伞绳,蓝色的天空中绽放出一朵洁白的伞花。
另一次,在完成了空中所有规定动作后,伞绳突然缠住了杨振的脖子,有了第一次空中特情处置经验的他在安全高度解开缠在脖子上的伞绳后安全降落。他跪在地上亲吻脚下这片陌生的土地。
事后,他才知道高空跳伞出现险情时的生存几率极低。“即使真的死了我也感到无怨无悔!”杨振说,*人战死在疆场,那也是实现了人生价值。
拼搏
“猎人集训”有5次夜间行*训练,距离分别是8公里、12公里、16公里、22公里和35公里,队员要负重20公斤,可每次夜间行*都让人心惊胆战,因为规定不允许队员打手电、不允许交谈、不允许互相帮助。
杨振曾经听说以前有人在夜行*时掉了队,15天以后才在山崖下找到尸体,可尸体早已被野兽啃食得无法辨认。对于这个听起来后背发凉的故事,杨振始终都不愿相信。
盘山而上的小道不到1米宽,目的地在黑暗中延伸。背着湿漉漉的背囊在山路上缓慢行进,前方一片黑漆漆,脚下便是悬崖。这就像在黑暗中走钢丝绳一样,每迈出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山路狭窄处仅有三四十厘米宽,一个转身,背囊就有可能碰到岩石把人顶到悬崖下,只能一点一点向前试探着前行。而行*结束后教官才会清点人员知道谁掉队了,可到底在哪儿掉队的全然不知。
热带雨林的天气变幻莫测,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暴雨、大风、泥石流经常不期而至,行*中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呼啸的山风和拍打在身上的雨滴声,以及脚下碎石滚落发出的“咕咚”声,还有,就是丛林里让人毛骨悚然的鸟兽叫声。
摸黑行*途中,杨振遇到几块横在路中间的大石头。教官告诉他,这些石头是标识跌落亡人地点的,放置石头是为了祭奠他们,提醒注意安全。顿时,杨振感到自己能够5次顺利通过生死考验十分幸运。
危险面前,恐惧是人类的本能。队友之间团结一心、互相鼓励,就像黑暗中的一束灯光照亮前方的道路,让双肩扛起巨大的心理压力,激励自己战胜内心的惧怕。
10米轻装跳水、10米武装跳水和13米武装悬崖跳水,风险系数大且动作不易掌握,曾有外*队员武装跳水后,大腿摔成粉碎性骨折,这给队员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
3号队员杨振第一个上场。面对峭壁下蔚蓝的大海,看到一朵朵飞溅的浪花,杨振心里泛起一阵波澜,担心自己也会掉在海滩的岩石上。
在队友击掌鼓励下,杨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助跑10多米后纵身一跃,身体呈抛物线落下。水面溅起一朵水花,“成功了!”他战胜了内心的恐惧,用行动为队友作出了表率。
当地的社会环境不太平,这也成了“猎人集训”最好的训练场。缉毒课目训练中,教官会直接带领队员荷枪实弹对沿途村庄进行突击检查,或下山到公路上设卡、拦截、检查和盘问过往车辆和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受武装毒贩的枪击。
“夜间偷袭课目训练,要求对事先不知情且荷枪实弹的哨兵实施偷袭,这让人感到异常紧张。”杨振说,“因为一旦失手就有可能被哨兵打死,一切训练都是从实战出发,为实战做准备。”
有一次,杨振潜伏在隐蔽处1个多小时后,匍匐到攻击发起位置。他就像一只在草丛中伺机捕食的猛虎,突然跃起从后边将哨兵打晕。不料,另一个暗哨起身举枪瞄准。情急之下,杨振猛扑过去死死地控制住枪,一个重拳打在哨兵脸上。
脚下的路是走出来的,成功是奋斗出来的。5个月的集训,杨振身上多处受伤,但凭借过人毅力和过硬的身心素质,他顺利完成课时理论学习和训练,取得反恐第一名、总分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获得*事自由跳伞、狙击、反恐等5枚奖章和13张证书。
辐射
“哒哒哒……”一挺重机枪喷出火舌,追着飞奔的身影打出长点射。瞬间,这个奔跑的身影周围尘土飞扬,让人看着倒吸口冷气,这只是“猎人集训”中的一个真实场景。
前不久,这段扣人心弦、实战味极强的视频,呈现在了猎鹰突击队机关训练授课辅导课件中,而视频中在枪林弹雨中奔跑的那个人,正是刚刚回国不久的杨振。
结束集训回国后,杨振常常思考一个问题:“猎人训练”如此残酷是否科学?可以肯定的是,这样训练确实与实战贴得很紧,每个课目训练更像一场战斗,那我们特战部队实战化训练到底该是啥样呢?
