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文/李炳瑶
由于更新财务数据,近日,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美科技)中止了科创板的IPO进程。招股书显示,太美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生命科学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和服务覆盖临床研究、药物警戒、医药市场营销等环节。
在研究该公司提供的上市资料时,《电鳗财经》注意到,近三年半时间,太美科技亏损约12.5亿元,与此同时,高管们却享受着每年万元的薪酬。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该公司的合同负债增长大幅减速,这是否预示着该公司营收增长的唯一亮点也将消失。在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该公司还要用7亿元募集资金买房。
高管拿着万年薪三年半亏损12.5亿元
年末,太美科技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计划融资20亿元,冲刺A股医疗SaaS第一股。天眼查数据显示,年至今,太美科技一共开展8轮融资,融资金额近30亿人民币,其中最近一轮E轮融资吸金12亿元,云锋基金、软银中国资本、高瓴、腾讯投资等机构均在其中。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太美科技共有46名股东,前五大股东分别是赵璐、林芝腾讯、经纬创腾、五源晨熹、南京凯元,持股比例分别为17.24%、10.43%、9.38%、3.84%和3.83%;其中,林芝腾讯为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腾讯控股通过林芝腾讯、苏州湃益间接持有太美科技12.06%的股份。
由于实控人持股数量低,太美科技采用表决权差异安排,即实际控制人赵璐所持太美科技股份设置为特别表决权股份(“A类股份”),剩余股东所持公司股份为普通股份(“B类股份”),每一A类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数量是每一B类股份拥有表决权数量的8倍,因此,赵璐拥有太美科技62.50%的表决权。
招股书显示,年至年以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太美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万元、.76万元和.23万元及.05万元,年及年收入增幅分别为.43%及61.68%。但在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太美科技的净利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报告期内分别为-.43万元、-.01万元、-.24万元和-.52万元。
在业绩亏损的情况下,报告期内,太美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8.61%、47.44%、40.94%和39.24%,该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徘徊不前,其中医药市场营销解决方案、数据解决方案呈下滑趋势。
审核问询函提到,太美科技需要针对医药市场营销解决方案、数据解决方案毛利率呈下滑趋势的原因,结合相关产品年1-6月收入增速下滑的情况,分析相关产品市场是否发生不利变化。
对此太美科技一一作出了解释。太美科技表示,医药市场营销解决方案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国家实施集采*策后,公司需要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抢占市场份额;二是公司进行的定制化项目,导致人力成本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太美科技曾因并购形成大额商誉且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年,太美科技收购了软素科技和诺铭科技,当时合计形成商誉1.61亿元,后来由于软素科技经营业绩未达收购时的承诺金额,该公司已分别于年末和年6月末计提了.35万元和.42万元的商誉减值损失。
此次商誉减值也成为了监管层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