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班刊赏析海岛名片家乡的海产品推销会 [复制链接]

1#
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0806.html
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0806.html

《舌尖上的美味》

不管时间怎么变

这些记忆中的美食

还是多年前的模样

穿梭在岱山海岛的大街小巷

浓浓的海风味,咸咸的鱼腥味

鲜掉舌头的海鲜吃到你眉开眼笑

那么接下来

向阳中队的小美食家们

带你

去找寻一下记忆中的海鲜味道

01

舌尖上的美味——佛手贝

沈芊妤

看了这个名字,你是不是怎么也想不到,这是一种味道鲜美的贝类吧。

佛手贝是一种舟山盛产的贝类海鲜。它的身体分为两部分:头状部和柄部。它像一个小怪兽的爪子,一般宽2~3厘米,高3~5厘米,它跟一卷长10米的修正带卷起来差不多大。头状部呈淡黄色或淡绿色,十分坚硬,就是拿榔头砸也敲不开它。最坚硬的壳,就是鲨鱼见着它啃下去,牙都要崩掉好几颗呢。所以鲨鱼是不吃佛手背贝的。佛手贝有一个很短且坚韧的柄,用以支撑自身上部区域,或者甲壳部分。柄部软而呈褐色或黄褐色。年长的佛手贝则呈黑色或灰黑色,看起来像是涂了碳似的,黑的发亮。柄部宽约为3厘米,长约3厘米,肌肉发达呈细状,一根一根的黄色或白色的柄部肌肉外部有很强的防御盾,内部也很宽敞,两个小拇指并排放刚刚好,如果放一拇大拇指则显得绰绰有余了。所以柄部肌肉可以在里面任意收缩,悠闲自在。估计佛祖也像它这么自在,所以取名叫佛手贝吧。柄部肌肉外覆盖着细小的鳞片,排列紧密。甲壳部有8块大主要壳板,和基部24片小型壳板组成。甲壳的壳板为白色,外包一层坚固的黄褐色外皮,可谓是多重保护啊。

佛手贝又称龟足茗荷、佛手贝、日本鹅藤湖,是茗荷科龟足族属中唯一一种。

佛手贝一般生活在海浪冲击很强的沿岸高潮带。恶劣的环境,使他们不得不生长了一副坚而利的甲胄。舟山外侧岛屿岩礁底下常见它的踪影,但因为将岩石搬开并找到佛手贝是一件极困难而又极危险的事,所以佛手贝在淘宝网上卖元一斤,而在菜场上别说买了,常常是见也见不到的。因此佛手贝成了抢手货,是高级的海产品。

佛手贝喜欢在岩缝或寄生于鱼体上生活。如果在岩缝中生活,使用柄部固定于岩缝中,密集成群。柄部有伸缩性,触物紧缩,似含羞草。

佛手贝的呼吸速度很慢,而且一整天都在吃,似乎它是个大胃王,永远也吃不饱。爷爷告诉我,佛手在呼吸时总会将鳞片缓缓打开,海水会带着浮游生物流入佛手的身体,等佛手吃饱了,便会一梭身子将水从甲胄中排出。

佛手是一种高端的海鲜,是用来招待贵客的。佛手贝的吃法各异,加上不同的佐料可以做成很多种食品,但是只有清蒸佛手的味道最鲜美。先在锅底撒上一层水,在上面放上铁质隔水盘,将盐撒在佛手上,用大火蒸5分钟后便熟了。吃的时候用指甲分开头部与柄部,取出柄部肌肉为食。一丝丝的鲜肉伴随着淡淡的咸味,真是人间第一美味呀。

佛手贝是一种诱人的海鲜。它是舟山群岛人见人爱的海鲜之一,也是整个舟山群岛独有的名片。舟山佛手你值得品尝。

02

舌尖上的美味——海瓜子

沈峻羽

古人在《咏海瓜子》种写道:“冰盘推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莫笑老婆牙齿轮,梅花片片磕瓠犀。”正是这首诗,赋予了海瓜子独特的魅力。

