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利福平致急性喉水肿一例
口服利福平致急性喉水肿一例
口服利福平致急性喉水肿一例
中华结核和呼吸感染 1998年第7期第21卷 病例报告
作者:吕建文
单位:518020 深圳,深圳市肺部疾病研究所
利福平引起的不良反应并不少见,但口服利福平致急性喉水肿至今尚无报道。现报道一例如下:
患者男性,32岁,因低热、咳嗽3周于1997年3月6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3℃,血压15/9kPa(1kPa=7.5mmHg),全身皮肤未见异常,右上肺呼吸音低,心率76次/分,律齐,腹部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右肺上野斑片状阴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6×109/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4,血沉66mm/1h,肝功能、尿常规均 正常,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诊断为肺结核,治疗方案2HRZS/4HR(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S:链霉素)。其中异烟肼0.3g、利福平0.45g于早晨空腹顿服;链霉素0.75g肌肉注射,1次/日;吡嗪酰胺1.5g分早晚两次餐后服用。治疗首日,患者服用异烟肼、利福平约15分钟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散在风团,喉部轻微疼痛、发痒,并很快出现烦躁、气急、声嘶,严重时声哑。查体:血压13/7kPa,双肺闻干鸣,心率100次/分,律齐。立即给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 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口服扑尔敏治疗,半小时后症状缓解消失。考虑为药物过敏所致急性喉水肿,即停服异烟肼、利福平,继用其他抗结核药物,3日无类似发作。次日在严密观察下让患者试服利福平0.15 g,服后14分钟又出现类似症状,经积极处理后症状缓解。由此证实急性喉水肿由利福平所致,之后停用该药,继用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至痊愈。
讨论 利福平是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其不良反应主要有肝毒性、皮疹、药热,也可发生“流感症状群”等。本例患者口服常规剂量利福平15分钟后出现典型的急性喉水肿表现属罕见。急性喉水肿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人造紧急处理,尽快使用肾上腺素、激素及其他抗过敏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作气管切开。作者认为,对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使用利福平时应警惕急性喉水肿的发生。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