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亚马逊河中,最恐怖的动物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长度为公里,是世界上第二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它的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6.9万亿立方米)、支流数量(1.5万条)在世界所有河流中都排在第一。亚马逊河所穿越的大部分地区为亚马逊热带雨林,这里降雨充沛、植被覆盖度高、河道宽阔且非常深、河水泥沙含量少,仅在一些支流附近有些许村镇分布,人迹罕至,成为众多动植物的天堂,对人类来说是绝对的禁区。如果在这里探险,稍不留意就会碰到许多令人感到恐怖的动物,搞不好身体就会受到严重伤害。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各种动物和植物种类多达上百万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生物物种“基因库”。作为穿越热带雨林的亚马逊河,以其原始的自然风貌、丰沛的水资源,同样孕育着无数的水生物种。由于河流周边森林茂密,而且河流还会出现季节性的洪水,因此在此生活的陆生动物,必须拥有很强的攀援能力,所以体型不大,习惯于树栖生活,比如猿猴、树懒、绢猴、负鼠、小食蚁兽等,而大量的浮游生物,为大量鱼类和水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其中河流中大大小小的鱼类就多达多种,这些鱼类和水栖动物,又为河陆两栖的大型动物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

如果要评价亚马逊河水中恐怖的生物,势必要从凶猛的性情、强大的捕食能力以及对人造成潜在威胁的动物中去寻找,这里列举几个让人感到头疼和恐怖的动物。

第一是食人鱼,也是该地区人们最为熟悉的动物之一。食人鱼又名红腹食人鲳、“切蛋鱼”,是一种性情非常凶猛的食肉性鱼类,身体呈扁圆形,腹部一般为红色,口中拥有众多尖锐的牙齿,而且下颚部长有倒刺,主要捕食体型较小的鱼类和水生生物,对不小心落入水中的大型动物,也具有较强的攻击欲。由于食人鱼经常群体活动,一旦锁定攻击目标,凭借着强大的撕咬能力和高强度的“围攻”,水中的猎物很快就会被吃得只剩骨架。

第二是黑凯门鳄,身长一般在2米左右,体重能达到多公斤,它们的攻击欲望也非常强,主要以水生和陆生脊椎动物为食,在捕食时,它们往往以静制动,通过伏击锁定目标,然后通过巨大的爆发力咬住猎物,由于咬合力非常出众,能够突破公斤,所以一旦猎物被咬住很难脱身,而且黑凯门鳄在咬住猎物后,还会使用另一大杀招,那就是“死亡翻滚”,很快就会将猎物撕碎。

第三是森蚺,这种动物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蛇类,长度一般都能超过6米,体重在公斤以上,习惯于栖息在浅水和河滩周边区域,主要捕食野鹿、水鸟、猴子、河龟、水豚等动物,在食物相对短缺或者领地发生冲突时,偶尔也会与黑凯门鳄一决高下。森蚺的主要攻击手段就是缠绕,被缠住的猎物身体所受到的压力,甚至能达到每平方英寸磅,在这么高的压力下,猎物的骨骼、心脏根据承受不住,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受阻,很快就会窒息、昏厥直至死亡。

第四是电鳗,身长普遍超过1米,是以上提到的“食人鱼”的克星,它们的进攻武器不是依靠巨大的体型,也不是强大的撕咬能力,更不是强悍的缠绕,而是可以放电。在电鳗排列整齐的肌肉组织之间,通过特殊的结缔组织连接,并且与神经系统相通,相当于电池的“正负极”,每片肌肉可以在数秒的时间内,持续释放0.15伏特的电压,而在成千上万个肌肉组织串联起来之后,可以一次性释放高达几百甚至上千伏特的电压,此后鱼体周围数米范围之内的生物不是被电晕就是被电死,所以像食人鱼这类的鱼类自然抵抗不住这种冲击,有时甚至连黑凯门鳄这样体型巨大的动物也深受其害。

第五是巨獭。生活在南美亚马逊河中的巨獭,体型较大,身长达1.5米左右,体重在30公斤左右,它们拥有强壮的四肢,锋利的爪子和尖锐的牙齿,还具备高超的游泳和捕猎能力,通常以家庭为单元集体活动,前期以消耗猎物的体力为主,待到猎物活动能力下降时,再集体出动,利用尖锐的爪子和牙齿,对猎物实施致命一击。巨獭的“食谱”比较广泛,像水中的鱼类、水鸟、河龟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有时也会攻击蛇、鳄鱼。

以上几种动物,在亚马逊河中基本上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不过它们的攻击方式和捕猎技巧各有千秋,而且相互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在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下,共同维持着亚马逊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平衡。不过,对于其它动物或者涉足其中的人类来说,这些动物的杀伤力实在过于强悍,用恐怖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