出国受训并不只是为了吃苦受累,更重要的是向外*学习取经。为把参加集训的收获向平时训练辐射,杨振整理了近10万字的心得体会,他把国外组训理念传递给队友,供他们吸收借鉴。
参加“猎人集训”让杨振深深体会到,一个在极端严酷的环境中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无限的,一名特战队员只有在残酷的战场中,才能淬炼出坚韧意志和坚强心理,战斗力的释放才会达到极致。
“试想如果这是一场残酷的战斗,你的脚板被针扎穿,结果会怎样?”一次实弹射击,队员李亮穿着非*用作战靴,在无任何敌情顾虑和干扰的情况下轻松打了个优秀,但却被杨振当场宣判成绩无效。杨振让他奔袭3公里,又低姿匍匐爬行米,体能消耗达到极限后,在烟雾干扰下射击,李亮成绩勉强达到良好。
杨振告诉队员,“猎人集训”中从将*到士兵,从机关到基层,即便天气再炎热,即便训练再苦再累,人人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武器背囊始终不离身,鞋带外露一点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目的就是在极限训练中培养队员严谨细致的战斗作风。
杨振清楚记得,在白俄罗斯参加联演联训中,外*队员全程手持30公斤重的防弹盾牌,掩护小组连续搜索5个房间始终保持战斗状态;楼房索降训练中全部使用左手操控绳索下滑,右手始终保持持枪战斗姿势;课目转场都是大步疾跑,始终像打仗一样。
起初,李亮觉得队长是和他过不去,可听完杨振讲述外*训练中的一些细节后,李亮理解了队长的良苦用心。他回到宿舍,换上作战靴。
一次次在残酷的训练中经历生死考验,杨振的心理、意志和胆识变得更加强大。极端环境就像一块磨刀石,让他变成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
“战场上,特种兵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从容面对各种挑战。”杨振说,国内的特战训练虽然不可能像“猎人学校”那样极端残酷,但自己会在平时训练中大胆模拟借鉴,锤炼队员适应战场的心理素质。
杨振为每名队员制作了血型卡片,还带头组织大家补写了遗书;狙击训练时阵地选择在模拟雷区,还让队友手持大小不同的气球靶,而后让射手去射击,考验射手和持靶者的心理素质。杨振还经常让队员近距离观察动物被子弹击中后的场面和挣扎样子的图像。
为了能把国外的训练理念与国内特战岗位充分结合,杨振思考国内特战训练中的做法,和在“猎人集训”学到的组训方法的融合,一点一滴影响战友。
射击训练时,靶子不固定距离,进入战位后队员自行判断射击距离,而后果断击发;小队战术训练中,注重队员眼神的互相交流以及搜索时交替补位等细小动作的训练;攀登训练时,在漆黑的夜里组织队员攀爬楼房;手榴弹投掷训练时把投掷与射击结合,手榴弹投掷出去后快速卧倒射击。
“目的就是为了引导队员做好随时为*和国家利益去战斗、去牺牲的思想准备,同时,也是为了让队员在复杂、逼真的反恐战场环境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练就过硬心理素质、坚韧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意识。”这就是杨振的打算。
只有比实战更严格、更残酷的训练才能让官兵更快地适应战场。如今,杨振已经开始在自己的中队里试训“猎人集训”中所学到的实战组训方法,他说等到时机成熟后就向上级报告。
上级让杨振参与了“魔鬼周”极限训练方案的设计。杨振大胆提出了“魔鬼周+”的组训理念,由普训向区分层次训转变,既依托训练大纲,又注重队员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力训练,将“置之死地而后生”作为“魔鬼周”极限训练的鲜明导向。
杨振还建议支队成立“魔鬼周”极限训练专修室,对20余项训练课目“升级”,培育武警特色的“猎人”,锻造随时能用、全天候作战的特战尖刀。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经历生死较量后,杨振觉得自己更加冷静了,就像一只引而待发、一往无前的“猎鹰”……
短评:
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英雄
帅刚社
惨无人道的虐待折磨、跳伞遇到险情、摸哨训练险些被枪击……作为一名特战队员,杨振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猎人训练”。他把自身潜能发挥到了极限,把特战队员向死而生的勇气挖掘到了极致,在身体接受严酷考验的同时,也让*人的意志品质淬火成钢。他把胸中的信念化作脚下前行的力量,支撑着自己迈过一道道坎坷,接受一次次生死考验,在异国他乡挺起了中国特种兵的钢铁脊梁。经历生死考验后,杨振的意志和心理变得坚强而无畏。身体和心灵只有经过极端环境残酷的磨炼,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战场环境。这正是各国设置极限训练的目的。练兵要精练技能,也要练心、练胆。训练要敢于突破有形或无形的束缚,大胆在空中、地面、海上等地域开展实战演练。只有让官兵实地体验战斗的残酷性,才能将训练环境真实性与实战残酷性有机结合。这对每一名战士都提出了挑战,杨振可以做到,相信每名战士也能做到,都能找到自己的突破之路。一个人身体、心理和意志力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矿藏,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但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一定要有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战胜困难、敢于战胜自我的勇气和胆识。通过锻炼,人人都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成为自己的英雄。参加完“猎人集训”后的杨振说,在极端环境中经历生死考验后,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新挑战、新困难,内心会变得强大。不怕身上的伤痛,不怕迎面的风雨,一步步向着前方挺进,打破舒适挑战极限。不在困难面前变得毫无斗志,不在挫折面前变得脆弱无助,做自己的英雄。这不只是杨振的人生选择,也是每名*人的人生选择。
文字:帅刚社钟利坤
供图:程子健
来源: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
可能还喜欢
1、星期特刊丨一个基层中队的“脱贫账单”
2、星期特刊丨蒙山脚下,一个英雄辈出的中队
3、星期特刊丨弄堂里的第37家“房客”
4、星期特刊丨一位烈士父母的心路:行走在大义与柔情之间
5、星期特刊丨王宝虎:一名特战队员的人生突击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刘凤桥、贾振雄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关树声、王文
值班编辑:王超
邮箱:wjxinmei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