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奇冷冻电镜横空出世,年清华 [复制链接]

1#

iNature

冷冻电镜,是用于扫描电镜的超低温冷冻制样及传输技术(Cryo-SEM),可实现直接观察液体、半液体及对电子束敏感的样品,如生物、高分子材料等。冷冻电镜兴起于年,在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冷冻电镜技术发展做出原创性贡献的3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瑞士洛桑大学的退休荣誉教授JacquesDubochet、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oachimFrank教授和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RichardHenderson教授。

现在,冷冻电镜逐渐被大家熟知,在国内有不少高校引进了整套冷冻电镜系统(据透露,最近上海科技大学引进了5台冷冻电镜),尤其以清华大学在冷冻电镜领域走在了全球的最前沿,在年(截至年8月23日),清华大学以冷冻电镜为技术,共发表了1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颜宁4篇,施一公3篇,柴继杰3篇,李雪明2篇,周强1篇,杨茂君1篇等。具体的16篇文章,iNature进行了系统介绍:

年1月1日,施一公研究组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basisofNotchrecognitionbyhumanγ-secretas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告人类γ-分泌酶与Notch片段的复合物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分辨率为2.7?。Notch的跨膜螺旋被PS1的三个跨膜结构域包围,并且Notch片段的羧基末端β-链形成β-折叠,其在细胞内侧具有两个底物诱导的PS1的β-链。杂合β-折叠的形成对于底物裂解是必需的,其发生在Notch跨膜螺旋的羧基末端。PS1在底物结合后经历明显的构象重排。这些特征揭示了Notch识别的结构基础,并且对γ-分泌酶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的募集具有意义(点击阅读);

年1月11日,清华大学施一公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Recognitionoftheamyloidprecursorproteinbyhumanγ-secretas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告了人类γ-分泌酶与跨膜APP片段的复合物的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结构,分辨率达到2.6?。该结构用作发现γ-分泌酶的底物特异性抑制剂和理解γ-分泌酶的生物学功能以及AD的疾病机制的重要框架(点击阅读);

年2月15日,原清华大学颜宁团队Science背靠背同期发表2篇论文,发表发表题为“StructuresofhumanNav1.7channeli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