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多杰出天才桥梁工程师,竟没人能在热带雨林建一座亚马逊河桥?
位于南美洲北部的亚马逊河,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的第二大长河,全长公里。虽然不是世界最长河,但亚马逊流域面积.5万平方千米,占据了南美洲大陆的40%,河流量每秒21.9万立方米,相当于长江流量的7倍,当之无愧为世界流量最大、面积最大的长河。
亚马逊河的特点:
1.流量大。
亚马逊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长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量十分丰沛,
2.水能丰富。
亚马逊河起源于安第斯山脉的一条小溪,途径山地和平原,流域落差大,再加上水量丰富,因而水能十分丰富。
3.无明显汛期、结冰期、凌汛,水位变化小。
由于赤道附近高温,所以河流不结冰,全年丰沛的降水也让水位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为什么没人在亚马逊河建造桥梁?
这背后原因有很多,也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尽管全世界有许多杰出的桥梁工程师,但是至少目前还没人能在亚马逊河修建桥梁,如果有人做成了这件事,那他一定能名垂青史。在亚马逊河流域修建大桥,要面临这几点难题。
1、地基不稳
热带雨林气候之下,全面高温多雨,在这种情况下,流域内的土质湿度大且十分松散,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在这些湿漉漉的泥土地想要建造稳固的桥梁,打好扎实的承重桩,恐怕难度不小。
2、河流改道
亚马逊河流域经常改道,这是建造桥梁的最大阻碍。由于亚马逊河途径大多数平原地区,一方面是水流湍急且水量大,对现有河道不断冲刷侵蚀,所以亚马逊的河流航道一直在位移,不会固定在某个区域。
另一方面,途径的平坦的地形无法很好蓄水,让河流的流向失去了规律,所以亚马逊河的改道无法预测,今天在这里,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能变到其他地方去了。
此外,亚马逊河流域的宽度也在不断变化。一些地区在雨水少些时,河流只有3-4公里,而等到雨水丰沛了,河流宽度又高达40公里,这样的情况建造多长的桥梁都不合适。
就像亚马逊附近村庄建造的那座洪都拉斯大桥,现如今河流已经“漂移”至几公里开外,留下那座桥在陆地上空无所依,这样建造的桥梁,就没有产生交付价值。
3、经济意义不大
桥梁是为人所使用的,在建造初期也要考虑到使用率的问题。亚马逊河流域内,人口密度很小,而且经济也不发达,在这些流域建桥也只能是白瞎。而真正住人的地方,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且通常都是平地不怎么需要桥梁,显然建造好之后能产生的经济价值十分有限。
4、修建危险重重
就算真的有一份完美的方案,实施起来也困难重重。首先热带雨林天气闷热多雨,容易引发窒息或者风湿,对于施工队来说是巨大的阻力。再加上流域水流湍急,丛林里毒虫猛兽无数,鳄鱼、森蚺、蜘蛛、蝎子、食人鱼、电鳗、传播疟疾的蚊虫等,这些都是要考虑进去的问题。
5、维修成本太高
桥梁并不是建造好之后就一劳永逸了,如果想长期投入使用,必须要有定期维护。面对汹涌的河水侵蚀,想必维护工作会很频繁,这其中会带来巨大的潜在成本。
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之肺,是自然资源库,建造桥梁过程中,难免要砍伐树木来开辟道路,会对雨林生态带来消极影响,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干预,无数的钢筋水泥混凝土车辆开入,会让很多动物失去一方净土。
如果为了修建一座价值有限的桥梁,而毁坏了雨林的土地、植被、生物栖息地、原始村落,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虽然我国是基建狂魔,或许有能力在亚马逊河上修建桥梁,但我们也不会这么干。因为在亚马逊河建桥弊大于利,不必劳民伤财,至于这个“第一个在亚马逊河成功建桥”的头衔,我认为有过往的成绩足矣,无需过多证明。对此你怎么认为?你觉得在亚马逊河修桥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