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4.html前几天,网上有一个比较火的视频。视频里的那只鸟长着两只奇怪的“耳朵”,但又不像猫头鹰,难道是《怪物猎人》里的迅龙吗(日历娘:捕捉、手持野生动物,对人和动物都存在风险。请不要模仿动图里的动作)?
实际上那是只毛腿耳夜鹰(Eurostopodusmacrotis),属于夜鹰目夜鹰科。夜鹰科的大多数种类长得还算中规中矩,不过,除了毛腿耳夜鹰外,也有翎翅夜鹰(Caprimulgusvexillarius)、旗翅夜鹰(C.longipennis)、梯尾夜鹰(Hydropsalisclimacocerca)、剪尾夜鹰(H.torquata)、燕尾夜鹰(Macropsalisforcipata)、大燕尾夜鹰(Uropsalislyra)等长得比较奇特的种类。
旗翅夜鹰翅膀上羽毛进化成了长长的“坠子”,作为求偶的装饰。图片:PaulCools/WikimediaCommons
燕尾夜鹰求偶的“服装”是超长的尾羽。图片:WikimediaCommons
低调的眯眯眼
和这些外形奇特的种类相比,欧夜鹰(C.europaeus)的外貌绝对算得上普通,没有夸张的饰羽,全身以灰褐色和棕褐色为主,非常低调,和树干或者落叶的颜色比较接近,趴在树枝或者地面上很难被发现,常常是离它很近,将其惊飞的时候,你才知道它的存在。说来惭愧,至今为止,我还没有在野外见过停歇状态下的任何一种夜鹰。
趴在地上休息的欧夜鹰。图片:GiselaGersonLohman-braun/WikimediaCommons
欧夜鹰繁殖于欧洲、亚洲中西部以及非洲西北部的部分地区,越冬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我国境内亦有分布,主要见于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等地。在我国的新疆地区,如果在欧夜鹰的繁殖季节找对了地点,还是比较容易见到它的,但还是非常考验眼力。
和其他夜鹰一样,欧夜鹰给大多人的第一感觉是睡不醒的样子,网上搜索到的欧夜鹰照片很少有在白天眼睛睁圆的,基本上都是闭着或者半闭着的状态。但这种看似睡不醒的鸟类却是长距离迁徙鸟类,全都会迁徙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
日历娘:听说眯眯眼都是怪物。图片:Hoseina/WikimediaCommons
它们迁徙期的飞行能力相当强,可以飞越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单程基本上在千米左右,通常情况下需要2~3个月完成迁徙旅程,春季返回繁殖地的迁徙时间通常略长一些,和其他一些南北迁徙的鸟类略有不同,似乎它并不急着繁殖,这可能和其所需的食物资源变化有关。
之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欧夜鹰睡不醒的样子,是因为它属于晨昏性和夜行性鸟类,白天基本上呈休息状态,这和我们的作息几乎完全相反,自然就很难见到它们了。
明亮的夜灯眼
作为夜行性鸟类,欧夜鹰等夜鹰类必须得有一些特殊的本领,比如它们的眼睛。和大多数鸟类不一样,夜鹰类的眼睛在视网膜后面有一层被称为明毯(tapetumlucidum)的反光层,能够提高它们的夜视能力,这一结构也见于一些夜行性哺乳动物中。而且,夜鹰类的视杆细胞也比较多,也能提高它们在弱光下的视力。如果在夜晚见到夜鹰,拿灯光照过去的话,绝对可以看到它那明亮的大眼睛。
我曾经在夜间见过从我头顶飞过的普通夜鹰,那闪亮的大眼睛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用一句歌词形容最为恰当:你的大眼睛,明亮又闪烁,仿佛天上星,那最亮的一颗。
欧夜鹰明亮的大眼睛。图片:SébastienBertru/WikimediaCommons
欧夜鹰的声音也十分特别。前段时间,我一直在编辑马敬能先生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修订版,修订版中放入了鸟类的声音链接,当我扫到欧夜鹰鸣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