海瓜子是蛤蜊的一种。它的贝壳很小,略呈三角形。因为大小形状都很像南瓜子,因此人们都称它为“海瓜子”。它的体型很小,只有小拇指的指甲般大小,壳长约17—24毫米,约有9—12毫米高。它的壳表面灰白略带肉色,自壳顶还有棕色或紫褐色的发射纹及波状花纹,就像一粒小水珠滴到湖面上时泛起的波纹。海瓜子的中间微微鼓起,边边自然就往里收了,它的壳又薄又脆,非常容易破碎。轻轻打开壳,里面就会露出粉色的肉,肉的中间有一个黑色的圆形物,就像一个眼睛一样看着你,不用害怕,这其实是它的内脏。

海瓜子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湾或岛摊涂中。他们经常用足丝连起来,就像一条像项链一样固定在泥沙上生活。这样就不会被大水冲走了。他们的呼吸方式与其他贝类不同。它会趁没人时,悄悄地伸出一根几乎透明的小细管,这就是他的呼吸管。呼吸时,呼吸管会一张一收的,不时还会溅起一些小水花。如果周边没有干扰物的话,海瓜子就会慢慢收起呼吸管。可是,你别看这小家伙平时优哉游哉的,如果你在这时去碰它一下,它就会在你分心的一瞬间收起管子,把“门”关上,任你怎么掰,它都不会轻易被你打开。

海瓜子味道鲜美且吃法各异。一般有葱油海瓜子、茄子海瓜子、干菜海瓜子,还可以油渍。其中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葱油海瓜子。其做法是:先把油加热,放大葱和蒜,然后放入海瓜子,再放些酱油,等海瓜子全部开口就能出锅了。一看,色泽诱人;一闻,香气扑鼻;一尝,满嘴留鲜。

海瓜子,一个独特的名字,它已成为海岛地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也是我们岛城一张享有盛誉的名片!

03

家乡的舌尖美食———青蟹

屠哲豪

“此虫名称湖蟹青,腿脚班黄翅不金”这是古人赞美一种海产品的诗句,赋予了它的特产,也是那舌尖上的美味。青蟹是螃蟹大家族的一员,跟梭子蟹,白蟹比起来体形较为大些,壳也比较的硬,青蟹的外壳呈横椭圆形,长是宽的1.5倍,一般长约有毫米,宽约98毫米,背面圆突,仔细观察,有“H”形图案,额具有4个齿螯足粗大,就像手握两把宝剑一般,是保命神器,只要有东西激怒了它,它就会举起螯足应战,拼个你死我活,像一位横行霸道的大将军。雄性腹部分5节,呈宽三角形,雌性腹部分7节,呈宽卵形,青蟹放在阳光下色泽亮呈青蓝色,有时略带一点黄色,看上去是亮色的,青蟹的种类多种多样,有锯缘青蟹、拟穴青蟹、紫螯青蟹和榄绿青蟹等青蟹。青蟹是滩栖游泳蟹类,生活在沼泽地或泥沙质的滩涂上,喜欢呆在滩涂水洼之处及岩石缝等处栖息。夏季,青蟹常常在低潮水浅时多潜伏泥底以避暑热,而冬季,在低潮浅水附近挖穴过冬。青蟹白天穴居在洞穴内,夜间才会出来进食,青蟹活动十分敏捷,感觉器官十分灵敏,夏天喜欢在高潮地带用步支起整个身体,而在冬天低温时,青蟹则像一位小偷一样伏潜在泥沙中,仅露出双眼,3月份和6月份是繁殖旺盛,产量最高。此时的青蟹,肉质饱满,味道鲜美,那时去滩涂,放眼望去全是青蟹在横着走来走去,若是你去菜场到卖海产品的地方,每一家都有卖着青蟹的,这里的青蟹,个头巨大肉质鲜美,特别受人欢迎。青蟹喜欢吃小鱼、小虾、小型贝类等食物,有时也会以软体动物、小型甲壳为主食。饲料可以用肌蛤、红肉蓝蛤和淡水螺蛳等动物性饲料为主,有时用豆饼,花生饼等饼类喂给青蟹,小青蟹也是非常乐意的呦!青蟹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不仅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吃了以后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啊、胡萝卜素、胆固醇、钙离子、镁离子等成分。青蟹不仅有许多营养成分,还有好多吃法,有浓香鲜美的红烧青蟹,香辣可口的香辣青蟹,还有鲜香可口的清蒸大青蟹……我们舟山人最喜欢的是爆炒青蟹,把青蟹倒入滚烫的油锅里爆熟,轻轻翻炒,加上佐料最后撒上葱花,一盘鲜香美味的爆炒青蟹就这样出炉了,别提有多诱人!啊,青蟹你是舟山的一个最耀眼的海产品,一张代表舟山的名信片,我为你的骄傲自豪!

