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白癜风医院关于海尔转型的7个关键事实
“倾否,先否后喜。”张瑞敏用《易经》中的一句话结束了他在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上的演讲。这位“互联先生”此刻正带领着全球制造业领*——海尔踏过倾否而后喜的关键时刻。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张瑞敏第一次将海尔转型战略和盘托出,并改变了外界对海尔的传统、直观的认识。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企业并不希望向互联妥协、示弱或视而不见。在企业战略、组织和薪酬等方面,海尔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度变革。
从以下7个事实,外界便不难看出海尔转型的路径和策略:
1、互联是一骑铁蹄,一夜之间踏破传统制造业帝国版图。柯达倒闭、通用汽车破产重组,摩托罗拉几经易手,通用电气、惠普、戴尔等企业,不时传来全球大范围裁员的声音。海尔在探索一条前所未有的路:边破边立。
2、海尔此前拥有一个庞大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在传统制造业时代,这种组织架构让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成为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企业。如今,这家公司正在打碎它赖以成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从正三角变成倒三角,从此前的员工为领导层提供服务,变成如今的领导层为员工提供服务。
3、这家公司正在把每个员工都转变成创业者。它期望推倒围墙,鼓励更多在册的员工跳出传统的企业组织,转变为创业者,在海尔平台上创业。用工结构的转变意味着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而不是减少了就业机会。
4、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定。海尔通过引入风投机制的“小微公司”实现自创新、自驱动、自演进,这些小微公司拥有自主决策、自主用人、自主分配的权力。在以往传统的企业管理体系下,这是难以想象的。在这一过程中,在册的员工会越来越少,而在线的资源会越来越多。
5、今天,有9万辆社会车辆和18万人在海尔物流平台上获得收入,他们人人都是创业者。
6、国内最具成长性的游戏笔记本电脑——雷神,来源于三个20多岁的海尔员工。他们从上的与游戏本相关的3万多条差评中发现了机会,逼着平台领导寻找最好的资源,成功在海尔平台上创业。在此之前,他们只是三个领取固定薪酬的普通员工。
7、《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提出“峰谷转型悖论”,即企业要转型到互联,会从一个高峰直到谷底,然后再爬上互联的过程。但海尔有数万人要吃饭,不可能像凯文·凯利说的从峰顶到峰谷,重新来过。唯有破中有立,边破边立,才能逐渐实现转型。而这其中创业机制将发挥重要作用。