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究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归纳了当前水利施工中常见的几种施工技术,并分析了影响水利施工技术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水利施工技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改进措施。
中国论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管理
一、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与其它工程项目一样,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只有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才能选择最为合理的施工方式,更好地组织施工。
1、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涉及到非常多的部门和单位,还要兼顾生产生活用水、交通运输、发电和防洪等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因此施工具有极高的复杂性。
2、单一的水利工程是某一区域内复杂水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离散的水利工程相辅相成、紧密联系。规划设计水利工程必须从全局出发,系统地、综合地进行分析研究。
3、水利工程计划投资较大、工期较长,必须妥善协调好地方的发展规划,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4、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水利工程多位于地基不状况不好的地区,地基处理难度较大。
5、水利工程大多分布在江、河、湖、海等水域,因而要根据水域的自然形态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
二、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
1、地基处理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各个位置的地基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施工,现在比较常用的办法就是把被风化的破碎岩石或者地基表面的覆盖层挖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先进技术处理这个问题。比方说灌浆―回填灌浆,接触灌浆,固结灌浆等等技术。还有混凝土防渗墙技术也可以很好的截断地下渗流。如果是对软弱地基加固,可以使用爆炸压密、沉箱等方法;加固桩体可以采取分层填入碎石或者砂的方法进行振压,这种加固方法不仅操作起来非常的方便,而且也花费不了什么钱,在水利施工工程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2、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混凝土坝工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方面是地基开挖处理工程,另一方面是混凝土大坝修筑工程。其中,混凝土大坝的修筑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即依次包括生产砂石料、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以及浇筑混凝土。在这四个步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混凝土容易发生变形,并且这种变形如果过多就会导致混凝土大坝在修筑完之后,大坝坝体和基础部分会出现一些裂缝,这就要求施工方在浇筑混凝土大坝过程之中要加强细节管理,严格要求自己,避免混凝土大坝坝体裂缝的出现。
3、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由于水利工程就是一直在与水打交道,所以,水利施工过程中漏水、渗水等问题总会经常出现。所以,为了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水利建筑过程中,施工方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抓好基坑排水的工序。在解决好基坑排水这一难题之后,施工方还要努力提高水利建筑的承受能力,从而有效地承载了地基的实体质量,有利于实现后部施工建筑物与地基的完美结合,并且节约了人力物力。
三、影响水利施工技术的主要因素
1、施工设备影响
水利施工中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选择机械设备时,既要考虑其技术先进性,还要考虑其适用性和经济性,优先选择操作简单,方便维护的设备。
2、施工者的影响
水利施工需要由人来完成,人是水利施工技术的决定性因素。水利施工人员除了应当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由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技术操作的正确发挥。
3、施工技术影响
影响水利施工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施工方案不完善、施工工艺落后等情况会导致资金投入的增加,加大成本,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
4、施工环境影响
水利施工中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包括:(1)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技术环境是难以控制的因素;(2)技术监督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工程管理环境是可以人为完善的因素;作业场所、劳动组合等劳动环境因素也是可以改变的。
5、施工材料影响
材料的质量、经济性、适合度等都对水利施工技术有着重要影响,过于浪费、不合理的使用会增加工程成本。
四、 当前水利施工技术中问题及解决办法
1、地基的处理
地基是决定建筑物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像水坝这样的水利设施,只有坚固的地基才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风险能力。在岩基施工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清除到质地坚硬的新鲜岩面,认真细致地清除岩面的表层,确保浇筑混凝土之前保持岩面湿润与洁净。在土基建设时,第一步是要挖除开挖基础时预留的保护层,清除杂物,盖上一层湿砂,进行加压。在建设沙砾地基时,则要先除去杂物,平整地面,最后浇筑10~20cm素混凝土垫层。
2、截流
目前截流的方法有立堵法和平堵法。泄水建筑物施工完成后,应当适时进行围堰合龙,保证水流直接沿泄水建筑下泄。
3、导流
引流应做到两点,一是保证水利施工能在干地上进行,二是不影响周围水资源的利用。这就需要对部分或全部的河流进行改道,按照计划流向下游或者拦蓄起来。截流最好的方式是围堰,相应的泄水建筑物有导流隧洞、导流明渠和导流底孔。
4、施工排水
为了保证基坑开挖之前与开挖之后施工在干地下进行,因而在围堰闭气之后,就要进行排除积水和渗水等的工作。目前排水方法有明示排水和暗示排水两种,当水利工程中的基坑低于地下水位时,都需要及时进行基坑排水工作。
5、高边坡处理
为了防止水利施工工程可能出现的边坡滑坡,经常需要者采用锚固技术、减灾排水技术或混凝土抗滑结构等进行处理。
6、爆破 爆破是水利施工中事故危害最大的一项,但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有关爆破的各个环节都应格外的小心。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技术的规定来选择、运输和储存爆破材料,施工中的装填、起爆以及销毁工作都应该杜绝违规操作。
五、水利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我国水利施工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人员严重老化,创新人才匮乏。为此,企业应当主动去发现和引进足够数量的高科技人才,充分利用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创建富有激情的科技创新团队。加强科技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培训,让他们有机会经常性的参加技术培训班等,确保他们的理念、知识和技术能得到不断更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加大项目的研发力度,追求研究和施工计划的步调统一;其次,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研究,通过合作开发出于水利施工相关的科研项目,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研发人才;最后,水利施工技术企业可以在企业经济过程中获取的效益中抽取一部分用于科技创新的鼓励资金,鼓励水利工程的相关技术人员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3、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优化
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高效的运行。所以,在目前企业管理制度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企业应积极的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并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水利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
4、提高水利施工技术水平
水利施工企业要求提高本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就需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提高水利施工的机械化水平。此外,在遇到问题之后,要对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不同的项目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对技术难点的攻克,确保研究工作和项目能够保证在统一的步调之内,切实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确保施工的质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水利工程技术相比过去提高了许多,不过其中也存在各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结合施工经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先进施工技术,同时还必须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归纳起来就是要注重科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中国的水利工程管理施工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l]魏朝坤.大体积碾压混凝土[N].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2]王冲.预应力锚固的施工[N].水利技术监督,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