04

大海里的“长头儿”——墨鱼

(陈禹泽)

“底事呼为海里羊,陀尼为被锦为裳。殷勤送似曲湖老,要荐君家玳琩觞。”这首古诗赞美了墨鱼给予它独特的魅力。

我的家乡在岱山,岱山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这里的特产便是来自大海里的海产品,海产品众多:有辣螺;有梭子蟹;有富贵虾;有墨鱼;有蛏子……各种各样,数不胜数。我最喜欢的特产,便是那“长头儿”——墨鱼。

墨鱼分头和酮体两部分,它们头部发达,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你可不要认为它们的口腔和我们一样长在脸上,那你可就错了,它们的口腔可是长在头顶上。口的周围有八条细长细长的脚和它们那异常柔软的长触腕。在腕前端,各有四行吸盘,度无死角的长在它的触上。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它们的触盘上啊,吸盘更多。这样,它可以很好地抓住敌人。如果没有吸盘,墨鱼将无法更好地抓住敌人。它们的身子很宽,体长又很短。它们的头呈盾形,就像一面坚不可摧的盾盘,实际上却那么弱不禁风。

墨鱼色泽光亮洁净。洁白中没有一点污染、瑕疵,斑点中透露着一丝洁白;淤泥中隐藏着一份神秘;大片中则闪着耀眼的光芒……它们的体型是如此地完整,体中有一琩圆形鱼骨。肉体平展、宽厚,色泽为棕红色半头明状。局部有些褐斑,表面带粉白色。

墨鱼生长在外海或海湾与外海的交界处,栖息于有隐蔽物和最少有20米水深以下的环境,如海草或岩石等地方。

别看墨鱼这么漂亮,觉的它很可爱。那你可就错了,其实它可大有来头,墨鱼是一种肉食性软体动物,它和其它贝类大不相同,那是因为它有着其生存的演变过程。墨鱼为了掠取高营养食物,需要主动出击,并完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墨鱼在做快速运动时,没有鱼类尾巴的鳍,就利用压液原理,使自己像一支箭般,冲了出去。它的游泳器官是位于身体腹面漏斗,当外套膜边缘张开时,海水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地流入外套膜。紧接着便会喷出一道“隐形”水柱,借以推动身体前进,瞬间游泳的速度可变过普通鱼类,简直能与箭鱼不分上下。特别是遇到敌害时,不但像火箭似地反向逃离?,还会施放“烟幕弹”,从墨囊中喷出墨汁制造屏障,迷惑对方,然后逃之夭夭。并且,墨汁中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害,起到较强的御敌效果。不过,这种墨汁需要储积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墨鱼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轻易地喷放墨汁的。平时,墨鱼在漫游时,一般靠良策肉翼和头部腕足做正向运动,所以,它既是“双向远动者”,又是“反向短跑健将”。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出产,以舟山群岛出产最多。

墨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咸咸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抗辐射,可以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

吃法也众多:墨鱼大烤、爆炒墨鱼、白灼墨鱼……

墨鱼的种类繁多,有墨鱼;大王乌贼;荧光乌贼……

听了我的介绍,你也认识到这个“长头儿”了吧。我相信你早已垂涎三尺了,心动不如行动,快来我的家乡——舟山群岛吧!

05

舌尖上的海味-梭子蟹

(乐芯旖)

八月份,禁渔期刚过,美味的海鲜比比皆是,有各种颜色的蛤蜊,活蹦乱跳的皮皮虾……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张牙舞爪的梭子蟹。

梭子蟹的样子十分奇特,壳长约10厘米,像一个梭子,故名梭子蟹。它长了六条又长又细的腿,一对又粗又壮的螯,如果你一不小心被梭子蟹夹住了,那可有苦头吃了。

梭子蟹有大有小,小的比一个小孩的手掌还小,大的是小的三倍还不止。一般的梭子蟹重克左右,长约23厘米。它们的壳颜色是绿色的,煮熟后为红色,可不管什么时候,壳都很粗糙,却依然会反光。

梭子蟹一般生活在近岸浅海,栖息在水深大约10—50米的地方。在梭子蟹盛产的8、9月份,你随便拿开一块石头,都可能会有梭子蟹隐藏在里面,或者拿蟹笼放入海水中,不一会儿,蟹笼里就会装满梭子蟹。

瞧,那从沙子和石头缝里钻出的是什么?原来,那是梭子蟹,它们经常躲在石缝和沙子中躲避敌人。

梭子蟹大多在沿海处3—5米产卵,过一段时间后,小蟹们都“破茧而出”,那副可爱样,使你都舍不得去抓它。

梭子蟹一般在夜间捕食,它会趁着夜色,用自己的大螯抓住小鱼、小虾,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将食物放进嘴里,一点一点地咀嚼、吞咽。其实,梭子蟹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小时候吃植物,如海藻、水草等,随着它们渐渐长大,就会吃起小型的海鲜,变成了典型的杂食性动物。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这就是苏轼对梭子蟹鲜美味道的形容。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一种营养、味道都好的海鲜。梭子蟹有很多做法,清蒸、葱油、红烧等,舟山人民尤其爱红膏炝蟹,沾上醋,又鲜又甜,是名副其实的下饭菜。

梭子蟹是我们舟山群岛的一张名片,是一种舌尖上的海味。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

06

皮皮虾的自述

富子豪

一身小小的腿脚,一双大大的眼睛,别看外貌很平凡,却有一身的潜能。这正是我呀,海洋大家族的一员——皮皮虾。

在我的头胸甲前,有一片大大的能活动的梯形额角,它能让我活动自如。我的头上长着一双长长的触角,但千万不要触碰我的后背末端,那里长着尖尖的强刺。我还有一对锋利的爪子,特别强劲有力,可以击碎玻璃,甚至可以夹断人的指头。鲜活的我颜色一般呈青绿色,拿起我的时候我的身体呈半透明,我的同胞们有的会有黑色的条纹,有的颜色呈灰色,还有的颜色是由黑、绿、粉三种颜色组成的,如果我很肥的时候,我的颜色一般为青绿色。一般我能长至二十厘米左右大。而泰国的同胞们大部分都可以长到二十五厘米左右,与课本的长度差不多,最大的甚至可以长达四十厘米左右,比竖笛还要长。而班琴同胞通常体长都超过四十厘米,重量也妥妥的超过五百克。虽然我的个头很小,但性情凶猛,视力十分锐利。由于我善于游泳,因此其猎物大部分为底栖性不善于游泳的生物,包括各种贝类、螃蟹、海胆等。在海洋里,我们通常都是居住在洞穴里,我的同胞们会在浅海砂底或泥沙地挖掘洞穴。洞穴多为,“U”字型,但我们也有些是居住在沿海近岸的礁石裂缝内。我的同胞非常善于打埋伏,强烈的攻击可将敌人置于死地,披着钙化装甲的龙虾、悄然路过的螃蟹也常常成为同胞们的攻击对象。他们用头像带倒刺的臂飞快地刺向食物,这一点颇像一只螳螂,因此也被叫做螳螂虾。当他们碰到强敌时,就像古罗马的角斗士一样英勇。当然有时也会碰到强劲的敌人,这时我们就会躲在由卷曲的尾巴做成的盾牌后面来躲避敌人的攻击。每年的四到六月之间是我们最肥美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们不仅肉厚、汁多还带有丰富的虾膏,营养价值和口味都是最佳的,而在秋季的我们正准备过冬,体内的肉质也比较丰腴,口感较好,但没有虾膏。到菜场上去卖皮皮虾的小摊子比比皆是,叫喊声一阵接着一阵。在餐桌上用我们做成的美食也一盘接着一盘。我们的营养可以说与鱼肉不相上下,我们的蛋白质含量比鱼肉要高出许多倍,只要水煮一下便可食用。这些优点足以让你们知道,“虾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即将就要成为岱山的新名片了呢!来到岱山,别忘了来品尝皮皮虾哟!

07

梭子蟹的自述

(夏歆媛)

我是一种美味的海产品,让人一吃就爱上了我的味道。我也是舟山的特产之一。

我们的名字有两种,一种叫梭子蟹,人们通常叫我们这个名字。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三疣梭子蟹。我们还有一个兄弟红星梭子蟹,但是它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头胸甲上有三个小红点,所以你们可别搞错了呀!

我的头胸甲像梭子一样,呈灰绿色。中间部分稍稍隆起,摸起来不太平整,两边尖尖的,可别小看他们,如果被扎到你的手肯定会被划掉一层皮,甚至出血,威力可大了。

我有四对足,前三对足的腕节是白色,旁边有排细毛呈棕色,末尾部分为紫红色。整个腹部是白色,像牛奶一样,雪白雪白的。

我们大小不一,大的跟成年人的手掌差不多,可能还要大些,小的只有小婴儿的掌心那么大,里面没有什么肉。

我们通常喜欢在3-5米深的海域生活。到了冬天,因为天气很冷,我们就会搬迁到10-30米的深海中,并喜欢在泥沙底下过日子。

我们是杂食性动物,常以鱼、虾、贝类和海藻为食,有时我们还会以同类和其他鱼类尸体为食,对我们来说,这些是不可描述的美味。

我们一年里会产2-3次卵,每到六月中旬产卵量最多。

有的时候我们特别肥,整个身子都挤满了鲜嫩、多汁、可口的肉,这个时候通常在8-11月份。

我们可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很多人都特别爱吃。我们的吃法也有很多,如:蟹炒年糕、葱油梭子蟹、清蒸梭子蟹等,各个都是味道鲜美,让你食欲大开。我们也非常有营养,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矿物质。但在吃我的同时,你不能吃柿子、橙子、可乐等碳酸饮料。因为它们会使你的肚子很疼很疼,医院打针的命运,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需霜”,连诗人都这样赞颂,你们怎能不来尝尝我们的味道呢!

08

舌尖上的美味—招潮蟹

(柴文轩)

招潮蟹是螃蟹家族的一员,因经常在潮落时出现而得名,是我国沿海滩涂地区的一种特产。

它个头不大,只有5-6厘米。和一根成年人的食指差不多的长度,脚是淡红色的,有一对火柴棒般突出的眼睛,蟹壳形状呈圆圆的钝角三角形,两脚微微上扬,眼睛边还有些三角形的尖刺,看上去格外小巧。一条大螯是米黄色的。也正是它和身体一样的大螯使它出了名,见过它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吧,别看小小一只,那螯可有力了,咬合力不比一些大螃蟹差。它的蟹壳很好玩,一天八变。夜间蟹壳是黄白色的,日出时蟹壳上的蟹红素随着太阳的高度以肉眼看不见的变化渐渐加深。到日落时就变成淡红色了。

这家伙可灵敏了,你一出现,它们跑的跑,逃的逃。一下子就钻到滩涂里了。一时半会儿就不会出来的。

要是没有什么再打扰它,它就会懒洋洋地在沙中寻找绿藻把大螯挥来挥去。它的背部还会发光,阳光照下去,像整个滩涂嵌满了宝石。招潮蟹喜欢住在滩涂的泥沙之中,洞很深,洞口还堆着一堆泥沙,所以很好发现。

招潮蟹吃法很多:葱油招潮蟹,油爆招潮蟹,我们这的人爱吃红烧招潮蟹,把招潮蟹洗净后进锅翻炒,放入大葱,蒜,牛肉酱,翻炒到金黄就加入生抽,盐,再次翻炒后就可以出锅啦。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舌头都差点吞下。特别是那大螯,外壳脆,肉质细腻,一丝一丝的,别提有多诱人了!

招潮蟹不但好吃,还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钾,钠,镁,营养成分高又易吸收,是海鲜中的上品,不过有痛风的人不要多吃哦。它可是舌尖上的美味呀。

09

舌尖上的海味—泥螺

(傅哲辰)

不少人都喜欢吃鱼,都说鱼是海洋中的霸王。其实比鱼好吃的东西多着呢,泥螺就是其中之一。泥螺是我们浙江舟山的特产,其中以嵊泗泥螺最为有名。

泥螺是一种味道肥美的海鲜,因为经常在泥沙里而得名,我们舟山捕鱼的渔民经常去捕泥螺。它不大,但也不是很小,约20粒米这么大,个头大的约50粒米,小的约5粒米或10粒米,体呈正方形,头盘又大又肥厚,外套膜非常薄,比一片叶薄多了!但侧足很发达,可以遮盖住贝壳的两部分,贝壳像青蛙卵,圆圆的。幼体的贝壳就不大相同了,是又薄又脆,如果一不小心触碰到,那可就会裂开一道缝隙。和成体比较那可真是天壤之别,成体的贝壳还有螺旋状环纹,里面很光滑,像一只洁白无瑕的碗,黄褐色的外皮像一个外套,套在泥螺身上,让泥螺不怕冷,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游玩,欣赏这无边无际的大海,因为泥螺有一个黄褐色的“外套”,所以它看起来就是黄褐色的,仔细看还有点儿透明,如果天敌从旁边走过可能也发现不了它。

泥螺因为它的美味,几乎在每家饭店都可以看到它,只要来舟山吃过饭的应该都吃过泥螺吧,菜场的海鲜专区也都有泥螺,各个摊位都会大声地吆喝!

泥螺生活在海里的泥沙里中,吃的也是泥沙,它会在涨潮时定在沙滩上,一直等到退潮之后,沙滩上就全是泥螺了。泥螺是一种行动缓慢的螺,它会先用头盘掘起泥沙与身体分泌的粘液混合,包在自己的身体里,就如同一座小山,可以躲避天敌,保护自己。而且泥螺对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能力特别强,可以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安全生长,泥螺是雌雄同体,但是若异性受精性成熟时,就可以看见两个泥螺在沙滩上交尾,和青蛙一样产下一堆密密麻麻的卵群,而且每一群中都有一胶质柄固着在海滩上面。它们会随潮涨潮落波动,煞是壮观,受精卵还会在水温25_28摄氏度时,短短4天就可以完成胚胎发育,可想而知温度低,生长速度就较慢了。在它们发育的过程还会经过一段浮游生活期,后期会变态成幼螺营底栖生活。

如果说在海洋中含蛋白质最多的生物,那非泥螺莫属了!它是维持免疫机能最最重要的营养元素,并且还是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分。泥螺怎么做才好吃呢?可以凉拌泥螺,红烧泥螺,葱油泥螺,泥螺做羹,最最好的吃法就是酱炒泥螺,让人吃了一次还想吃。

舟山泥螺,那真是名扬天下哟!

10

舟山带鱼—家乡的味道

(俞沂含)

“夜里料然有光,北风严寒尤来胜,一钓则衔尾而升。”这是《古今读书集成》里对带鱼的描写,展现了带鱼区别于其他鱼类的独特魅力。

舟山带鱼,舟山渔场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以肉质鲜美而闻名世界,被称为“世界上最好吃的带鱼”。

带鱼,顾名思义,就是身体呈带状的鱼。所以又叫刀鱼,牙带鱼。论长度,舟山带鱼并不是很长,一般只有40~60厘米长,论头就有身体的两倍左右,与体长一米以上比比皆是的南海带鱼相比,舟山带鱼只能算是小弟弟了。论样子,它们的头部呈三角形,嘴尖尖的,也不能算是很漂亮。据说,这是舟山带鱼为了适应深海环境而形成的。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认为舟山带鱼是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吧。其实不然,舟山带鱼虽长的不怎么样,但颜色要比其它的带鱼协调、漂亮得多。它们色泽闪闪发光,整体呈银白色,背鳍上半部分和胸鳍上则是淡谈的,尾巴呢,则接近暗色。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闪光的带子,细细观察,会感到一股柔和之美。

一些捕过带鱼的人,一定知道带鱼晚上最多。原来带鱼白天害怕强烈的阳光,只有晚上才成群活动、捕食,有“昼伏晚出”的习惯。它们白天一般浮在海水中层睡大觉,只有晚上才降到海底。不尽这样,带鱼还喜欢“排队”:每当春天天气回暖,带鱼成群结队游向近岸,形成春汛;每天秋天天气逐渐变凉,带鱼又呼朋引伴,回到过冬地形成秋汛。

别看带鱼样子那么温驯,其实它是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它们不仅吃小鱼小虾,有时饿的不行,它们还会对自己的同伴下毒手。两条带鱼扭打在一起的样子,和两只老虎没什么两样。当渔民网上一网带鱼,你如果轻轻一提,就会发现带鱼们缠绕在一起,互相撕咬着对方,让人看了惊心动魄。

带鱼盛产于冬至前后,那时的带鱼可谓是肉厚多油,美味至极。舟山带鱼不但肉质鲜美,营养也十分丰富,它蛋白质丰富,既能补钙,又能补微元素。和其它鱼类不同的是,舟山带鱼还含有DHA成分,真可谓是“色香味”俱全了。它对消化不良的人还有好处呢。

带鱼不但美味,吃法也多种多样。红烧、清蒸、咸制、风晒……以红烧带鱼最为有名:把带鱼放在油中煎一下,放上各种佐料,再撒上一些绿油油的葱花,油亮亮的带鱼满屋飘香,令人垂涎三尺。

啊,舟山带鱼,家乡的味道!它深深刻在我脑海,也刻在每个舟山人心中,成了舟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11

比目鱼的自述

“海曲沾恩泽,还生比目鱼”。这是专门为我们比目鱼所作的诗,赋予了我们独特的魅力。

我们可不是一般的鱼类,我们和其他鱼类不同的是我们的眼睛可是长在一侧的,使我们像是两条小鱼并肩着走在一起。我们的样子是不是很奇怪,是不是非常的有趣。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这样觉得的,并且我们的身形呈现的是扁状的,如同一块大饼似的。我们的颜色也很奇怪,有的比目鱼是墨绿的,有的比目鱼是灰色的,有的是沙色的,反正形形色色都有。因为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改变自己的外表颜色。而且我们比目鱼最长可达26米,公斤重呢!

你们别看我们呆头呆脑的,其实我们特别聪明。因为我们的身体呈扁形状所以主要生活在带有沙子的地区活动。因为外表非常容易被发现,所以有太多的天敌。因此;我们都不敢出去捕食,就在沙子里等待食物的到来。

我们捕猎食物可也有一招的。我们不像鲨鱼那样直接捕猎食物也不像乌贼那样用触手捕食,而是先用肚皮贴在沙子的表面进行活动,接着改变自己的颜色。变到跟沙子差不多时就静静地躺在沙子里不动声色地等待食物的到来。你看,小鱼小虾们游过来了,还没等它们反应过来它们就已经在我的肚皮里了哈哈。这也是小丑鱼能在珊瑚礁里躲藏,我们比目鱼能在沙子里躲藏的原因了。

我们比目鱼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哦,我们可以帮助你们提高智力,软化血管,降低血脂。而且我们的脂肪较低,又非常美味,非常适合减肥的人群。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我们也有很多的吃法。可以清蒸、红烧、炖汤……营养丰富,补虚益气,味道鲜美。

这就是我们比目鱼的特点,我们也因此成了舟山群岛的大明星,我们也因为外形有趣而收到人们的喜爱。我们就是举世闻名的比目鱼!

12

舌尖上的海味—带鱼

(李泽源)

我的家乡在岱山,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海水里孕育着各式各样的鱼、虾、蟹等海鲜。每逢佳节,家家户户就会摆上形形色色的海鲜佳肴,海瓜子、梭子蟹、竹节虾、比目鱼、带鱼……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

说到带鱼,那可是我们家乡的一张“名片”。带鱼因形如一根长银带而得其名,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可清蒸、红烧、油炸等。红烧带鱼鲜美而又无腥气是我们家乡人比较钟意的一种吃法。带鱼不仅可以制成美味佳肴,还可滋补健身。带鱼的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里面的DHA成分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增强记忆力,补益五脏。

带鱼的体长在1米左右,头大嘴尖,三角状的脑袋两侧长着两只乌溜溜的大眼睛,背鳍从头部一直长到尾巴。全身银白银白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像是一根长长的银带子在水中穿行。

带鱼属于洄游性鱼类。它们在黄河南部越冬,春天游向内海,形成春季渔汛,秋天又结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渔汛。因此,春天和秋天是带鱼生长最快、产量最高的季节。那时的带鱼头大肉厚,味道肥美。若你去菜场,可以看到卖带鱼的摊一个挨一个。

别看带鱼的个头小,脾气可倔得很,只住深海地区,别的地方不住。它们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下段深水层,傍晚游至表层觅食、活动。这就是渔民为什么下午才下网的原因。你可别以为捕带鱼很容易,这些小家伙警惕性可高了。群落中,只要有一条发现危险的迹象,它就会用尾巴搅乱水流,给同伴报警,整个群落就会迅速逃离到安全区域。

听家乡的渔民老伯伯讲,带鱼的味道和营养价值与它们的心情有关呢!要是带鱼越快乐,它们的味道就会越好,营养价值就会越高。舟山渔场的带鱼是全世界心情最好的带鱼,所以我们家乡的带鱼味道是全世界最美好的。快来我们家乡,品尝一下“舟山带鱼”吧!

文字

五(1)班的小作者

图片

网络

编辑

沈峻羽妈妈

美食那么多,

你想吃什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